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昌街頭6000棵行道樹集體“瘦身”,原因是……

園林工人

精心為行道樹“梳妝”

據瞭解,從4月初開始,市園林部門已經開始逐一對城區各道路上的行道樹進行精細修剪,以提升苗木夏季抗風暴能力。

11日,記者在馬水河附近看到,

一輛高空作業車停在路邊,2名綠化工人正站在升降梯上拿著電鋸以及修剪剪子工作著。10餘名身穿黃色馬甲的園林工人正忙著給行道樹“梳妝”,經過他們精心修剪的行道樹看上去整齊美觀,不同品種的植物更加疏密有致……

“這些行道樹長得很旺,

幸虧園林工人修剪及時,要不真沒有看相了。”在馬水河附近,54歲的陳阿姨指著正在修剪中的行道樹說。而在龍眼井街、航太大道、長安等街道,那裡的行道樹也已經完成了修剪,讓人看著十分清爽。家住尤家屯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往年夏季下大雨的時候,很多行道樹的樹枝都被風吹斷,十分危險,現在對行道樹進行修剪,就直接消除了安全隱患,同時還增加了樹木的通風、透光效果,
顯得更加美觀。

行道樹“太密”

存在安全隱患

據瞭解,市區主要幹道上的行道樹生長到一定階段,下垂的枝條很容易擋住過往行車人的視線,為了避免行道樹枝葉下垂影響交通,園林部門會組織工人對行道樹進行修剪。此外,每年夏季、冬季期間,為避免影響交通、電力、建築物安全,園林部門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些下垂枝、低枝和過長的樹枝進行適當修剪,對樹冠內部過密枝條適當疏剪,

增強透風性,降低因大風天氣等自然因素造成樹木斷枝和倒樹發生的機會,確保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這些行道樹遮擋了探頭,無法清晰監控路面,這就給交通、治安的監控帶來一定隱患。”西昌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副主任張武猛介紹,許多路段的行道樹就遮擋了社會治安監控攝像頭,一些路段則遮擋了交警、交通秩序監控攝像頭。

據瞭解,市園林相關部門定期都會對行道樹進行疏枝修剪,“一般來說,夏季多數行道樹種進入緩慢生長的休眠期,這時候進行修剪,對樹木影響最小,同時通透的枝葉也可有效預防病蟲害,保證了接下來行道樹在花期、果期的良好生長。”張武猛說。

對行道樹“會診”

“早預防,早控制”

“目前我們針對西昌市內30條主次幹道,行道樹品種9個,共6305棵進行了修建。預計本周就會結束修剪工作。”張武猛告訴記者,近年來,西昌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堅持以打造綠化精品為目標,切實做好苗木修剪工作,通過實施科學修剪,美化樹形,調整樹勢,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綠化和美化檔次,保持景觀效果,提高行道樹對夏季暴風雨抗擊能力。同時還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真正做到“早預防,早控制”。

“這是今年首次大規模行道樹修剪工程,集中給市區裡所有行道樹統一”精細理髮“,對行道樹影響空中架線、交通、照明等現象進行人性化調整。”

“像藍花楹這樣的行道樹在帶給市民綠意的同時,深深地融入了咱們西昌的生活,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張武猛介紹,但是,受城市變遷、道路拓寬、管線改造、房屋修建等客觀因素影響,一些行道樹長勢減弱、病蟲害增加。

針對這些情況,園林部門對市區的行道樹進行了“生存狀況調查”,調查發現,目前行道樹存在的不和諧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行道樹枝幹生長影響了通訊等架空線的架設;第二是隨著一些道路的拓寬,一些行道樹緊貼馬路,很多枝幹伸到馬路上,對公車等一些車輛的通行產生了影響;第三是一些年歲較大的行道樹存在下垂枝過長、枯枝和病腐枝增多的情況。

“不同的行道樹有不同的修剪形態,一般來說,行道樹的定幹高度在同一街道應該保持一致,在路面較窄或有大型車輛通過的路段,以3米—3.5米為宜,在較寬的街道或步行街上,樹幹高度又相對較低一些,一般在2.5米—3米之間。”張武猛稱,事實上,行道樹並不是長得越高越好、越密越好。位於城市中心區的行道樹一般根系淺、生長空間小,如果過高過密,不僅會造成土壤鬆動、易受風害,而且不能起到淨化空氣的效果,反而會阻礙空氣的流通,使揚塵、尾氣等污染物不能及時消散,使大氣污染加劇。相反,在車流量較小、比較空曠的路段道路兩側,行道樹根系深、空間開闊,長得高長得密,能起到生態屏障的作用。

真正做到“早預防,早控制”。

“這是今年首次大規模行道樹修剪工程,集中給市區裡所有行道樹統一”精細理髮“,對行道樹影響空中架線、交通、照明等現象進行人性化調整。”

“像藍花楹這樣的行道樹在帶給市民綠意的同時,深深地融入了咱們西昌的生活,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張武猛介紹,但是,受城市變遷、道路拓寬、管線改造、房屋修建等客觀因素影響,一些行道樹長勢減弱、病蟲害增加。

針對這些情況,園林部門對市區的行道樹進行了“生存狀況調查”,調查發現,目前行道樹存在的不和諧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行道樹枝幹生長影響了通訊等架空線的架設;第二是隨著一些道路的拓寬,一些行道樹緊貼馬路,很多枝幹伸到馬路上,對公車等一些車輛的通行產生了影響;第三是一些年歲較大的行道樹存在下垂枝過長、枯枝和病腐枝增多的情況。

“不同的行道樹有不同的修剪形態,一般來說,行道樹的定幹高度在同一街道應該保持一致,在路面較窄或有大型車輛通過的路段,以3米—3.5米為宜,在較寬的街道或步行街上,樹幹高度又相對較低一些,一般在2.5米—3米之間。”張武猛稱,事實上,行道樹並不是長得越高越好、越密越好。位於城市中心區的行道樹一般根系淺、生長空間小,如果過高過密,不僅會造成土壤鬆動、易受風害,而且不能起到淨化空氣的效果,反而會阻礙空氣的流通,使揚塵、尾氣等污染物不能及時消散,使大氣污染加劇。相反,在車流量較小、比較空曠的路段道路兩側,行道樹根系深、空間開闊,長得高長得密,能起到生態屏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