華文網

《人民的名義》厲害了我的老幹部!

■IT時報記者 吳雨欣

沒有小鮮肉、小鮮花,沒有盪氣迴腸的愛情線,

一部以中老年受眾為目標的當代檢察題材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意外走紅,首日播出即強勢霸佔全國收視率第一的位置,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分。

這部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的電視劇,向人們勾畫了一張龐大複雜的權錢之間利益交換的關係網,用編劇周梅森的話說:“電視劇的播出本身就是反腐的成果,尺度之大不在官高,而是我們敢於面對當前的政治生態了。

大小“老虎”紛紛進籠

不管你是喜歡節奏強烈的警匪片,還是喜歡殺死無數腦細胞的懸疑片,看《人民的名義》的就對了。該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出品,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敘事主線,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制統一、查辦貪腐案件的故事。

第一位被拿下的是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趙德漢(侯勇飾),

當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裡吃炸醬麵。面對侯亮平,這位處長口口聲聲“人民”“黨和政府”。侯亮平與其鬥智鬥勇輾轉三處,最終查獲了趙德漢私藏現金的別墅,擺滿整個房間的2.3億元現金的鏡頭令人震撼。

不得不說,侯勇將這一“小官巨貪”演繹得入木三分,

為自己辯解清白時臉憋得通紅,句句不離“紀律”“廉潔”,被查到實證時腿軟得需讓人架著走。這位處長既可恨又可悲,在首次收了50萬元賄賂後一發不可收拾,上任寥寥數年便狂攬2.3億元卻不敢花。住在破舊的小房子裡,每天和老婆騎自行車上班,每月給母親寄300元生活費,因為他的例子,老家村子不敢有人再送孩子上大學。問起受賄的理由,他說:“窮怕了,喜歡聞錢的味道。”

如果僅是查處一位處長隔靴搔癢,

恐怕難以滿足觀眾的胃口。故事主線分兩路,一路是北京,另一路是虛構的漢東省,北京的趙德漢只是引子,當這位腐敗分子的面具被最終撕開的同時,與之案件牽連甚緊的漢東省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卻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偵察手段逃往美國。別以為逃出去的貪官就有好下場,因為紅色通緝令,丁義珍只能呆在小旅店裡,後來在神秘人的幫助下到酒吧掃地,
以此謀生,再也不是金光閃閃的副市長。他想回國卻難以回去,一是貪腐敗露,二是國內有太多與此事有牽連的人在想辦法封他的口,不想讓他回來。

趙德漢與丁義珍的背後註定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案件線索終定位於由兩家公司的股權爭奪牽扯出漢東省各派政治勢力盤根錯節的景象。在漢東省,以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為代表的“政法系”,以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為代表的“秘書幫”相爭多年,不分軒輊。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的到來,註定將打破這種政治的平衡局面,為漢東的改革大業帶來新的氣息。不管是“大老虎”還是“小老虎”,只要敢伸手,最後都要進籠。反腐,上不封頂!

老戲骨飆戲,臺詞過癮

看多了兒女情長、婆婆媽媽的勾心鬥角,飛來飛去的玄幻穿越,《人民的名義》像是一股清流,要向觀眾展示更宏大的主題。要知道早在2004年,廣電總局曾下達指示,因為數量氾濫和編劇粗糙,反腐劇被整頓,從此不能登陸衛視黃金檔,《人民的名義》能登陸湖南衛視黃金檔實屬不易。此外,該劇也突破了“上級是廉潔的貪污的只是副手”的創作模式,而是把反腐的鬥爭推向深處,最高級別延伸到更高級別的官員。觀眾不禁感慨:拍的實在,臺詞也很過癮。

確實,那些犀利又充滿諷刺意味的臺詞在劇中無處不在。

最高檢去抓趙德漢,工作人員提醒侯亮平:“你知道現在可邪了呢,就是跳樓成風啊,我可友情提示,咱們這位趙大處長他家可住4樓。”趙德漢自嘲:“處長算個屁,在北京,一板磚下來,能砸到一大片處長。不過,權力大小,那都是為人民服務,有權就可以任性啊,我不是說你,你這個同志啊,你的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啊。”當2.3億現金被查時,趙德漢哭訴:“我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遭侯亮平反噎:“中國農民那麼倒楣,有你這麼個壞兒子!”挑眉抬眼都是戲。

這樣的劇情也難怪劇組不請“國民校草”“小鮮肉”,年輕演員hold不住場。於是,在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凱麗、高亞麟、侯勇等40多位老戲骨面前,年過40的陸毅儼然成了劇組最年輕的演員。正是因為演員太多,在該劇的海報上,除了主角陸毅,其它人只能露出三分之一的臉。

雖然有40多位戲骨集體加持,但演員整體片酬只占了不到一半的製作經費,主要演員片酬也都是“打了折上折”的,幾乎回到很多年前做劇的水準。

收視路徑:IPTV-頻道-湖南衛視-《人民的名義》

以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為代表的“秘書幫”相爭多年,不分軒輊。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的到來,註定將打破這種政治的平衡局面,為漢東的改革大業帶來新的氣息。不管是“大老虎”還是“小老虎”,只要敢伸手,最後都要進籠。反腐,上不封頂!

老戲骨飆戲,臺詞過癮

看多了兒女情長、婆婆媽媽的勾心鬥角,飛來飛去的玄幻穿越,《人民的名義》像是一股清流,要向觀眾展示更宏大的主題。要知道早在2004年,廣電總局曾下達指示,因為數量氾濫和編劇粗糙,反腐劇被整頓,從此不能登陸衛視黃金檔,《人民的名義》能登陸湖南衛視黃金檔實屬不易。此外,該劇也突破了“上級是廉潔的貪污的只是副手”的創作模式,而是把反腐的鬥爭推向深處,最高級別延伸到更高級別的官員。觀眾不禁感慨:拍的實在,臺詞也很過癮。

確實,那些犀利又充滿諷刺意味的臺詞在劇中無處不在。

最高檢去抓趙德漢,工作人員提醒侯亮平:“你知道現在可邪了呢,就是跳樓成風啊,我可友情提示,咱們這位趙大處長他家可住4樓。”趙德漢自嘲:“處長算個屁,在北京,一板磚下來,能砸到一大片處長。不過,權力大小,那都是為人民服務,有權就可以任性啊,我不是說你,你這個同志啊,你的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啊。”當2.3億現金被查時,趙德漢哭訴:“我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遭侯亮平反噎:“中國農民那麼倒楣,有你這麼個壞兒子!”挑眉抬眼都是戲。

這樣的劇情也難怪劇組不請“國民校草”“小鮮肉”,年輕演員hold不住場。於是,在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凱麗、高亞麟、侯勇等40多位老戲骨面前,年過40的陸毅儼然成了劇組最年輕的演員。正是因為演員太多,在該劇的海報上,除了主角陸毅,其它人只能露出三分之一的臉。

雖然有40多位戲骨集體加持,但演員整體片酬只占了不到一半的製作經費,主要演員片酬也都是“打了折上折”的,幾乎回到很多年前做劇的水準。

收視路徑:IPTV-頻道-湖南衛視-《人民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