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影《大逃殺》差點被日本國會禁播,青少年犯罪責任誰負?

電影《大逃殺》的故事背景是世界經濟出現蕭條,一個國家(像日本,也像朝鮮)受到的影響極深,失業率大幅提高,人們的生活壓力空前巨大,社會處於一種末日狀態。

跟其它末日電影不同的是,

其它末日電影都是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人工智慧反叛,外星人洗劫人類等,它們都有一個跟人的對立面:自然,人工智慧,外星人,怪物等。可《大逃殺》沒有對立面,或者說對立面就是人類自己。

很快這種對立面定型了,變成了成人與青少年,有大部分的青少年開始情緒波動,不滿老師,暴力對待老師和學校,由於青少年未到法定年齡,不負刑事責任,少年們開始越加倡狂,

導致少年犯罪率飆升,越來越多的老師被打死,甚至是虐殺。

學校老師

為了保護成人,也為了制止青少年犯罪,這個國家用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手段就是讓孩子們參加一個遊戲:隨機抽選一班,參加一場互相殘殺的遊戲,直到只剩下1人生還為止;否則,

全部格殺勿論。

如果孩子不參加遊戲怎麼辦?這是一場強制性的遊戲,必須參加!老師是遊戲的主持人,老師的背後是全部武裝的士兵,任何違背遊戲規則的人當場就會被擊斃。後面的情節就是大逃殺,學生們互相殺害,比較血腥,膽小的還是不要看了。

其實結尾誰死誰活,已經不重要了,那不是關鍵,關鍵是影片裡面的內容值得考慮,對我們是否有意義?如果把此片當成個恐怖片來看,那就太簡單了。像吸血鬼,僵屍,狼人之類的恐怖片離我們現實世界太遙遠,可青少年犯罪真的離現實很遠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影片用這種殘忍的遊戲來解決矛盾,顯然不是什麼良藥,反而是毒藥。因為犯罪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

而是成人!

因為故事背景就是經濟蕭條,這個根是孩子引起的?個人認為所有的青少年犯罪電影都把孩子作為矛盾主體,是成人的不負責表現!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最後說個題外話,這部電影因為反映的問題太尖銳,差點被日本國會禁播,

後來經過一系列努力,終於上映,但是小於15歲的孩子不能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