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飛豹大象漫步不簡單!中國殲轟7戰機殺器全登場

其中亮相的空對地制導武器包括YJ83K雷達制導反艦彈,YJ83KH紅外成像制導反艦彈,KD88電視制導空地彈,YJ91反輻射空地彈或者YJ91A雷達制導反艦彈,以及電子干擾吊艙等等

鷹擊-83K是鷹擊-83的空射型,

除射程外與鷹擊-83艦對艦型沒有性能上的差別。該導彈作戰方式與法國的“飛魚”系列和美國的“魚叉”系列雷同,以高亞音速低空突防為主要作戰方式。

該彈敏捷性好、命中率高,且具備同類反艦導彈中獨樹一幟的“末端加速攻擊”能力,故長期被中國海軍作為主力反艦導彈使用。

目前在除“現代”級和052C/D型驅逐艦以外的中國海軍驅護艦上都配有鷹擊-83,裝備殲轟-7A的海軍航空兵部隊也將鷹擊-83K作為主要機載武器。可以說,鷹擊-83在中國海軍的地位不可動搖。

國防專家說,YJ-83還有在飛行中接受目標資訊的能力。詹姆斯基金會中國軍事專家費舍說,YJ-83新導彈將裝備到JH-7a戰鬥轟炸機上。費舍說,該導彈有250公里的射程,解放軍可以在美國海軍防空導彈標準SM-2火力範圍之外發射。

鷹擊-83反艦導彈使用雷達主動導引,巡航段飛行高度為20-30米,在接近目標時飛行高度為5-7米。彈體結構以及彈上分系統與鷹擊-8比相應地作了較大改進,外觀上鷹擊-83明顯比鷹擊-8長,彈腹部還多一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進氣口。

如果提及反輻射導彈,大家往往會想到美國的“哈姆”反輻射導彈,卻很少有人注意中國的反輻射導彈情況,中國早在數年前,即列裝反輻射導彈,其中之一的國產型號為:鷹擊91;

以“鷹擊”為編號讓人們多認為它是反艦導彈,其實是我軍沒有給反輻射導彈編制獨立編號,也沒必要,反輻射導彈屬於多用途,也具備反艦功能。

鷹擊91全長約5米,彈徑360毫米,彈重800公斤以上,戰鬥部重量達到150公斤,射程超過200公里,也就是說它可以在200公里外發射,專打宙斯盾戰艦的雷達天線。而且,非常難以攔截,它的速度太高,達到3.5馬赫,屬於非常難攔截的類型。

上世紀90年代時,美國借俄羅斯經濟困難時,採購了不少KH-31超音速反艦導彈,交由波音公司改裝為靶彈使用,其試驗結果令美國人大吃一驚,其3馬赫的速度讓美艦難以招架,更不要說,速度更快的鷹擊91。

它的列裝提高了我軍壓制敵方防空雷達的能力,不僅是艦載雷達,陸基雷達也一樣可以打擊,更主要的是,經過它的研製,讓中國掌握了反輻射導彈技術,其它空對地或空對艦導彈,也可以很容易地改為反輻射型。

空對地導彈是指從航空器上發射攻擊地(水)面目標的導彈,也稱為空對面導彈,遠端的還稱為防區外發射武器。是各國航空兵進行空中突擊的主要武器之一kd88導彈是在C-802反艦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C802是一種中遠端全天候多用途反艦導彈武器系統。

雖然全程亞音速飛行,但是由於其體積小巧且掠海高度相當低,可將自身信號隱藏在海面雜波之中,因此具有不錯的突防能力,KD88導彈在此基礎上更是技高一籌,具備航路規劃系統,即可以事先設定好幾個轉彎點,使導彈發射出去後不是按直線軌跡飛向目標,令敵方實施攔截的難度增加。

KD-88導彈另外一個絕活就是採用一彈多頭,複合制導模式,在相同的彈體上配不同的制導頭來適應作戰需要,上圖中為KD-88導彈安裝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頭的型號,可自己尋找鎖定目標或在資料鏈支援和引導下飛向目標。

我們都知道在紅外線背景下,大海由於溫度低顯示出來的是灰黑色的,如此便將在海上航行的軍艦船隻的動力艙輻射出來的熱源襯托的十分明顯,另外,重要的工廠,電廠等設施也是向外施放熱源信號的大戶,所以採用紅外制導的第二款KD-88便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雷達制導和紅外制導,對空對地導彈來說,電視制導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制導方式,上圖為KD88導彈使用的紅外電視制導瞄準目標的畫面,採用“人在回路中”模式,飛豹戰機後座武器控制員可以通過資料鏈,讓KD88導彈在飛行中途臨時更改目標;

攻擊新出現的目標或是做一下末段機動躲避地面火力的攔截,這樣一來,目標施放誘餌彈,煙霧,假目標等手段在人腦的判斷下就失去了作用。KD88導彈的出現意味著過去10年內解放軍惟一可依靠的遠程空對地精確打擊武器——俄制Kh-59T導彈不再是唯一選擇。

也沒必要,反輻射導彈屬於多用途,也具備反艦功能。

鷹擊91全長約5米,彈徑360毫米,彈重800公斤以上,戰鬥部重量達到150公斤,射程超過200公里,也就是說它可以在200公里外發射,專打宙斯盾戰艦的雷達天線。而且,非常難以攔截,它的速度太高,達到3.5馬赫,屬於非常難攔截的類型。

上世紀90年代時,美國借俄羅斯經濟困難時,採購了不少KH-31超音速反艦導彈,交由波音公司改裝為靶彈使用,其試驗結果令美國人大吃一驚,其3馬赫的速度讓美艦難以招架,更不要說,速度更快的鷹擊91。

它的列裝提高了我軍壓制敵方防空雷達的能力,不僅是艦載雷達,陸基雷達也一樣可以打擊,更主要的是,經過它的研製,讓中國掌握了反輻射導彈技術,其它空對地或空對艦導彈,也可以很容易地改為反輻射型。

空對地導彈是指從航空器上發射攻擊地(水)面目標的導彈,也稱為空對面導彈,遠端的還稱為防區外發射武器。是各國航空兵進行空中突擊的主要武器之一kd88導彈是在C-802反艦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C802是一種中遠端全天候多用途反艦導彈武器系統。

雖然全程亞音速飛行,但是由於其體積小巧且掠海高度相當低,可將自身信號隱藏在海面雜波之中,因此具有不錯的突防能力,KD88導彈在此基礎上更是技高一籌,具備航路規劃系統,即可以事先設定好幾個轉彎點,使導彈發射出去後不是按直線軌跡飛向目標,令敵方實施攔截的難度增加。

KD-88導彈另外一個絕活就是採用一彈多頭,複合制導模式,在相同的彈體上配不同的制導頭來適應作戰需要,上圖中為KD-88導彈安裝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頭的型號,可自己尋找鎖定目標或在資料鏈支援和引導下飛向目標。

我們都知道在紅外線背景下,大海由於溫度低顯示出來的是灰黑色的,如此便將在海上航行的軍艦船隻的動力艙輻射出來的熱源襯托的十分明顯,另外,重要的工廠,電廠等設施也是向外施放熱源信號的大戶,所以採用紅外制導的第二款KD-88便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雷達制導和紅外制導,對空對地導彈來說,電視制導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制導方式,上圖為KD88導彈使用的紅外電視制導瞄準目標的畫面,採用“人在回路中”模式,飛豹戰機後座武器控制員可以通過資料鏈,讓KD88導彈在飛行中途臨時更改目標;

攻擊新出現的目標或是做一下末段機動躲避地面火力的攔截,這樣一來,目標施放誘餌彈,煙霧,假目標等手段在人腦的判斷下就失去了作用。KD88導彈的出現意味著過去10年內解放軍惟一可依靠的遠程空對地精確打擊武器——俄制Kh-59T導彈不再是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