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鋼鐵俠》中的超級戰甲,是否真的可以實現?

2017的電影院線,就像是超級英雄們的狂歡派對。無論是漫威還是DC,都計畫在這一年給大家獻上一部精彩的作品。不過諸多成功的超級英雄中,小編最佩服的還是托尼史塔克,如果要問為什麼的話,

那大概就是羡慕他那一身集多功能與炫酷為一身的戰甲。

身為一個普通人(貌似還有點病)史塔克,能成為複聯的重要一員,並且每次都能在危機關頭大顯身手的原因,也都是歸功於這身戰甲。自古科幻片就有“屌絲靠變異,土豪靠科技”的守恆定律,

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完全無法期待能被抓去做秘密實驗的普通人,一身高科技戰甲就變得更為珍貴。

就在這兩天,小編還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美軍早就已經用上了能把士兵武裝成鋼鐵俠的“黑科技”。拋去其他內容先不說,身為一個鐵杆科幻迷的小編被這句話深深的吸引住了,

於是便去查閱了這套名為TALOS的戰術突擊輕型操作服。

說到現代軍事設備,美國毫無疑問是當今的霸主,據聞一套美軍最新型戰鬥服的價值高達上千美元,可以說是我朝開銷的幾十倍。不過時代在不斷的進步,

美軍也沒有停止過他們升級換代的步伐。

關於TALOS的一些資料,大部分都顯示是在13和14年之間所發佈。據說,這款最新的戰鬥服裝配有外骨骼和力量輔助裝置。盔甲部分是由凱芙拉製造,同時加入了一種可在液態和固態之間轉變的材料。

使用這種方法,盔甲在穿戴時可保持柔軟,而在受到襲擊時就會變硬。

TALOS的創造者稱這套盔甲堪比鋼鐵俠的那套,因為它不僅會保護你,也會提高你的速度,增強你的力量。一些粉絲一定會激動的問:為喵有這麼NB的東西我們都沒聽說?但是情緒高漲的小編看完資料中的配圖後,

簡直覺得被開了場玩笑……

既沒有電力系統,也看不到外骨骼動力的影子,連所謂的什麼能忽軟忽硬的防彈服也被是完全被普通護甲所頂替。全身上下毫無科技含量,要說唯一的亮點,那大概就是鏡片下小哥一臉冷漠的表情了吧。

雖然經歷了一場所謂的烏龍,不過往好處想想好歹不用擔心未來幾年美軍打架會派出高達了。同樣的套路,早在13年韓國也同樣玩過一出。小編不說你可能都猜不到,4年前我們的棒子鄰居就已經聲稱他們正在研製的超級盔甲,將在10多年後將士兵都武裝成鋼鐵俠。

韓國陸軍11月2日-3日舉行的2013首爾國際航空宇宙與防衛產業展示會上,向大眾公開了身穿鋼鐵俠盔甲的未來士兵的模樣。他們聲稱,即將迎來穿上戰衣即可變身鐵人的時代,士兵們像《鋼鐵俠》的男主角托尼·斯塔克一樣的日子已經不再遙遠思密達。

此時此刻小編不禁心疼了下鋼鐵俠,一代超級英雄的名聲卻被用的爛了大街,隨便幾塊塑膠板和一身上世紀特攝片的服裝就能聲稱正在研發史塔克的戰甲,說好的“黑科技”都得靠觀眾大爺們自行腦補。

不過話又說回來,憑藉現在最強大的科研成果,是否真的能實現一套類似鋼鐵俠的超級盔甲呢?這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小編覺得配置上應該會低很多。我們來簡單分析下,能被稱為“超級戰甲”都應該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防彈頭盔

頭盔是保護頭部的裝具,是軍人訓練、作戰時戴的帽子,。它多呈半圓形,主要由外殼、襯裡和懸掛裝置三部分組成。外殼分別用特種鋼、玻璃鋼、增強塑膠、皮革、尼龍等材料製作,以抵禦彈頭、彈片和其他打擊物對頭部的傷害。

自打遠古時期有了護具之初,人們就已經有了要保護頭部的警覺性,只不過那會兒就只能用椰子殼樹皮湊合一下。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湧現,過去簡陋的頭盔也在向舒適、輕便的方向發展著。

但是在數位化戰爭的未來,僅僅是防護做的好已經稱不上是一頂好盔了,而必須依靠其強大的協助工具把一個普通士兵升級為一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超級戰士”。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一些參戰部隊使用了一種新型頭盔——模組化集成通信頭盔(MICH)。它與傳統的作戰頭盔相比,不僅舒適可靠,而且還擁有很好的抗打擊能力和通信能力。這款神奇的頭盔可以根據每個士兵的頭形自行調整,還可以連接多個通信平臺隨時瞭解戰場內外的情況。

另外,據說近些年用於汽車夜間駕駛而研發的全彩夜視儀也逐漸成熟,這種夜視儀可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看清周圍的每一處細節,如果不觀察天空中的星星甚至分不清白天跟黑夜。如果將這種儀器在軍用頭盔上普及,那之後便可以輕鬆實現各種夜晚的高難度任務。

據說裝備了這種夜視儀的美軍,兩眼都冒著幽幽的綠光,也被網友吐槽酷似大狼狗。

防彈服

防彈服可以說是之後戰場上會使用最頻繁的護具了,它保護著士兵的胸口和腹部等險要位置。現在常見的防彈服的防彈層通常用金屬、玻璃鋼、陶瓷、尼龍、開夫拉等硬質和軟質材料單一或複合製作,使彈頭、彈片彈開或嵌伎,並消釋衝擊動能,起到防護作用。

英國國防部日前宣佈將採用一種神奇凝膠製造頭盔襯墊。這種被稱為D3O的橙色吸震凝膠在遭受突然衝擊時會立即轉變為固體,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運動裝備中,比如滑雪愛好者所戴的護膝和軟帽。

D3O若用於頭盔可以在不傷害士兵頭部的情況下吸收子彈的大量能量。最終,在增加了凝膠袋和凝膠層以後,英軍笨重的頭盔和防彈衣將會變得“苗條”起來。

助力外骨骼

外骨骼結構是一個相對小眾的機器人市場,但也可能是未來單兵裝備最尖端的一環。這個最初用來讓殘疾人行走的醫療設備,最終也避免不了向軍事化遞進。

前一段時間最受關注的應該是美國國防部(Darpa)投資290萬美元和哈佛大學實驗室嘗試開發的“軟性外骨骼結構”,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一條可以貼身穿著的運動緊身褲。

和其它外骨骼結構使用金屬和強大機械馬達不同,Wyss學院這條運動褲只起到基本的支撐作用,目的是讓中風患者或者其他肌肉力量低於正常人的人,可以更自然地行走和運動。支撐作用通過特殊的液體材料實現的,它能根據彎折程度改變彈力。

研究人員在去年時已經給DARPA提供了一次技術概念驗證,但那時還並不知道這套軟性外骨骼究竟能否幫助穿著者行動。現在他們的外骨骼原型已經可以給腳踝提供輔助動力,在整套系統啟動時,能説明穿著者節省23%的行走所需腿部力量。

維斯研究所的小組接下來還要繼續進行一系列測試,包括讓穿著者卸下外骨骼的助力裝置,電子設備和電池模組進行實驗,測試減重後對行走是否存在影響;另外他們還要驗證行走助力對穿著者的步伐姿態造成何種影響。

這項科研成果一旦能夠普及,將一改之前我們對於外骨骼動力那堅硬厚重的印象。士兵們再也不用擔心穿的裡三層外三層,斷電了就會變成活靶子一樣的尷尬狀況。

結合了以上幾種尖端技術,小編覺得成為一個以一敵十的“超級戰士”也不會再是十幾年後的一個美夢。不過當然,如果這些技術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利用和普及那才是最好的。

雖然經歷了一場所謂的烏龍,不過往好處想想好歹不用擔心未來幾年美軍打架會派出高達了。同樣的套路,早在13年韓國也同樣玩過一出。小編不說你可能都猜不到,4年前我們的棒子鄰居就已經聲稱他們正在研製的超級盔甲,將在10多年後將士兵都武裝成鋼鐵俠。

韓國陸軍11月2日-3日舉行的2013首爾國際航空宇宙與防衛產業展示會上,向大眾公開了身穿鋼鐵俠盔甲的未來士兵的模樣。他們聲稱,即將迎來穿上戰衣即可變身鐵人的時代,士兵們像《鋼鐵俠》的男主角托尼·斯塔克一樣的日子已經不再遙遠思密達。

此時此刻小編不禁心疼了下鋼鐵俠,一代超級英雄的名聲卻被用的爛了大街,隨便幾塊塑膠板和一身上世紀特攝片的服裝就能聲稱正在研發史塔克的戰甲,說好的“黑科技”都得靠觀眾大爺們自行腦補。

不過話又說回來,憑藉現在最強大的科研成果,是否真的能實現一套類似鋼鐵俠的超級盔甲呢?這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小編覺得配置上應該會低很多。我們來簡單分析下,能被稱為“超級戰甲”都應該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防彈頭盔

頭盔是保護頭部的裝具,是軍人訓練、作戰時戴的帽子,。它多呈半圓形,主要由外殼、襯裡和懸掛裝置三部分組成。外殼分別用特種鋼、玻璃鋼、增強塑膠、皮革、尼龍等材料製作,以抵禦彈頭、彈片和其他打擊物對頭部的傷害。

自打遠古時期有了護具之初,人們就已經有了要保護頭部的警覺性,只不過那會兒就只能用椰子殼樹皮湊合一下。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湧現,過去簡陋的頭盔也在向舒適、輕便的方向發展著。

但是在數位化戰爭的未來,僅僅是防護做的好已經稱不上是一頂好盔了,而必須依靠其強大的協助工具把一個普通士兵升級為一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超級戰士”。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一些參戰部隊使用了一種新型頭盔——模組化集成通信頭盔(MICH)。它與傳統的作戰頭盔相比,不僅舒適可靠,而且還擁有很好的抗打擊能力和通信能力。這款神奇的頭盔可以根據每個士兵的頭形自行調整,還可以連接多個通信平臺隨時瞭解戰場內外的情況。

另外,據說近些年用於汽車夜間駕駛而研發的全彩夜視儀也逐漸成熟,這種夜視儀可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看清周圍的每一處細節,如果不觀察天空中的星星甚至分不清白天跟黑夜。如果將這種儀器在軍用頭盔上普及,那之後便可以輕鬆實現各種夜晚的高難度任務。

據說裝備了這種夜視儀的美軍,兩眼都冒著幽幽的綠光,也被網友吐槽酷似大狼狗。

防彈服

防彈服可以說是之後戰場上會使用最頻繁的護具了,它保護著士兵的胸口和腹部等險要位置。現在常見的防彈服的防彈層通常用金屬、玻璃鋼、陶瓷、尼龍、開夫拉等硬質和軟質材料單一或複合製作,使彈頭、彈片彈開或嵌伎,並消釋衝擊動能,起到防護作用。

英國國防部日前宣佈將採用一種神奇凝膠製造頭盔襯墊。這種被稱為D3O的橙色吸震凝膠在遭受突然衝擊時會立即轉變為固體,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運動裝備中,比如滑雪愛好者所戴的護膝和軟帽。

D3O若用於頭盔可以在不傷害士兵頭部的情況下吸收子彈的大量能量。最終,在增加了凝膠袋和凝膠層以後,英軍笨重的頭盔和防彈衣將會變得“苗條”起來。

助力外骨骼

外骨骼結構是一個相對小眾的機器人市場,但也可能是未來單兵裝備最尖端的一環。這個最初用來讓殘疾人行走的醫療設備,最終也避免不了向軍事化遞進。

前一段時間最受關注的應該是美國國防部(Darpa)投資290萬美元和哈佛大學實驗室嘗試開發的“軟性外骨骼結構”,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一條可以貼身穿著的運動緊身褲。

和其它外骨骼結構使用金屬和強大機械馬達不同,Wyss學院這條運動褲只起到基本的支撐作用,目的是讓中風患者或者其他肌肉力量低於正常人的人,可以更自然地行走和運動。支撐作用通過特殊的液體材料實現的,它能根據彎折程度改變彈力。

研究人員在去年時已經給DARPA提供了一次技術概念驗證,但那時還並不知道這套軟性外骨骼究竟能否幫助穿著者行動。現在他們的外骨骼原型已經可以給腳踝提供輔助動力,在整套系統啟動時,能説明穿著者節省23%的行走所需腿部力量。

維斯研究所的小組接下來還要繼續進行一系列測試,包括讓穿著者卸下外骨骼的助力裝置,電子設備和電池模組進行實驗,測試減重後對行走是否存在影響;另外他們還要驗證行走助力對穿著者的步伐姿態造成何種影響。

這項科研成果一旦能夠普及,將一改之前我們對於外骨骼動力那堅硬厚重的印象。士兵們再也不用擔心穿的裡三層外三層,斷電了就會變成活靶子一樣的尷尬狀況。

結合了以上幾種尖端技術,小編覺得成為一個以一敵十的“超級戰士”也不會再是十幾年後的一個美夢。不過當然,如果這些技術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利用和普及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