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無能的德國人,來到中國以後

德國教育世界聞名,深受人們推崇,可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卻有這樣一個無能的德國人,人到30歲,卻仍一無所有,還躲到了一個中國的小山村,一待就是將近20年……他,就是盧安克。

1968年他出生於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中學畢業後,他做過帆船廠工人、教練,還當過兵,後進入漢堡美術學院攻讀工業設計。父母也曾對他有一些傳統的期望,希望他能有好工作,高收入,直到有一天,父母發現:為滿足他們的願望,會讓兒子失去理想。從此以後,

就給了他自由。1990年他第一次到中國是因為旅遊,之後就留了下來,後到東南大學和廣西的農學院學習,1997年,他在南寧一所,殘疾人學校義務教德文,因沒辦下“就業證”,還被公安局罰了3000元。

盧安克在中國獲得的第一份“就業證”

1999年,他又到廣西河池地區的,

一所縣中學當英語老師,因為無法提高學生考試分數,而被家長們集體投訴開除了。後來,他教不識字的中國青年修路,試圖改變他們的生活,卻發現他們沒有感受力和創造力。他又選擇從中國落後地區小學教起,但讀到初中時,大部分孩子,都會因各種原因,而選擇輟學打工。在中國久了,他越來越發覺,中國教育好像只是為了,滿足一種被社會承認的標準,小學生上學的目的是中考,
如果中考每門課不能超過90分,就上不了高中,老師的工資要看學生的成績,老師們為了自己的工資,只管有希望升學的學生,普通班是沒有學生能考上高中的,他們對高中已經放棄了,雖然人還在學校,可學生自己,也不清楚再學下去是為了什麼,學校裡的生活跟他們在家裡的生活是分開的,家長的意思則是:如果考不上大學,上學是沒有什麼用的。中國的孩子們在滿足這個標準的過程中,
脫離了天性和理想,過著自己並不十分清楚的生活。在中國不管是農村和城市,都有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太著急,

2001年,他來到了中國更窮的地方去教書,廣西東蘭縣坡拉村林廣屯,他在村裡以每月10元的價格,租了房子開辦學校,

給當地失學的孩子上課。當時的林廣屯不通電話,也不通公路,當地人大多只會講壯族方言,人們都覺得這個外國人真是一個怪人,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國家,卻跑到中國農村來給學生上課,還不要工資。這的人都拼命想往外逃,而他卻一頭紮進了這裡。他在板烈村的支教完全是志願服務,他靠翻譯書籍和父母的資助生活,一個月一百塊的生活費。村裡沒有肉,他就跟學生一起吃紅薯苗,他的腳大,甚至買不到合適的襪子,縣裡的官員說要給他開工資,可他也拒絕了。當時他已經30多歲了,還沒家,沒事業,沒孩子,是真正的一無所有。更令人驚訝的是,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肉,甚至長期不談戀愛。在村民眼中,盧安克就是洋雷鋒,是來幫中國人搞教育的,老人和小孩都親切地叫他,“盧老師”或者“老盧”。

那時的他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山裡的孩子不會說普通話,他就先從拼音開始教學生普通話,因為停電,他們每晚點柴油燈上課,在掌握一些拼音的基本知識後,他讓每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故事,翻譯成普通話後,由他用拼音記下來。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一篇,和別人不一樣的拼音課文,因為是自己的故事,所以很熟悉,練習念時,也不用說出課文的意思,因為她們都已經知道了。

他說:我的學生這樣寫出的文章,雖然沒有普通小學生寫得好看,不過比她們更能表達真正自己的東西。我想讓學生先發現我們班裡的任務,然後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最後才讓她們跟我做出的結果做比較。我認為從青春期開始,任務是每個人自己才會發現的,再也不可能由別人安排。什麼是她們的路和任務,我不可能知道。但如果我給學生的,只是些結果,她們永遠也找不到新的,別人還沒找到的東西。我的學生,只有找到她們自己的,新的思考方式,她們的生活才能改變。村裡有時會也會來些志願者,他們總喜歡讓孩子宣洩痛苦,意識到城鄉差別,渴望脫離貧困。可他卻不認同這種方式,他覺得孩子們會因為,改變不了現狀而更加痛苦。在這個信仰迷失的時代,孩子沒有可靠的信仰物件,也就沒有歸屬感。歸屬感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紀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一件事,一群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同和發自內心去照顧它的願望,而創作就是建立歸屬的方式。

愛戲水的學生們突發奇想,說想在學校建個游泳池,他就讓學生們自己去考察設計,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創造過程中。他一點也不擔心學生會弄成什麼樣,他說作為老師不應該對學生,有所想像,有所期待。如果老師總是想像學生該怎麼樣,然後把他們的樣子跟想像中的比較,這才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礙。他還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創作拍攝科幻電視劇《心鏡》,孩子們變成一個劇組,自己製作道具,分別表演不同角色。他不擔心年幼的孩子們,是否懂得具體臺詞的含義,人生本就有很多事是,先做了,未來才會明白。電視劇的主人公,容承,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他的力量就在於能夠接受一切的,壓力、攻擊、羞辱、困境。而扮演主人公的男同學,牙韓運,他平時在班上就是威風凜凜的老大,很調皮,愛用武力征服別人,大家都很擔心他能不能演好,沒想到他不僅很專注地扮演角色,而且從冰冷的淤泥裡出來時,一句抱怨也沒有,因為他從榮承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盧安克將這個劇刻成光碟,分給每個孩子一份,成了他們寶貴的童年回憶。

他還經常讓孩子們一起,在鋼琴上亂彈旋律,一人一句組成歌曲,他說,創造本來就是亂來。這樣的教育方式,看起來隨意,其實背後有著深刻的哲理。從前這些孩子們認為,反正在這個別人看不起的地方長大的人,在社會中是沒有什麼機會的,生活不可能改變,所以也不再追求創造什麼。對一個沒有希望的,已經放棄的人來說,所有的壓力都起不了作用,能起作用的只有相反的,那就是拉力。只有拉著這些孩子有了歸屬感,懂得如何創作,他們將來才不會覺得可能會被拋棄,因為他們可以自己創建。

貧窮的板烈村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不僅缺少親情陪伴,還缺少正規學校教育,他們內心自卑,負面情緒重。於是,他每天去一個學生家,輪流與他們生活,充當起“家人”角色。這裡的村民們愛喝酒、打牌,學生們也有樣學樣,他深知人都是依賴環境,依賴團體的,僅靠教育手段,無法改變學生的一些壞習慣。於是他每當有村民喝酒、打牌時,他就默默在一旁埋頭寫書,讓學生們看到,在一樣的環境裡他能做到跟環境不同的東西。學生看到了,就會想,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他還會陪學生一起爬樹,抓泥鰍,在泥巴裡打滾,甚至花幾個小時去犁地,他覺得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

出愛者愛返,福往者福歸。他無私奉獻自己的愛,深情地為孩子們寫道:“作為老師,我無法給你定下一個目標,我想做的只有陪伴著你,一起在尋找的路上。”

他與孩子們的關係很親密,不少孩子會爬在盧安克身上介紹:"他是盧安克,我們都叫他老盧,老盧就是我爸爸。”

漸漸地,他已經在這個貧苦的中國農村,待了近10個年頭。這期間在村裡還發生過一次嚴重車禍,他的脊柱被壓縮了三釐米,人們問他為什麼還不選擇離開?他說他把自己的命,已經全部交給了學生,走了,他的命也就沒了……生命真正的樂趣,是當你沉潛於某一事物,完全忘我的刹那。

多年後一個德國人,不遠萬里,十年如一日,不拿一分錢,紮在中國偏僻小山村支教的故事,引起了媒體的關注。2006年,有人推薦他,參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他嚇壞了,趕緊給評選委員會寫信,讓他們千萬別選他。這個感動全中國的人,竟然說:我不想感動中國,只能是中國感動我。媒體的關注,讓他不堪重負,許多女孩子聲稱愛上了他,說要來找他也來支教。他說:我已經變成一個隨時,都有可能被媒體點燃的炸彈。”記者紛紛找上門。

後來到了2013年,由於簽證失效,又沒有穩定的工作,他面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再加上同在山區服務多年的,一位元女志願者與他結了婚,妻子到了希望安穩的年齡,也害怕盧安克的理想主義會被他人利用希望他去城市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離開前,一向躲避媒體採訪的他,破例接受了,央視《看見》節目,柴靜的採訪。

採訪完盧安克後,柴靜在博客裡寫道:“面對盧安克,我土崩瓦解。”過去她腦中奉為常識的東西,突然發生了動搖。盧安克對待孩子的方式,更像是一種陪伴,而不是教導。他認為,“體會”比“知識”更重要。"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知道’和‘體會到’是兩碼事。”盧安克曾經在博客裡,大篇幅批評和反對中國標準化教育,反對整齊劃一的校園,反對“讓人心死去的”教育理念,他曾經跟現實世界裡的問題較著勁,但現在,他不想改變了“如果帶著改變的目的去做事,那就不用去做了。我不想改變,也就沒有壓力。”柴靜問他:“不想改變,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他說:“改變不是目的,也不是我的責任,但改變會自然發生。他甚至強調,作為老師,不應該對學生有所想像,有所期待,作為老師,應該帶著一種想像,想像學生該怎麼樣,總是把他們的樣子,跟我們覺得應該的樣子進行比較,這是中國教育上最大的障礙。因為這樣就沒辦法跟學生們建立關係,這中間會始終隔著一堵牆。”他說: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的最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聽到自己的心。

他說他不是英雄,之所以接受採訪,是因為:不敢讓別人看到,你是如何做著自己所喜歡的事,別人就會認為,他們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讓他們看見,這就等於允許他們像你一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等於解放了他們的願望。他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隨心而活。孩子們得知他要走的消息後,一人一句寫下歌詞組成一首歌,“我孤獨站在,這冰冷的窗外……”“好漢不需要面子……”平時很皮的一個孩子忽然說,“要不要聽我的?”他說出的歌詞讓柴靜大吃一驚,柴靜捉住他胳膊讓他再說一遍。他說:“我們都不完美,但我願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柴靜追問:“你為誰寫的?”“他!”孩子指向盧安克……

在做完《告別盧安克》那期節目後,柴靜在博客文章中寫道:“盧安克給人的不是那種,會掉眼淚的感動,但他會讓你呆坐在夜裡,想‘我現在過的這是什麼樣的生活’。已經45歲的盧安克,將自己33歲到45歲的大好年華,都留在了中國這個偏僻的小山村,然而這次,他不得不考慮家人的感受,2013年冬天,他離開了板烈村,這一次,他沒再回來,從此他在輿論視野中銷聲匿跡......

如今他教過的這些孩子們已經長大,《心鏡》主演牙韓運,如今已成長為翩翩少年。如今,他選擇的是汽車維修專業,發動機拆裝讓他樂此不疲。他覺得這和以前演《心鏡》那個創意,搞那些道具有點相似。他未來的夢想就是開一家汽車維修廠。小丹現在上初中一年級,她說盧老師的教育,讓原本羞澀的她變得活潑。她想當演員,讓更多的人認識她,然後她去當像盧老師那樣的志願者。跟盧安克共事過的潘老師,作為國家財政特招的特崗老師,定點在鄉村當老師,三年後,他本可以選擇離開,但他卻被盧安克的精神所影響,選擇留下來繼續任教。

他就跟學生一起吃紅薯苗,他的腳大,甚至買不到合適的襪子,縣裡的官員說要給他開工資,可他也拒絕了。當時他已經30多歲了,還沒家,沒事業,沒孩子,是真正的一無所有。更令人驚訝的是,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肉,甚至長期不談戀愛。在村民眼中,盧安克就是洋雷鋒,是來幫中國人搞教育的,老人和小孩都親切地叫他,“盧老師”或者“老盧”。

那時的他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山裡的孩子不會說普通話,他就先從拼音開始教學生普通話,因為停電,他們每晚點柴油燈上課,在掌握一些拼音的基本知識後,他讓每個學生講出自己的故事,翻譯成普通話後,由他用拼音記下來。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一篇,和別人不一樣的拼音課文,因為是自己的故事,所以很熟悉,練習念時,也不用說出課文的意思,因為她們都已經知道了。

他說:我的學生這樣寫出的文章,雖然沒有普通小學生寫得好看,不過比她們更能表達真正自己的東西。我想讓學生先發現我們班裡的任務,然後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最後才讓她們跟我做出的結果做比較。我認為從青春期開始,任務是每個人自己才會發現的,再也不可能由別人安排。什麼是她們的路和任務,我不可能知道。但如果我給學生的,只是些結果,她們永遠也找不到新的,別人還沒找到的東西。我的學生,只有找到她們自己的,新的思考方式,她們的生活才能改變。村裡有時會也會來些志願者,他們總喜歡讓孩子宣洩痛苦,意識到城鄉差別,渴望脫離貧困。可他卻不認同這種方式,他覺得孩子們會因為,改變不了現狀而更加痛苦。在這個信仰迷失的時代,孩子沒有可靠的信仰物件,也就沒有歸屬感。歸屬感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紀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一件事,一群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同和發自內心去照顧它的願望,而創作就是建立歸屬的方式。

愛戲水的學生們突發奇想,說想在學校建個游泳池,他就讓學生們自己去考察設計,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創造過程中。他一點也不擔心學生會弄成什麼樣,他說作為老師不應該對學生,有所想像,有所期待。如果老師總是想像學生該怎麼樣,然後把他們的樣子跟想像中的比較,這才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礙。他還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創作拍攝科幻電視劇《心鏡》,孩子們變成一個劇組,自己製作道具,分別表演不同角色。他不擔心年幼的孩子們,是否懂得具體臺詞的含義,人生本就有很多事是,先做了,未來才會明白。電視劇的主人公,容承,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他的力量就在於能夠接受一切的,壓力、攻擊、羞辱、困境。而扮演主人公的男同學,牙韓運,他平時在班上就是威風凜凜的老大,很調皮,愛用武力征服別人,大家都很擔心他能不能演好,沒想到他不僅很專注地扮演角色,而且從冰冷的淤泥裡出來時,一句抱怨也沒有,因為他從榮承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強大不是征服了什麼,而是承受了什麼。盧安克將這個劇刻成光碟,分給每個孩子一份,成了他們寶貴的童年回憶。

他還經常讓孩子們一起,在鋼琴上亂彈旋律,一人一句組成歌曲,他說,創造本來就是亂來。這樣的教育方式,看起來隨意,其實背後有著深刻的哲理。從前這些孩子們認為,反正在這個別人看不起的地方長大的人,在社會中是沒有什麼機會的,生活不可能改變,所以也不再追求創造什麼。對一個沒有希望的,已經放棄的人來說,所有的壓力都起不了作用,能起作用的只有相反的,那就是拉力。只有拉著這些孩子有了歸屬感,懂得如何創作,他們將來才不會覺得可能會被拋棄,因為他們可以自己創建。

貧窮的板烈村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不僅缺少親情陪伴,還缺少正規學校教育,他們內心自卑,負面情緒重。於是,他每天去一個學生家,輪流與他們生活,充當起“家人”角色。這裡的村民們愛喝酒、打牌,學生們也有樣學樣,他深知人都是依賴環境,依賴團體的,僅靠教育手段,無法改變學生的一些壞習慣。於是他每當有村民喝酒、打牌時,他就默默在一旁埋頭寫書,讓學生們看到,在一樣的環境裡他能做到跟環境不同的東西。學生看到了,就會想,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他還會陪學生一起爬樹,抓泥鰍,在泥巴裡打滾,甚至花幾個小時去犁地,他覺得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

出愛者愛返,福往者福歸。他無私奉獻自己的愛,深情地為孩子們寫道:“作為老師,我無法給你定下一個目標,我想做的只有陪伴著你,一起在尋找的路上。”

他與孩子們的關係很親密,不少孩子會爬在盧安克身上介紹:"他是盧安克,我們都叫他老盧,老盧就是我爸爸。”

漸漸地,他已經在這個貧苦的中國農村,待了近10個年頭。這期間在村裡還發生過一次嚴重車禍,他的脊柱被壓縮了三釐米,人們問他為什麼還不選擇離開?他說他把自己的命,已經全部交給了學生,走了,他的命也就沒了……生命真正的樂趣,是當你沉潛於某一事物,完全忘我的刹那。

多年後一個德國人,不遠萬里,十年如一日,不拿一分錢,紮在中國偏僻小山村支教的故事,引起了媒體的關注。2006年,有人推薦他,參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他嚇壞了,趕緊給評選委員會寫信,讓他們千萬別選他。這個感動全中國的人,竟然說:我不想感動中國,只能是中國感動我。媒體的關注,讓他不堪重負,許多女孩子聲稱愛上了他,說要來找他也來支教。他說:我已經變成一個隨時,都有可能被媒體點燃的炸彈。”記者紛紛找上門。

後來到了2013年,由於簽證失效,又沒有穩定的工作,他面臨被驅逐出境的風險。再加上同在山區服務多年的,一位元女志願者與他結了婚,妻子到了希望安穩的年齡,也害怕盧安克的理想主義會被他人利用希望他去城市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離開前,一向躲避媒體採訪的他,破例接受了,央視《看見》節目,柴靜的採訪。

採訪完盧安克後,柴靜在博客裡寫道:“面對盧安克,我土崩瓦解。”過去她腦中奉為常識的東西,突然發生了動搖。盧安克對待孩子的方式,更像是一種陪伴,而不是教導。他認為,“體會”比“知識”更重要。"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知道’和‘體會到’是兩碼事。”盧安克曾經在博客裡,大篇幅批評和反對中國標準化教育,反對整齊劃一的校園,反對“讓人心死去的”教育理念,他曾經跟現實世界裡的問題較著勁,但現在,他不想改變了“如果帶著改變的目的去做事,那就不用去做了。我不想改變,也就沒有壓力。”柴靜問他:“不想改變,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他說:“改變不是目的,也不是我的責任,但改變會自然發生。他甚至強調,作為老師,不應該對學生有所想像,有所期待,作為老師,應該帶著一種想像,想像學生該怎麼樣,總是把他們的樣子,跟我們覺得應該的樣子進行比較,這是中國教育上最大的障礙。因為這樣就沒辦法跟學生們建立關係,這中間會始終隔著一堵牆。”他說: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的最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聽到自己的心。

他說他不是英雄,之所以接受採訪,是因為:不敢讓別人看到,你是如何做著自己所喜歡的事,別人就會認為,他們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讓他們看見,這就等於允許他們像你一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等於解放了他們的願望。他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隨心而活。孩子們得知他要走的消息後,一人一句寫下歌詞組成一首歌,“我孤獨站在,這冰冷的窗外……”“好漢不需要面子……”平時很皮的一個孩子忽然說,“要不要聽我的?”他說出的歌詞讓柴靜大吃一驚,柴靜捉住他胳膊讓他再說一遍。他說:“我們都不完美,但我願為你作出,不可能的改善。”柴靜追問:“你為誰寫的?”“他!”孩子指向盧安克……

在做完《告別盧安克》那期節目後,柴靜在博客文章中寫道:“盧安克給人的不是那種,會掉眼淚的感動,但他會讓你呆坐在夜裡,想‘我現在過的這是什麼樣的生活’。已經45歲的盧安克,將自己33歲到45歲的大好年華,都留在了中國這個偏僻的小山村,然而這次,他不得不考慮家人的感受,2013年冬天,他離開了板烈村,這一次,他沒再回來,從此他在輿論視野中銷聲匿跡......

如今他教過的這些孩子們已經長大,《心鏡》主演牙韓運,如今已成長為翩翩少年。如今,他選擇的是汽車維修專業,發動機拆裝讓他樂此不疲。他覺得這和以前演《心鏡》那個創意,搞那些道具有點相似。他未來的夢想就是開一家汽車維修廠。小丹現在上初中一年級,她說盧老師的教育,讓原本羞澀的她變得活潑。她想當演員,讓更多的人認識她,然後她去當像盧老師那樣的志願者。跟盧安克共事過的潘老師,作為國家財政特招的特崗老師,定點在鄉村當老師,三年後,他本可以選擇離開,但他卻被盧安克的精神所影響,選擇留下來繼續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