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質問:我們的教育有什麼用?-從共用單車說起

請輸入標題 bcdef

從去年開始,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般進駐各大城市,

填補了很多城市“最後一公里”的空白,人們的出行模式正在悄然改變。然而,共用單車在解決人們出行問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人們在使用共用單車時存在很多不文明行為。破壞單車的新聞數見不鮮,有扔到樹上的,有扔到河道的,有在單車座位上放針的,還有“斬首”的;亂停亂放的行為也不少;私自鎖定共用單車為自己獨用的行為也偶見報道。就在近日,
還有兩人因私占共用單車被拘留。現在人們都說,共用單車成了國民素質的照妖鏡。關於共用單車的這些困局,小記者們,他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從共用單車看素質

文 | Running小記者 昌樂小學 李冰宰

從去年開始,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般進駐各大城市,

填補了很多城市“最後一公里”的空白,人們的出行模式正在悄然改變。然而,共用單車在解決人們出行問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人們在使用共用單車時存在很多不文明行為。破壞單車的新聞屢見不鮮,有扔到樹上的,有扔到河道的,有在單車座位上放針的,還有“斬首”的;亂停亂放的行為也不少;私自鎖定共用單車為自己獨用的行為也偶見報道。

為什麼在店裡租用的單車不會出現這個問題?而無人監管的共用單車卻問題頻出?

第一:共用單車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個是毋庸置疑的。的士司機、專車司機、黑車司機、摩的司機、租單車的老闆……這一部分人因為共用單車的出現,造成收入的減少,他們可能想方設法破壞共用單車。

面對競爭,有人積極接受挑戰,也必定會有人使用不正當手段。就算做好自己,也無法估計對手會怎麼做。

譬如學校裡,同樣存在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競爭的。記得一次期末考試,考前我去上洗手間,結果回來整個筆袋不翼而飛,馬上開考了,又沒辦法回家拿,只能借同學的筆考試,筆不好寫,也沒有尺子畫圖,影響了考試的情緒和發揮。難道筆袋有腳,會自己走嗎?某些同學對優秀的同學有敵對情緒,做出違法道德的事情,這正是社會的一個縮影。

第二:共用單車的使用者,

從借到還都無人監管,對公共財產不重視,隨意糟蹋。有人把單車扔到水裡或掛到樹上,有人把單車推到大馬路中間,有人破壞共用單車的二維碼,有人竟然在單車的座位上插針,甚至有人直接給單車加上鎖,公車私用。這些人如果不是利益被損害的那部分人,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我們從小學習尊師重道、禮貌待人等中華名族的傳統禮儀可不少。《三字經》、《弟子規》背得也是朗朗上口,可是到了實際行動卻浮於表面。有人看就好好表現,無人監管就隨隨便便。在公共洗手間看到有人拼命拿免費紙巾的;紅綠燈的路口看過對紅綠燈熟視無睹,人多力量大,堂而皇之一起沖紅燈的;在博物館、圖書館、醫院等地方,看到過大聲喧嘩的……屢見不鮮。

在這裡的環境裡,我好幾次產生了質疑,為什麼我在學校學的和社會上看到的相差如此之大,如果學校學的是錯的,為什麼還要學。或者大人們曾經學過,考完試後直接還給老師了吧。我媽媽學歷挺高,可是開起車來,還是有按喇叭、亂搶道、亂変道、闖紅燈的情況。不在人前,無人看到,就無法做到自律。表面彬彬有禮,實際都是一團糟。共用單車的使用不正是無人監管,全靠自覺嗎?所以一些人的本性就暴露無遺。

從共用單車看出,國民素質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不只是在學校要多學習,更多是要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Mobike “改變”生活

文 | Running小記者 雅居樂小學 魏瀟揚

用“改變生活”這個詞來形容摩拜單車最合適不過了。像它改變了我們的交通,等等。但是,它也改變了許多我們並不喜歡的事,像隨意亂丟,影響美觀等等。那麼,我們為mobike貼上的標籤到底是“好”還是“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Mobike改變生活,大家先想到肯定是改變了我們的交通。確實,經過我的採訪,發現眾多被採訪者都對mobike讚不絕口。有一個小女孩,她說:“mobike確實很好。像我們學生也不用去擠公交、走路上學了,上班族也可以騎mobike去上班了。我認為騎mobike是一種綠色出行的標誌,我每天上學都騎mobike。”還有一個採訪者說:“mobike就是跨時代的象徵。人們再也不用為出行而苦惱了。這種方便、健康的出行方式會被越來越認可的。大家也會越來越喜歡mobike的。”確實,人們都已經為mobike貼上了“好、方便、多、大”的標籤,並且評論正面58.65%大於負面41.35%,可見人們十分喜愛mobike。

同時,也有一些被採訪者並不喜歡mobike。有一位被採訪者說:“mobike好是好,可就是為什麼要堵塞交通呢?有一次,我正在坐公車去上班。坐著走著,突然車停了下來。上去一看,原來是一輛mobike橫在路中間,司機正下車去把那輛mobike挪開,所以公車才停了下來。那些人騎mobike就騎mobike,但是為什麼要堵塞交通呢?還影響市容市貌。”這位被採訪者也說得對,像mobike被亂丟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影響交通也並非是大驚小怪,甚至還有人大搖大擺地破壞了mobike,像砍“首級”,放繡花針之類物品,隨後將mobike隨意丟在馬路上,河道裡,樹上。這些行為,無疑給市容市貌打了一個大折扣。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既能讓mobike方便交通又不讓mobike影響市容市貌和交通呢?針對這個問題,我採訪了小張同學,他說:“這種問題,關鍵在於人們對mobike的做法。為什會堵塞交通呢?是因為人們並沒將mobike擺放好,扔在馬路上才堵塞了交通。為什麼會影響到市容市貌呢?同樣也是因為沒有擺放好mobike,讓mobike隨意掛在樹上,河裡,馬路上之類的地方。所以,問題就在於擺放好mobike。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醒他們,從而督促人們擺放好mobike。”根據小張同學的思路,我整理出了一套提醒人們的方法:

1.多告誡你身邊的人擺放好mobike,例如發佈至網路你擺好mobike的照片。

2.分享這首三字順口溜:

騎mobike,停放好;

不破壞,不亂丟;

見亂丟,要制止;

見破壞,要告誡。

相信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一定有了什麼感受,無論是自豪的或是慚愧的,大家都要停放好摩拜單車,因為你停放mobike的每一個動作中,可能都會有一個微笑注視著你。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共用單車要共用更需道德

文 | Running小記者 大石中心小學 雷雨晴

從去年開始,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般進駐各大城市,填補了很多城市“最後一公里”的空白,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的共用單車,最近遭遇到文明的尷尬: 破壞單車的新聞數見不鮮,有扔到樹上的,有扔到河道的,有在單車座位上放針的,還有“斬首”的;亂停亂放的行為也不少;私自鎖定共用單車為自己獨用的行為也偶見報道。有人說共用單車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是人性的試金石。共用單車要怎樣才能走出困局更好的實現共用呢?我認為:只有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共用單車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民。

如今街邊行走間偶然一瞥,隨處可見共用單車的身影。共用單車,不僅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也是對公共交通的一種有效銜接方式,在許多城市,共用單車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但共用單車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共用單車可謂命運多舛,近期屢屢發生被扔下河、掛上樹、卸座椅,甚至自己加鎖、關進自家走廊不讓別人用等種種遭遇。

真所謂“騎自己的車,讓別人無車可騎。”個別用戶素質偏低,導致共用單車被亂停亂放、私自加鎖、惡意損毀的事情時有發生,既影響城市公共秩序,又有損市容市貌。這也是對共用的概念造成現實上的損害。作為新生事物的共用單車,它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道德提出了挑戰。

共用單車的精髓在於“共用”。共用的關鍵在於建立共用精神,亦即既提供共用的權利,又履行共用的義務。怎樣履行共用義務更好的實現共用呢?

我想:做為社會公民的我們,要心中應該恪守共用精神、強化規則意識,用道德規範來時刻約束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範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共用單車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每次騎車的時候,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勿以善小而不為,匆以惡小而為之。”做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車停在不妨礙別人的地方,時時想著我騎車方便了,別人方不方便呢;更不能有破壞共用單車或者有把共用單車占為己有的想法和行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我們共用的義務。只有履行好了共用義務,我們才能擁有共用的權利。否則毫無共用可言。

文明出行、綠色出行不止是一個口號,從共用單車的問題上來看,國民素質達不到,也就無法做到徹底的文明出行,更不用說共用精神。所以,共用單車,我們要共用,更需要道德!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可是到了實際行動卻浮於表面。有人看就好好表現,無人監管就隨隨便便。在公共洗手間看到有人拼命拿免費紙巾的;紅綠燈的路口看過對紅綠燈熟視無睹,人多力量大,堂而皇之一起沖紅燈的;在博物館、圖書館、醫院等地方,看到過大聲喧嘩的……屢見不鮮。

在這裡的環境裡,我好幾次產生了質疑,為什麼我在學校學的和社會上看到的相差如此之大,如果學校學的是錯的,為什麼還要學。或者大人們曾經學過,考完試後直接還給老師了吧。我媽媽學歷挺高,可是開起車來,還是有按喇叭、亂搶道、亂変道、闖紅燈的情況。不在人前,無人看到,就無法做到自律。表面彬彬有禮,實際都是一團糟。共用單車的使用不正是無人監管,全靠自覺嗎?所以一些人的本性就暴露無遺。

從共用單車看出,國民素質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不只是在學校要多學習,更多是要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Mobike “改變”生活

文 | Running小記者 雅居樂小學 魏瀟揚

用“改變生活”這個詞來形容摩拜單車最合適不過了。像它改變了我們的交通,等等。但是,它也改變了許多我們並不喜歡的事,像隨意亂丟,影響美觀等等。那麼,我們為mobike貼上的標籤到底是“好”還是“壞”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Mobike改變生活,大家先想到肯定是改變了我們的交通。確實,經過我的採訪,發現眾多被採訪者都對mobike讚不絕口。有一個小女孩,她說:“mobike確實很好。像我們學生也不用去擠公交、走路上學了,上班族也可以騎mobike去上班了。我認為騎mobike是一種綠色出行的標誌,我每天上學都騎mobike。”還有一個採訪者說:“mobike就是跨時代的象徵。人們再也不用為出行而苦惱了。這種方便、健康的出行方式會被越來越認可的。大家也會越來越喜歡mobike的。”確實,人們都已經為mobike貼上了“好、方便、多、大”的標籤,並且評論正面58.65%大於負面41.35%,可見人們十分喜愛mobike。

同時,也有一些被採訪者並不喜歡mobike。有一位被採訪者說:“mobike好是好,可就是為什麼要堵塞交通呢?有一次,我正在坐公車去上班。坐著走著,突然車停了下來。上去一看,原來是一輛mobike橫在路中間,司機正下車去把那輛mobike挪開,所以公車才停了下來。那些人騎mobike就騎mobike,但是為什麼要堵塞交通呢?還影響市容市貌。”這位被採訪者也說得對,像mobike被亂丟的現象是很普遍的,影響交通也並非是大驚小怪,甚至還有人大搖大擺地破壞了mobike,像砍“首級”,放繡花針之類物品,隨後將mobike隨意丟在馬路上,河道裡,樹上。這些行為,無疑給市容市貌打了一個大折扣。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既能讓mobike方便交通又不讓mobike影響市容市貌和交通呢?針對這個問題,我採訪了小張同學,他說:“這種問題,關鍵在於人們對mobike的做法。為什會堵塞交通呢?是因為人們並沒將mobike擺放好,扔在馬路上才堵塞了交通。為什麼會影響到市容市貌呢?同樣也是因為沒有擺放好mobike,讓mobike隨意掛在樹上,河裡,馬路上之類的地方。所以,問題就在於擺放好mobike。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醒他們,從而督促人們擺放好mobike。”根據小張同學的思路,我整理出了一套提醒人們的方法:

1.多告誡你身邊的人擺放好mobike,例如發佈至網路你擺好mobike的照片。

2.分享這首三字順口溜:

騎mobike,停放好;

不破壞,不亂丟;

見亂丟,要制止;

見破壞,要告誡。

相信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一定有了什麼感受,無論是自豪的或是慚愧的,大家都要停放好摩拜單車,因為你停放mobike的每一個動作中,可能都會有一個微笑注視著你。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共用單車要共用更需道德

文 | Running小記者 大石中心小學 雷雨晴

從去年開始,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般進駐各大城市,填補了很多城市“最後一公里”的空白,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的共用單車,最近遭遇到文明的尷尬: 破壞單車的新聞數見不鮮,有扔到樹上的,有扔到河道的,有在單車座位上放針的,還有“斬首”的;亂停亂放的行為也不少;私自鎖定共用單車為自己獨用的行為也偶見報道。有人說共用單車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是人性的試金石。共用單車要怎樣才能走出困局更好的實現共用呢?我認為:只有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共用單車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民。

如今街邊行走間偶然一瞥,隨處可見共用單車的身影。共用單車,不僅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也是對公共交通的一種有效銜接方式,在許多城市,共用單車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但共用單車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共用單車可謂命運多舛,近期屢屢發生被扔下河、掛上樹、卸座椅,甚至自己加鎖、關進自家走廊不讓別人用等種種遭遇。

真所謂“騎自己的車,讓別人無車可騎。”個別用戶素質偏低,導致共用單車被亂停亂放、私自加鎖、惡意損毀的事情時有發生,既影響城市公共秩序,又有損市容市貌。這也是對共用的概念造成現實上的損害。作為新生事物的共用單車,它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道德提出了挑戰。

共用單車的精髓在於“共用”。共用的關鍵在於建立共用精神,亦即既提供共用的權利,又履行共用的義務。怎樣履行共用義務更好的實現共用呢?

我想:做為社會公民的我們,要心中應該恪守共用精神、強化規則意識,用道德規範來時刻約束自己。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範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共用單車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每次騎車的時候,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勿以善小而不為,匆以惡小而為之。”做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車停在不妨礙別人的地方,時時想著我騎車方便了,別人方不方便呢;更不能有破壞共用單車或者有把共用單車占為己有的想法和行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我們共用的義務。只有履行好了共用義務,我們才能擁有共用的權利。否則毫無共用可言。

文明出行、綠色出行不止是一個口號,從共用單車的問題上來看,國民素質達不到,也就無法做到徹底的文明出行,更不用說共用精神。所以,共用單車,我們要共用,更需要道德!

請輸入標題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