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小夥村淘賣蘋果帶動千人脫貧,被評“全國十佳農民”

“今年我們縣蘋果全賣光了,不但沒滯銷,還供不應求呢,果農再也不用砍樹了!”4月13日,甘肅禮縣良源果業合作社的90後老闆康維起,在電話裡向相熟的農村淘寶小二報喜。

甘肅禮縣是國家貧困縣,

全縣沒有工業,90%的農民以種植蘋果為生。但受交通、物流、資訊等因素限制,禮縣產的優質花牛蘋果在全國市場缺乏知名度,好蘋果賣不上好價錢,還經常滯銷。

2016年9月,農村淘寶聯合當地政府為禮縣蘋果找出路,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網購活動,康維起率先參加,結果1分鐘銷售1.6萬單,48小時共銷售3.15萬單,銷售額突破150萬,禮縣蘋果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的命運從此改變。

僅在過去半年,康維起就通過農村淘寶賣出了700多萬斤禮縣蘋果,幫助千余名果農增收脫貧。而這位90後小夥也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圖說:康維起在果園觀察蘋果長勢

親歷禮縣蘋果在村淘“一戰成名”

時隔半年多,提起去年9月那場禮縣蘋果“成名之戰”,

康維起仍然難掩興奮之情,“真的太不可思議了!短短幾天,光列印單就有50多米,搬貨、打包的工人都不夠用了!禮縣蘋果從來沒有這麼火過!”

康維起回憶說,這次活動他不單把自家千畝果園的蘋果賣光,還讓幾百戶蘋果合作社的社員收穫了滿滿訂單,“這要擱在以前絕對實現不了。”而最讓他自豪的是,短短幾天,全國消費者都知道禮縣的花牛蘋果了。

在此之前,花牛蘋果可以說是籍籍無名。

儘管禮縣是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所產的蘋果口感香甜,品質上乘,但長久以來,禮縣花牛蘋果在甘肅以外沒有知名度,再加上傳統銷售模式、市場波動、交通等因素影響,常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當地果農因虧損嚴重,甚至開始大面積砍樹。那時候,看著紅富士、阿克蘇等蘋果網紅賣得風生水起,康維起心裡很不是滋味。

現在情況不同了,農村淘寶聲勢浩大的上行活動,

讓禮縣蘋果也開始成為網紅。2016年雙12期間,在農村淘寶組織的一場縣長直播中,禮縣花牛蘋果在短短180秒內贏得591萬個點贊,一舉拿下“鎮店之寶”的名號,並成為活動“人氣王”。

圖說:良源果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把蘋果裝車打包

不僅幫鄉親們賣蘋果,還給大夥創造就業

知名度的提升很快帶來銷量的提升。據康維起介紹,2015年禮縣還出現嚴重的蘋果滯銷,當時他在淘寶組織了一場義賣,幫助貧困戶銷售滯銷蘋果;2016年情況就變成了“供不應求”,秋天採摘的新蘋果,來年3月就已全部賣光。光是康維起的店鋪銷量就達700萬斤,給他供貨的果農,也從500多名增長到了1100多名。康維起估計,今年的銷量預計能突破1000萬斤,“今後再也不擔心滯銷了!”

在農村淘寶的帶動以及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禮縣的農產品電商迅速爆發,截至2016年12月,全縣各類網店已達到3500多家。

電商的發展極大帶動了當地就業增長。“以前9、10月份收完蘋果,果農就沒事幹了,一整個冬天閑著,現在都做電商了,需要打包的、搬運的,果農能多打幾個月工,多了一大筆收入。”康維起告訴記者,他的網店一年大概要零散雇傭七八百人。去年11月份,光是工人工資就發了79萬多。對一般果農,他開的工資是一天80元,如果是貧困戶,一天100元。

因帶領當地果農脫貧致富,去年12月,康維起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圖說:禮縣花牛蘋果在農村淘寶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逆襲秘訣:單品突破是關鍵

像康維起這樣,致力將家鄉農產品推向全國的年輕人,在禮縣還有很多。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也讓禮縣成為甘肅省電商扶貧的一張名片。近日媒體熱議的“農村電商上行難”問題,禮縣或許可以用他們的實踐給出參照。

甘肅省隴南市團委書記潘喆此前擔任禮縣副縣長,因為給禮縣蘋果代言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蘋果”縣長。潘喆說,他在禮縣親自做過蘋果上行,效果非常好,也讓他切身感受到農村淘寶對農村的幫助。在他看來,目前農村電商普遍存在三方個誤區。一是消極認為本地沒什麼東西可在網上賣。二是盲目客觀,自以為本地農產品全國最好、電商一定做得好。結果沒有任何品牌知名度,發現賣不出去,就認為是電商平臺不支持。第三個誤區,不把錢投在改善物流等基礎設施上,還是走老路子,搞傳統工業園。

?潘喆認為,做好農產品上行,必須有產品、有人才、有好的基礎設施。起步階段,單品突破是關鍵。“禮縣做蘋果上行之前,先在網上看,又對比山東和甘肅天水的蘋果,最終在同一品類中找到了有特色優勢的產品型號。我認為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優勢的產品上,單品突破,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潘喆希望,禮縣蘋果的逆襲以及“全國十佳農民”康維起的故事能夠給其他地區以參考。

“今後再也不擔心滯銷了!”

在農村淘寶的帶動以及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禮縣的農產品電商迅速爆發,截至2016年12月,全縣各類網店已達到3500多家。

電商的發展極大帶動了當地就業增長。“以前9、10月份收完蘋果,果農就沒事幹了,一整個冬天閑著,現在都做電商了,需要打包的、搬運的,果農能多打幾個月工,多了一大筆收入。”康維起告訴記者,他的網店一年大概要零散雇傭七八百人。去年11月份,光是工人工資就發了79萬多。對一般果農,他開的工資是一天80元,如果是貧困戶,一天100元。

因帶領當地果農脫貧致富,去年12月,康維起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圖說:禮縣花牛蘋果在農村淘寶一戰成名

禮縣蘋果逆襲秘訣:單品突破是關鍵

像康維起這樣,致力將家鄉農產品推向全國的年輕人,在禮縣還有很多。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也讓禮縣成為甘肅省電商扶貧的一張名片。近日媒體熱議的“農村電商上行難”問題,禮縣或許可以用他們的實踐給出參照。

甘肅省隴南市團委書記潘喆此前擔任禮縣副縣長,因為給禮縣蘋果代言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蘋果”縣長。潘喆說,他在禮縣親自做過蘋果上行,效果非常好,也讓他切身感受到農村淘寶對農村的幫助。在他看來,目前農村電商普遍存在三方個誤區。一是消極認為本地沒什麼東西可在網上賣。二是盲目客觀,自以為本地農產品全國最好、電商一定做得好。結果沒有任何品牌知名度,發現賣不出去,就認為是電商平臺不支持。第三個誤區,不把錢投在改善物流等基礎設施上,還是走老路子,搞傳統工業園。

?潘喆認為,做好農產品上行,必須有產品、有人才、有好的基礎設施。起步階段,單品突破是關鍵。“禮縣做蘋果上行之前,先在網上看,又對比山東和甘肅天水的蘋果,最終在同一品類中找到了有特色優勢的產品型號。我認為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優勢的產品上,單品突破,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潘喆希望,禮縣蘋果的逆襲以及“全國十佳農民”康維起的故事能夠給其他地區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