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逐鹿中原的鮮卑族,是如何從歷史消失的?

鮮卑在中國古代北方諸族中,興盛較匈奴晚,但入據中原時間卻較匈奴為長,而且部眾也較匈奴為多。五胡亂華時,鮮卑是入據中原持續時間最長建國最多的一族,計有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後燕和南燕、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禿髮氏建立的南涼,

割據十六國鮮卑有其五,足見鮮卑當時的強盛。此外沒有算在16國內的還有西燕以及雄踞西南的吐谷渾,部眾之興盛、占地之廣闊,從中可見一斑。鮮卑實在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族。五胡亂華之末,最終因鮮卑拓拔氏的悄然崛起,一舉統一了北方,結束了10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北魏分裂之後,鮮卑宇文氏又操控西魏而後篡建北周。
到隋文帝統一天下,鮮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間長達近300年,這是五胡中其他諸族所無可企及的。然而最後不爭的事實是:如此強大而綿延流長的鮮卑部族,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終於還是在中國歷史上消亡了。鮮卑族在歷史上最後興盛的一部是宇文氏的別種契丹,然而彼時的契丹族,其鮮卑特徵也已幾近消失,儼然一個新興的民族了。
那麼鮮卑大族是怎樣一步步在歷史中消亡的呢?欲探其究竟,我們先來看看鮮卑族的演進歷史。

鮮卑的歷史淵源。

鮮卑和匈奴一樣,也是一個自古有之的古老部族。其最早見諸史端的名字是東胡,《後漢書》說它因居於匈奴之東而得“東胡”之名,在當時也是一個強大的部族,

《晉書》上稱其“與匈奴並盛”,《史記》上說:“冒頓既立,是時東胡強盛”。冒頓單于這個匈奴歷史上關鍵的英雄人物最終出現,使匈奴部眾的統一早于東胡,因而崛起在東胡之前。這一族和漢族也有交涉和紛爭,戰國時燕將秦開便大破東胡,《史記》上說他“襲破東胡,東胡卻千餘裡”,可見當時東胡也屬於漢人的邊境之患。只不過當時該部族尚未統一,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為患程度不似匈奴強烈罷了。當時秦、趙、燕三國北築長城,主要是防患匈奴,其實防止東胡進擾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匈奴崛起後屢敗東胡,迫使東胡部眾東逃而也分裂為烏桓、鮮卑兩部。烏桓、鮮卑本是山名,據《後漢書》記載:“冒頓滅其國,餘類保此二山,因名焉”,從此便因烏桓、鮮卑二山而得族名。烏桓在南近接中原,鮮卑在北遠據苦寒。西元前73年,適逢匈奴遭遇天災內亂,

烏桓便趁機襲敗匈奴,迫使匈奴北遷而“空地千里”,匈奴自此由盛轉衰,烏桓的進攻是一個很大的原因。烏桓由此也取代匈奴開始與中原為患,《三國志》上說其“寇暴城邑,殺略人民”,很讓中原頭痛。後來魏武帝曹操在柳城(今河北承德境內)一役中大敗烏桓,“降斬20余萬”,烏桓元氣大傷,餘眾被曹操遷至內地慢慢與漢族同化,沒有內遷的都向北逃竄併入鮮卑,烏桓部族的歷史從此終結。

匈奴為漢室所破後,北匈奴遠遁歐洲。鮮卑便趁機佔領匈奴故地,北匈奴中沒有逃走的,也都融合於鮮卑,鮮卑自此開始走向強盛。西元3世紀左右,鮮卑族中又出了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檀石槐和軻比能,統一鮮卑各部,開始了一段短暫的強盛時期,其地域範圍一度控制東起遼東、西至西域,控制整個大漠南北。但是這種強盛隨著檀石槐和軻比能的死亡而終結,鮮卑又處於四分五裂之中。

鮮卑是怎樣在歷史中消亡的。

鮮卑由一個部眾頗盛、占地極廣的大族最終在中國歷史中消亡,在路衛兵看來,這是鮮卑漢化的必然結果,鮮卑人的血脈也許並沒有消失,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確實是不存在了,它逐漸與漢族等融為一體,本族特性則逐漸消失,在特徵上更趨於漢人。具體說來有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喪失故地而失去了民族之根本。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鮮卑遠居塞外,與中原接觸極少,長久處於相對封閉獨立的態勢。《三國志》上說鮮卑“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宅”。久居苦寒之地造就了他們堅韌彪悍的性格,逐漸形成特有的民族種性。又說“其性悍驁,怒則殺父兄”,民風強悍可見一斑。隨著鮮卑的日益強盛,覬覦中原之心日盛,終於趁晉末喪亂而入主中原。然而這樣一來便和漢族有了實質性的接觸,最終也為被漢族同化創造了機會。可以說,他們離開苦寒故土之際,也就開始了浸染漢族文明溫和之風之旅。其自身的民族特性漸漸趨於漢化,這不能不說和地域的改變有著直接的關係。

鮮卑最先興起而入據中原、曾經用漢族少女充作軍糧而食用的野蠻部族慕容氏,在統治後期戰鬥力驟衰,這與其遠離故土沾染漢風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拓拔魏從漠北南入中原後,更是採取一系列的漢化措施,本族特性也漸漸變得不明顯。這些都是地域的改變所帶來的變化。而鮮卑慕容氏的另外一支吐谷渾部,因遠據青藏高原,在地域上相對獨立,其民族特徵存活的便久遠些,該部後來受到吐蕃的打擊同化,慢慢四散,餘眾到五代時才併入遼部;

二是語言的喪失是最終消亡的關鍵。

一個獨立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有自己的獨立語言,語言的喪失也就昭示了民族的消亡。鮮卑入據中原後,並沒有廢止漢語,相反卻以說漢話為榮。事實上當時的鮮卑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會說漢話的。這是因為:一,鮮卑要想更好的向漢人學習,就必須懂漢話;二是鮮卑語較之漢語要落後的多,滿足不了發展的需求,學漢話是不得以而為之。拓拔魏統一北方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斷北語,改族姓”,孝文帝的改革應該說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之舉,然而單就民族特性來說,無疑是自甘同化、自願放棄本族特質之舉。孝文帝明文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要求一律改說漢話,致使本族語言逐步喪失,而語言的喪失最終也讓本族的特性趨於泯滅。改用漢姓就更不必說了,連表面上的民族特徵都沒了。語言是基本,由語言而至文字、文化的漢化,最終讓鮮卑族與漢族融為一體;

三是民族間的通婚最終讓血脈相連。

鮮卑入據中原也就開始和漢族以及其他各族雜居而處,互相通婚的結果就是讓民族的血脈相連,最終連人種的特徵也越來越不明顯。北魏孝文帝鼓勵鮮卑與漢人通婚,又改變鮮卑舊有的習俗,學習漢族的風俗及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共同體現著這個民族的民族性。可以說,鮮卑是以官方禁止的形式拋棄了自己的民族性。

以上就是鮮卑族最終在歷史中消失幾個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鮮卑入據中原後紛紛自我漢化,有意識的將自己融入漢族呢?在路衛兵看來,這一是文明代替野蠻的歷史必然選擇;再就是蠻族潛意識裡存在的一種自卑感在作怪。事實上鮮卑是以部族的形式入據中原的,之前的建國不過是一種表面的形式而已,其本質終究還是部落聯盟的性質,而作為國家,他們並沒有過多的引以為豪的歷史相傳承。鮮卑久居荒涼貧瘠之地,為求生計而“隨水草放牧”,居無定所。這些更多的是成就了他們強悍兇猛的民風和戰鬥力,在文化文明上終究還是處於原始階段。特別是在與漢族深厚的文化淵源相接觸後,于比較中自然會產生民族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讓他們迅速摒棄自己固有的民族傳承,轉而吸收先進文明的民族文化。這也是慕容氏、拓拔氏在入據中原後,積極實行漢化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因。

匈奴為漢室所破後,北匈奴遠遁歐洲。鮮卑便趁機佔領匈奴故地,北匈奴中沒有逃走的,也都融合於鮮卑,鮮卑自此開始走向強盛。西元3世紀左右,鮮卑族中又出了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檀石槐和軻比能,統一鮮卑各部,開始了一段短暫的強盛時期,其地域範圍一度控制東起遼東、西至西域,控制整個大漠南北。但是這種強盛隨著檀石槐和軻比能的死亡而終結,鮮卑又處於四分五裂之中。

鮮卑是怎樣在歷史中消亡的。

鮮卑由一個部眾頗盛、占地極廣的大族最終在中國歷史中消亡,在路衛兵看來,這是鮮卑漢化的必然結果,鮮卑人的血脈也許並沒有消失,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確實是不存在了,它逐漸與漢族等融為一體,本族特性則逐漸消失,在特徵上更趨於漢人。具體說來有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喪失故地而失去了民族之根本。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鮮卑遠居塞外,與中原接觸極少,長久處於相對封閉獨立的態勢。《三國志》上說鮮卑“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宅”。久居苦寒之地造就了他們堅韌彪悍的性格,逐漸形成特有的民族種性。又說“其性悍驁,怒則殺父兄”,民風強悍可見一斑。隨著鮮卑的日益強盛,覬覦中原之心日盛,終於趁晉末喪亂而入主中原。然而這樣一來便和漢族有了實質性的接觸,最終也為被漢族同化創造了機會。可以說,他們離開苦寒故土之際,也就開始了浸染漢族文明溫和之風之旅。其自身的民族特性漸漸趨於漢化,這不能不說和地域的改變有著直接的關係。

鮮卑最先興起而入據中原、曾經用漢族少女充作軍糧而食用的野蠻部族慕容氏,在統治後期戰鬥力驟衰,這與其遠離故土沾染漢風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拓拔魏從漠北南入中原後,更是採取一系列的漢化措施,本族特性也漸漸變得不明顯。這些都是地域的改變所帶來的變化。而鮮卑慕容氏的另外一支吐谷渾部,因遠據青藏高原,在地域上相對獨立,其民族特徵存活的便久遠些,該部後來受到吐蕃的打擊同化,慢慢四散,餘眾到五代時才併入遼部;

二是語言的喪失是最終消亡的關鍵。

一個獨立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有自己的獨立語言,語言的喪失也就昭示了民族的消亡。鮮卑入據中原後,並沒有廢止漢語,相反卻以說漢話為榮。事實上當時的鮮卑人幾乎沒有一個不會說漢話的。這是因為:一,鮮卑要想更好的向漢人學習,就必須懂漢話;二是鮮卑語較之漢語要落後的多,滿足不了發展的需求,學漢話是不得以而為之。拓拔魏統一北方後,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斷北語,改族姓”,孝文帝的改革應該說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之舉,然而單就民族特性來說,無疑是自甘同化、自願放棄本族特質之舉。孝文帝明文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要求一律改說漢話,致使本族語言逐步喪失,而語言的喪失最終也讓本族的特性趨於泯滅。改用漢姓就更不必說了,連表面上的民族特徵都沒了。語言是基本,由語言而至文字、文化的漢化,最終讓鮮卑族與漢族融為一體;

三是民族間的通婚最終讓血脈相連。

鮮卑入據中原也就開始和漢族以及其他各族雜居而處,互相通婚的結果就是讓民族的血脈相連,最終連人種的特徵也越來越不明顯。北魏孝文帝鼓勵鮮卑與漢人通婚,又改變鮮卑舊有的習俗,學習漢族的風俗及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共同體現著這個民族的民族性。可以說,鮮卑是以官方禁止的形式拋棄了自己的民族性。

以上就是鮮卑族最終在歷史中消失幾個主要原因。那麼為什麼鮮卑入據中原後紛紛自我漢化,有意識的將自己融入漢族呢?在路衛兵看來,這一是文明代替野蠻的歷史必然選擇;再就是蠻族潛意識裡存在的一種自卑感在作怪。事實上鮮卑是以部族的形式入據中原的,之前的建國不過是一種表面的形式而已,其本質終究還是部落聯盟的性質,而作為國家,他們並沒有過多的引以為豪的歷史相傳承。鮮卑久居荒涼貧瘠之地,為求生計而“隨水草放牧”,居無定所。這些更多的是成就了他們強悍兇猛的民風和戰鬥力,在文化文明上終究還是處於原始階段。特別是在與漢族深厚的文化淵源相接觸後,于比較中自然會產生民族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讓他們迅速摒棄自己固有的民族傳承,轉而吸收先進文明的民族文化。這也是慕容氏、拓拔氏在入據中原後,積極實行漢化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