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炒菜為什麼要先放油嗎?

人類最早燒菜的時候,油不是必須的,水是必須的(煮菜)。

其實就是通過一個高熱容量的液體附著在食物表面和周圍的空間或空隙裡,使得菜更快、更均勻的受熱,把菜燒熟。但油比水更好的原因可能包括:

油的熱容量更高,可以加熱到幾百攝氏度而不蒸發,附著性比水更好,可以把食物快速燒熟,又不會因為時間太長而把食物燒爛、流失營養,

食物口感會更好;

油多來自植物提煉,本身就有益於健康,還能讓食物聞起來更香,色澤更好看;

油提供額外的卡路里,能量,在人類歷史的很長時間裡,更多的脂肪都是件好事;

油還可以潤滑炊具,隔絕水分和氧氣,保持炊具長時間不生銹;

油溫遠高於水溫,可以短時間內使食物變熟。

脂肪是美味的基本要素。人體天生就喜歡脂肪的味道,凡是被認為美味的東西,多半都是高脂肪含量的,神戶牛肉,三文魚,鵝肝...

這麼多理由,邏輯性在哪裡?記住1忘記2好不好?死記硬背不是小編的強項,小編喜歡找串珠的繩子一把把所有珠子串起來呀。

那麼炒菜要先放油的繩子是——油本身能量非常高,有好多氣態食物,加熱後氣態食物被激發進入食材裡發生混合、傳遞,如果再加入好多佐料,那濃烈的香味簡直了。

其實炒菜就是氣態食物借助物質傳遞的過程,五味調和的本質是氣態食物的調和。所以藥材就是高能量的食材嘛。

PS:有網友問我了個問題這裡解答下

問:人體的衛氣,如果真有衛氣的話,它是如何通過脂肪來傳遞到皮膚的表層的?這個氣是來源於何處呢?我怎麼覺得現代社會的一般人群根本就沒有衛氣,很容易生病,再不然就是一直不生病,一檢查,得了大病

答:你問了一個很有技術性的問題,可以做個小小實驗,坐好,放鬆,雙手手掌相聚20cm相對,靜止5秒,然後雙手慢慢拉開後靠近,是不是能感覺到吸引力和排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