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視點丨鄭俊康代表:沒有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照樣跑

科技日報記者 江東洲

公眾對於新能源汽車接受難,

難在哪?

“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主要集中在汽車續航能力和充電樁建設,也就是所謂的‘里程焦慮’。但是,我們能否換一種方式來思考,探索出一種不依賴於充電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面對科技日報記者,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話說。

柳州是中國唯一擁有上汽、東風、一汽、中國重汽四大汽車企業的城市,2016年該市汽車整車產量為245萬輛,

連續幾年居國內城市汽車產銷量前三位。隨著產業的升級,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該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方向。

鄭俊康坦言,目前,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新能源汽車確實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是充電時間長,其次是快速充電容易損耗電池壽命。此外,需要配套建設的快速充電樁造價較高,每個要15萬元左右,使用率還低。”

“因此,在現有技術難以實現新能源汽車如加油那樣快速充電的情況下,

我們希望走出另外一條道路——不再依賴於充電樁的發展模式,而是探索一種通過家庭用電就能實現給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模式。”鄭俊康說,就像現在電動自行車一樣,只要能找到普通電源插座,就可以隨處充電。

一輛輛各色可愛Q萌的小車穿梭在柳州的街道上,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線……此前,圍繞探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柳州模式”,

上汽通用五菱開展了首款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用戶體驗”活動,提供了600多輛給柳州市民免費試駕半年。

鄭俊康介紹說,“這個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常規220V家庭插座即可充電。從市民體驗來看,充滿電可以行駛160公里,一般三四天才充一次,沒有電了,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充電,第二天又可以跑了。這就解決了大量安裝充電樁和里程焦慮的問題”。

但是,“里程焦慮”的問題那麼容易消除嗎?“其實,

這裡還有一個思維和習慣改變的過程。比如蘋果手機剛推出來的時候,大家對手機各方面都滿意,唯獨對不可更換電池不滿意,因為很多人擔心手機用到一半沒電了。但現在所有的智慧手機幾乎都不能換電池,因為大家的使用習慣改變了,變成白天用手機,晚上睡覺時充電。另外,通過手機我們也隨時預測到達目的地里程,有所預防。”面對記者的疑慮,
他進一步舉例說。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是應該大力發展的。從全球汽車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都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鄭俊康說,使用成本低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好處顯而易見。

根據規劃,到2020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車要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十三五”時期產量突破30萬輛。3月13日,柳州市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政企三級聯動工作機制”,旨在解決企業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問題,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柳州模式”。

“這一工作機制啟動後,我們將集中解決細化購車補助、充電優惠、停車優惠、公共場地建一些充電樁、大量推廣社區插座式慢充等一系列具體而細緻的問題,在全市範圍內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運行環境,通過推廣應用帶動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發展。”鄭俊康說。(科技日報北京3月14日電)

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柳州模式”。

“這一工作機制啟動後,我們將集中解決細化購車補助、充電優惠、停車優惠、公共場地建一些充電樁、大量推廣社區插座式慢充等一系列具體而細緻的問題,在全市範圍內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運行環境,通過推廣應用帶動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發展。”鄭俊康說。(科技日報北京3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