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合群”的孩子有天賦,媽媽的教育方式,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茵茵的媽媽是第三次被幼稚園的老師找去談話了,原因是茵茵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總愛在上課的時候“走神”,下課也不愛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喜歡自己躲在教室裡做別的事情。

老師說這個孩子“太不合群”,擔心會影響她今後的發展,無法適應長大以後的團隊生活。

媽媽也有些著急,她決定和茵茵好好談談。

“茵茵,今天老師找媽媽到幼稚園去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茵茵低下頭:“我知道,是我又犯錯誤了。”

媽媽儘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溫和:“不,

不是茵茵犯錯了。不過的確是有一點小小的問題,茵茵願意和媽媽談談嗎?”

“好。”茵茵有點高興地抬起頭,顯然媽媽的語氣和跟她說話的方式讓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那茵茵能不能告訴媽媽,為什麼下課的時候不願意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呀?”

茵茵撇撇小嘴,很不以為然地說:“他們玩的遊戲好幼稚的,我不喜歡和他們一起玩。”

“那茵茵自己一個人在教室裡做什麼呢?”

談到這個問題,茵茵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我在看故事書呀。”

“原來茵茵喜歡看故事書啊,那麼茵茵在上課的時候也是在想故事書裡寫的故事嗎?”

“不是的,”茵茵搖搖頭,“我是在想自己寫的故事啊。”

媽媽明白了。她思索了一下,決定了要跟女兒說些什麼。

“茵茵原來是一個會寫故事的孩子啊。媽媽真高興,我的女兒這麼棒!”

茵茵很興奮:“媽媽你想不想看我寫的故事啊?”

“媽媽當然想看了。但是茵茵希望不希望自己寫的故事今後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呢?”

茵茵點點頭。

“媽媽告訴茵茵,能寫出好多好看的故事給別人看的人叫做作家。但是當一個作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一個好的作家要懂得很多方面的知識,要善於觀察身邊的人和事,

這樣才可以寫出精彩的故事。所以,上課的時候聽聽老師講的知識,下課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開心地玩一玩,茵茵才可以寫出更好看的故事。”

茵茵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但還是對媽媽說:“可是我喜歡看故事怎麼辦呢?”

“不如媽媽和茵茵做一個約定好了,

茵茵在幼稚園的時候專心聽講,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等茵茵下課了以後,媽媽帶茵茵去少兒寫作訓練班,在那裡有可以教人把故事寫得更好的老師,還有很多和茵茵一樣喜歡寫故事的朋友哦。”

茵茵立刻高興地回答:“好!”

在茵茵的事件中,媽媽選擇了最好的處理方式———全面教養與特長培養相結合。媽媽並不急於糾正女兒的“錯誤”,而是通過和女兒的談話瞭解原因,再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既讓女兒在與朋友相處的健康環境中長大,又著重引導培養了女兒天賦的發展。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思維模式往往與別人不太相同。世界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在年少時都有或多或少的“怪癖”———就是行為與別人有所差異。有天賦的孩子通常會對課堂上老師講述的內容和重複的練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很容易“分神”,進入自己的思維世界。但是據調查發現,有天賦的孩子在除了課堂以外的很多領域都比自己的同伴表現得更好,尤其是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會表現出異于常人的才能。

其實,與其讓這樣的孩子埋沒在團體行動中,不如想辦法培養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的獨立能力。有關育兒專家提出人的能力多元化的同時也指出,只要給兒童提供合適的環境條件,每個孩子都可以在7種智慧方面獲得“合格”的發展,但最終只是在一方面或有限的幾方面形成特長,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達到特長標準。因此在家庭個性化教育中家長要處理好全面發展與特長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讓孩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最後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交流育兒心得,文中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再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既讓女兒在與朋友相處的健康環境中長大,又著重引導培養了女兒天賦的發展。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思維模式往往與別人不太相同。世界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在年少時都有或多或少的“怪癖”———就是行為與別人有所差異。有天賦的孩子通常會對課堂上老師講述的內容和重複的練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很容易“分神”,進入自己的思維世界。但是據調查發現,有天賦的孩子在除了課堂以外的很多領域都比自己的同伴表現得更好,尤其是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會表現出異于常人的才能。

其實,與其讓這樣的孩子埋沒在團體行動中,不如想辦法培養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的獨立能力。有關育兒專家提出人的能力多元化的同時也指出,只要給兒童提供合適的環境條件,每個孩子都可以在7種智慧方面獲得“合格”的發展,但最終只是在一方面或有限的幾方面形成特長,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可以達到特長標準。因此在家庭個性化教育中家長要處理好全面發展與特長培養相結合的原則,讓孩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最後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交流育兒心得,文中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