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嘉峪關長城最後一塊磚的來歷和傳說!

眾所周知位於甘肅省的嘉峪關長城是明長城在西邊的終點。而在這裡有長城的最後一塊磚,也就是定城磚。而關於這個定城磚的來歷,也有這樣兩個說法。

第一個傳說是在修建明長城的時候,有一位叫做易開占的工匠,特別擅長九九算數,凡是經他計算過的建築,所用的材料都是分毫不差的。所以他便計算出了要修這個長城共需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城磚。

而當時的一個監工便和他打賭,如果修完後多了一塊磚或是少了一塊磚,

那麼他不僅會被殺頭,而且其他工人也會被罰多做三年的勞役。於是便按照他說的數目把城磚如數撥了下去。

等到最後竣工時,卻多了一塊磚,被放置在西翁城門樓後的簷臺上,當監工知道後便說要取工匠的性命。但易開占卻解釋說這塊磚是神仙所放,名為定城磚,如果把它拿走,那麼城牆便會立馬倒塌。因此監工便只好就此作罷。於是易開占和其他工人這才逃過一劫。

直到今天那塊定城磚仍舊靜靜的躺在嘉峪關長城上。下次去嘉峪關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第二個傳說是這塊磚和龍脈有關係。傳說長城本來是一條綿延萬里的長龍,而定城磚並不是為了定城,而是為了定龍,要把龍脈定住。這樣大明的江山基業便可永固,

並且這塊定城磚並不是剛好多出來一塊,而是故意這樣設計的,目的為的就是定住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