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15打假:活捉微信朋友圈裡的假富美

我的女神同學是社交媒體上的網紅,她會經常分享自己的文藝生活和美照。直到一天,她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

這是真實故事計畫的第 131 個故事

小葉是我的大學同學,在美術學院讀服裝設計專業。大三那年,她參加了學校的交換生項目,去了美國,此後一直在維吉尼亞讀書。

評論裡時常能看到陌生用戶略顯生硬的搭訕:“美女你好,關注你很久了,能認識一下嗎?”

對此,小葉從不搭理,稍有輕浮者,就會被刪除拉黑。

“你現在在哪裡?”

“上海啊。”

“……”

“照片不是你本人吧?”這句話沒能發出去,對方已經把他拉黑了。

小葉腦袋裡一懵,合照裡的女孩明明是自己,照片是母親過50歲生日時照的。

雪梅很快接受了我的好友請求,簡單寒暄後,我立馬去看她的朋友圈。

她的朋友圈很長,我花了整整十分鐘才拉到最下麵。第一條朋友圈的時間是2014年7月,文字很簡短,配圖是一張不知出處的海景照片,畫質有些模糊,

她給自己點了一個贊。

於是,我的大學同學小葉就在一個遠隔重洋的陌生人朋友圈裡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沒有出國,在上海一所二本學校讀大二。上海本地人,家庭和睦,每到雙休,要在朋友圈曬曬母親做菜的手藝。

我小心地和雪梅聊起天,她說她沒吃晚飯,要我給她發紅包點外賣。我對她的直接有些不適應,回復她:“給你發紅包我有什麼好處呢?”

“呵呵,你多想了,

我不是那種人。”

我意識到自己剛才出語的曖昧意味,生怕惹惱她,被她拉黑。聊天頁面不斷顯示“對方正在輸入”的字樣,讓我沒有喘息的機會。

“呵呵,就這樣吧,想不到你是這樣看我的,沒什麼可聊的,互刪好了!”

我慌忙解釋道歉。她又立馬變了臉:“哈哈哈!你說錯話了吧,發個紅包我就原諒你!”

女人翻臉比翻書還快,我被套路了,拿她沒轍,只好發了個6.66元的紅包。

“這麼少啊。”她有些嫌棄。

一周過去,我和雪梅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只能不停試探,為此付出的代價是零零碎碎給她發了幾十塊錢紅包。

雪梅很敏感,只要被問到任何實質性的問題,她都會巧妙地用別的話題敷衍過去,或者不作回復,等第二天就說,自己昨晚睡著了。

我假裝一名大學畢業很久的上班族,有意問了她一些只有大學生才會知道的生活細節,比如冬天公共澡堂要赤身裸☆禁☆體排很長時間的隊,

食堂明面上只能刷學生卡,暗地裡可以付現金等等。雪梅都能答得上來,還會糾正我故意說錯的地方。

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叫雪梅的人確實是大學生,並且還是個女生,不像是手法專業的詐騙分子。

和雪梅的關係很快遇到了瓶頸。我幾次約她見面吃飯,她都拒絕,甚至以拉黑我相威脅。想想也是,雪梅也不是傻子,主動權在她那裡,誰會做了壞事,還主動暴露呢?

心灰意冷的時候,我開始認真研究雪梅的每一條朋友圈,試圖找到一些線索。她的朋友圈偶爾寫得很長,句和句之間不加標點符號,訴說一些不順心的事,若有所指又意味不明,很符合小女生的調調,但也不像惹人憐愛的無病呻吟,更像是面具背後的小心翼翼。

“好想要這支口紅,我塗這個顏色會好看嗎?”

幾分鐘前,雪梅更新了一條朋友圈。一張配圖是小葉的自拍,另一張是一支口紅的淘寶頁面。

我把她的朋友圈截圖發到了群裡,小葉說,這是最近非常熱門的一支口紅,她早先已經訂購了,剛剛才到貨。說罷,拍了一張照片給我們。

“你真的送啊?”

怕她又覺得我在引誘她見面,我趕忙補充:“對啊,寄給你。”

雪梅將信將疑。我解釋說,口紅是我媽從美國帶回來的。搞活動買一送一,給了我一支,可我又用不上,送誰不都一樣。我盡力措辭誠懇。

雪梅扭捏了一會兒,給了我一個位址,是本地一所大學的快遞中心,不是雪梅聲稱自己在讀的那所,但兩所大學隔得很近。她解釋說,最近住在閨蜜那裡。

雪梅告訴我,收貨人寫“李雪梅”。我確信這不是她的真名。

我當然不會真的寄口紅給她,寄過去的只有一個空的包裝袋。我在包裝袋裡塞了一張字條,解釋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這樣做的目的。

雪梅可能以為用了假名就萬無一失,她沒有想到的是,大學裡的快遞中心,非本人領取的快件往往需要憑學生證和簽字,並且這些資訊是都有留檔的。

當我在物流網站上得知,雪梅已簽收快件時,我便托家住在附近的朋友,拿著快遞單號跑到快遞中心,聲稱自己的快遞被別人冒領了,很快,我就知道了她的真實姓名和就讀專業。

朋友還用手機錄下了快遞中心的監控錄影。透過兩層螢幕,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雪梅的樣子。

“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小葉憤憤地評論道。事實上,我們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她像極了我們身邊任何一個女大學生。

那天將近晚上八點,雪梅才發來消息聯繫我。可以預料的是,她在不安中度過了一天。我沒有回復她,先前的我們還只是沉浸在成功破案的喜悅中,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辦,還真沒想過。

“唉,算了算了……”小葉在群裡發了一條語音,“我們也把她嚇得不輕了,你督促她以後別這麼幹就好,我先去睡覺了。”

這件事本該告一段落了。但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想見見雪梅。

我提出和她見面的請求,雪梅沒有立即回復。後來,她簡短地告知我:需要考慮一下。

一天后,雪梅同意見面,發給了我一個位址,約定14號早上9點在一家甜品屋見面。

我在她對面的座位坐下,她沒有和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偷偷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

太陽出來了,店裡暖和了一些。雪梅低著頭,盛著奶茶的紙杯被她攥得微皺。她沒有喝,兩眼呆望著杯子。

“你談過戀愛嗎?”雪梅打破沉默,先開口了。

我被問得不知所措,雪梅沒提朋友圈盜圖的事,卻主動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雪梅升初一那年,父母離婚,她跟著對她管教嚴苛的母親生活。

那個年齡的女孩都開始學著打扮自己,雪梅也不例外。她母親不讓她留長髮,也很少給她買漂亮的新衣服,還頻繁地檢查她的書包和日記,禁止她和男生來往。

上初中那會兒,有段時間,女生間特別流行把褲腿剪短,露出一截小腿。當時她們班有個女生會用針線,自告奮勇地給所有人改褲腿。雪梅也趕時髦,想都沒想就擼起褲腿讓同學做了褲腿。

那天雪梅回到家,褲腿被母親看見了,得到了一記狠狠的耳光。

第二天,母親拖著雪梅鬧到了校長辦公室,那位幫她改褲腿的同學挨了處分。這事之後,雪梅在班上被同學們孤立。

雪梅的父母還在一起時,母親沒有工作,每個月靠父親的生活費和房租過日子。雪梅不止一次地覺得,母親的工作就是無孔不入地咒駡她,監視她。之後,父親和公司裡年輕漂亮的女下屬跑了。

高考結束後,雪梅毫不猶豫選了外地的大學,兩年來再也沒回過家。

雪梅以為只要逃離母親,自己就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可是相隔千里,母親帶給她的陰影仍在以某種形式發揮作用。

上大學後,雪梅連一個異性朋友都沒有。她讀的專業男生不少,可大學生活不比高中,下課一打鈴,都各忙各的了。雪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結識,至今還叫不全同班同學的名字。

這樣的日子,又持續了整整一年。

2014年暑假,雪梅沒有回家,獨自留在了寢室。高溫酷暑,晚上尤其難熬,一天夜裡,雪梅輾轉反側,重新拿起了剛放下去的手機。

刷朋友圈時,她看到班上有個女同學說心情不好,很快就有男生在評論區安慰。雪梅圍觀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忽然就停止了。

“估計是轉私信聊了吧。”她想。

雪梅更睡不著了,心裡多了一種異樣的情緒。她羡慕她的同學,她也想像她們那樣,不開心的時候會有男生來安慰,被他們逗得咯咯笑。

弄完這一切,雪梅有些心驚肉跳,那是種類似於犯罪的快感。

第二天醒來,她看了眼手機,嚇了一大跳。僅僅一晚上,就有十幾條來自“附近的人”的好友申請,清一色是男性。

添加了這些陌生男人後,雪梅有些緊張,還是習慣性地不會和異性聊天。有的男人說話曖昧,有些下流,她手足無措,只能逃離一般退出帳號。

然而當再次無聊時,尤其在難以入眠的夜裡,雪梅又登上了那個號。她告訴自己,自己是陽光自信的小葉,沒有人會發現的。

兩個月過去,最開始的那種慌張從雪梅身上消失了,有時她都忘了自己原本的名字。她發現,那些找她聊天的男人們本質上都差不多,聊天內容也很單調,無非是不斷地問問題:“吃飯了沒?”“在幹什麼呢?”“考試忙嗎?”“還沒睡呢?

沒聊幾句,他們就開始要求視頻聊天,或者約雪梅去看夜場電影。

雪梅覺得他們醜陋又可笑,心裡厭惡,語氣變得冷淡起來。她逐漸掌握了和男人聊天的主動權,學會了一驚一乍,也學會了要紅包。

當讓那些男人不得不付出些什麼時,她得到了一種滿足感,也開始覺得男人的付出理所應當,“陪你們這些屌絲聊那麼久,給我發個紅包難道不應該?”

雪梅也遇到過不問她要求什麼、只是單純聊天的人,這些人成了雪梅的傾訴物件。

有幾次,雪梅開玩笑問他要紅包,他毫不猶豫地給她打了一百塊,還說大學生缺錢,叫她不要放在心上。雪梅收了沒多久就感到不安,最終把錢退還給了中年人,並刪除了好友。

當我發現她這個冒牌的小葉時,雪梅已經厭倦了這場遊戲。她托我向小葉道歉,還說得謝謝小葉,自己漸漸走出了交友陰影。最近,有個男生在追求她。

“對了,追求的不是雪梅,是我。”看到我眼神裡的疑惑,她有些尷尬,趕忙補充說。

那個“我”字的發音,她壓得很重。

作者韓天翼,現為大學生

編輯 | 王大鵬

投稿郵箱tougao@zhenshigushijihua.com,原創首發千字300——1000元。

還主動暴露呢?

心灰意冷的時候,我開始認真研究雪梅的每一條朋友圈,試圖找到一些線索。她的朋友圈偶爾寫得很長,句和句之間不加標點符號,訴說一些不順心的事,若有所指又意味不明,很符合小女生的調調,但也不像惹人憐愛的無病呻吟,更像是面具背後的小心翼翼。

“好想要這支口紅,我塗這個顏色會好看嗎?”

幾分鐘前,雪梅更新了一條朋友圈。一張配圖是小葉的自拍,另一張是一支口紅的淘寶頁面。

我把她的朋友圈截圖發到了群裡,小葉說,這是最近非常熱門的一支口紅,她早先已經訂購了,剛剛才到貨。說罷,拍了一張照片給我們。

“你真的送啊?”

怕她又覺得我在引誘她見面,我趕忙補充:“對啊,寄給你。”

雪梅將信將疑。我解釋說,口紅是我媽從美國帶回來的。搞活動買一送一,給了我一支,可我又用不上,送誰不都一樣。我盡力措辭誠懇。

雪梅扭捏了一會兒,給了我一個位址,是本地一所大學的快遞中心,不是雪梅聲稱自己在讀的那所,但兩所大學隔得很近。她解釋說,最近住在閨蜜那裡。

雪梅告訴我,收貨人寫“李雪梅”。我確信這不是她的真名。

我當然不會真的寄口紅給她,寄過去的只有一個空的包裝袋。我在包裝袋裡塞了一張字條,解釋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這樣做的目的。

雪梅可能以為用了假名就萬無一失,她沒有想到的是,大學裡的快遞中心,非本人領取的快件往往需要憑學生證和簽字,並且這些資訊是都有留檔的。

當我在物流網站上得知,雪梅已簽收快件時,我便托家住在附近的朋友,拿著快遞單號跑到快遞中心,聲稱自己的快遞被別人冒領了,很快,我就知道了她的真實姓名和就讀專業。

朋友還用手機錄下了快遞中心的監控錄影。透過兩層螢幕,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雪梅的樣子。

“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小葉憤憤地評論道。事實上,我們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她像極了我們身邊任何一個女大學生。

那天將近晚上八點,雪梅才發來消息聯繫我。可以預料的是,她在不安中度過了一天。我沒有回復她,先前的我們還只是沉浸在成功破案的喜悅中,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辦,還真沒想過。

“唉,算了算了……”小葉在群裡發了一條語音,“我們也把她嚇得不輕了,你督促她以後別這麼幹就好,我先去睡覺了。”

這件事本該告一段落了。但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想見見雪梅。

我提出和她見面的請求,雪梅沒有立即回復。後來,她簡短地告知我:需要考慮一下。

一天后,雪梅同意見面,發給了我一個位址,約定14號早上9點在一家甜品屋見面。

我在她對面的座位坐下,她沒有和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偷偷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

太陽出來了,店裡暖和了一些。雪梅低著頭,盛著奶茶的紙杯被她攥得微皺。她沒有喝,兩眼呆望著杯子。

“你談過戀愛嗎?”雪梅打破沉默,先開口了。

我被問得不知所措,雪梅沒提朋友圈盜圖的事,卻主動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雪梅升初一那年,父母離婚,她跟著對她管教嚴苛的母親生活。

那個年齡的女孩都開始學著打扮自己,雪梅也不例外。她母親不讓她留長髮,也很少給她買漂亮的新衣服,還頻繁地檢查她的書包和日記,禁止她和男生來往。

上初中那會兒,有段時間,女生間特別流行把褲腿剪短,露出一截小腿。當時她們班有個女生會用針線,自告奮勇地給所有人改褲腿。雪梅也趕時髦,想都沒想就擼起褲腿讓同學做了褲腿。

那天雪梅回到家,褲腿被母親看見了,得到了一記狠狠的耳光。

第二天,母親拖著雪梅鬧到了校長辦公室,那位幫她改褲腿的同學挨了處分。這事之後,雪梅在班上被同學們孤立。

雪梅的父母還在一起時,母親沒有工作,每個月靠父親的生活費和房租過日子。雪梅不止一次地覺得,母親的工作就是無孔不入地咒駡她,監視她。之後,父親和公司裡年輕漂亮的女下屬跑了。

高考結束後,雪梅毫不猶豫選了外地的大學,兩年來再也沒回過家。

雪梅以為只要逃離母親,自己就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可是相隔千里,母親帶給她的陰影仍在以某種形式發揮作用。

上大學後,雪梅連一個異性朋友都沒有。她讀的專業男生不少,可大學生活不比高中,下課一打鈴,都各忙各的了。雪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結識,至今還叫不全同班同學的名字。

這樣的日子,又持續了整整一年。

2014年暑假,雪梅沒有回家,獨自留在了寢室。高溫酷暑,晚上尤其難熬,一天夜裡,雪梅輾轉反側,重新拿起了剛放下去的手機。

刷朋友圈時,她看到班上有個女同學說心情不好,很快就有男生在評論區安慰。雪梅圍觀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忽然就停止了。

“估計是轉私信聊了吧。”她想。

雪梅更睡不著了,心裡多了一種異樣的情緒。她羡慕她的同學,她也想像她們那樣,不開心的時候會有男生來安慰,被他們逗得咯咯笑。

弄完這一切,雪梅有些心驚肉跳,那是種類似於犯罪的快感。

第二天醒來,她看了眼手機,嚇了一大跳。僅僅一晚上,就有十幾條來自“附近的人”的好友申請,清一色是男性。

添加了這些陌生男人後,雪梅有些緊張,還是習慣性地不會和異性聊天。有的男人說話曖昧,有些下流,她手足無措,只能逃離一般退出帳號。

然而當再次無聊時,尤其在難以入眠的夜裡,雪梅又登上了那個號。她告訴自己,自己是陽光自信的小葉,沒有人會發現的。

兩個月過去,最開始的那種慌張從雪梅身上消失了,有時她都忘了自己原本的名字。她發現,那些找她聊天的男人們本質上都差不多,聊天內容也很單調,無非是不斷地問問題:“吃飯了沒?”“在幹什麼呢?”“考試忙嗎?”“還沒睡呢?

沒聊幾句,他們就開始要求視頻聊天,或者約雪梅去看夜場電影。

雪梅覺得他們醜陋又可笑,心裡厭惡,語氣變得冷淡起來。她逐漸掌握了和男人聊天的主動權,學會了一驚一乍,也學會了要紅包。

當讓那些男人不得不付出些什麼時,她得到了一種滿足感,也開始覺得男人的付出理所應當,“陪你們這些屌絲聊那麼久,給我發個紅包難道不應該?”

雪梅也遇到過不問她要求什麼、只是單純聊天的人,這些人成了雪梅的傾訴物件。

有幾次,雪梅開玩笑問他要紅包,他毫不猶豫地給她打了一百塊,還說大學生缺錢,叫她不要放在心上。雪梅收了沒多久就感到不安,最終把錢退還給了中年人,並刪除了好友。

當我發現她這個冒牌的小葉時,雪梅已經厭倦了這場遊戲。她托我向小葉道歉,還說得謝謝小葉,自己漸漸走出了交友陰影。最近,有個男生在追求她。

“對了,追求的不是雪梅,是我。”看到我眼神裡的疑惑,她有些尷尬,趕忙補充說。

那個“我”字的發音,她壓得很重。

作者韓天翼,現為大學生

編輯 | 王大鵬

投稿郵箱tougao@zhenshigushijihua.com,原創首發千字3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