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千年文明看運城:河東,自古以來就是“大通道”和“橋頭堡”

【五千年文明看運城】河東,自古以來就是“大通道”和“橋頭堡”

【作者:黃勳會】

河東自古稱“股肱郡”。所謂“股肱郡”,是指能起到拱衛京師作用的要地。這個詞最初是專指河東的,用現在的話說我看就近似於“橋頭堡”“大通道”的意思吧。

關於股肱郡的由來,我們還得從季布和漢惠帝說起。

漢惠帝時期,季布被任命為河東太守。離開長安,住到安邑。漢朝初年奉行休養生息政策,主張清靜無為。季布在河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政績可言。一直到漢文帝即位後,朝中大臣推薦說季布有才能,可以擔任御史大夫,漢文帝便下詔讓季布進京。過了不久,又有人說他性情勇猛,

愛喝酒,不容易接近,漢文帝就又猶豫起來。

這時,季布已經從安邑趕到長安,在館驛中閑住了一個月,才等到皇帝召見。當時季布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就不客氣地向漢文帝申訴了一通,意思是說,有人說我好,你就把我招來;有人說我不好,你就不召見,這會讓別人看你笑話的。

漢文帝是被朝中一批反呂太后的功臣扶持到帝位的,朝中的實權還在功臣們手中,皇帝也不能事事做主。

所以,漢文帝想來想去只能說:“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意思是,河東這個地方,對朝廷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我要把你招來,當面叮囑一番。

古棧道

河東,當時是朝廷的重要糧食產地、鹽鐵產地,另外也是戰略要地,稱為“股肱郡”是當之無愧的。到東漢末年,

曹操仍然認定河東是“股肱郡”,他在任命杜畿為河東太守時就說道:“顧念河東吾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治天下,姑且煩卿臥鎮之。”唐代名相張九齡在渡蒲津關時,賦詩曰:“東顧重關盡,西馳萬國陪,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北宋潞鹽行銷區域圖

唐代潞鹽行銷區域圖

河東郡是傳統的糧食產地,也是糧食轉運基地。漢武帝時,河東太守番系,在汾陰、蒲阪(今萬榮、臨猗、永濟)修渠引黃河水,在汾陰、皮氏(今萬榮、河津)修渠引汾河水,後世稱為“番系渠”。一方面灌溉農田,另一方面用於漕運。《漢書·地理志》記載,

西漢時期河東郡建有根倉、濕倉兩個大糧倉,而其他各郡都不見有此設置。由此可見,河東郡的根倉、濕倉其實就是朝廷的糧食轉運基地。河東、上黨、太原等郡的糧食統一彙集到河東,然後經番系渠、黃河、渭水轉運到京畿長安。

聯繫到前面第二章我們講到的虞阪古道(鹽馬古道),我們自然又會生髮出無盡的感歎:一條鹽運大山道,一條漕運大水道,山不轉水轉,山水輪流轉,轉來轉去,轉來的是好運、財運,轉來的是大運之城。得此兩條“大通道”,可以說,運城自古四通八達、招財進寶,用“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來形容運城,是再恰當不過了。

由上可見,河東自古以來被稱為“股肱郡”、“橋頭堡”、“大通道”,是天經地義、一點也不過分的。贊曰——

大美兮河東!得天地造化,蓄日月華光,何處不勝境。看中條翔鳳,大河騰龍,鹽湖風起千頃雪,黃土地播萬籟聲。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神通氣靈,運旺時盛。自古股肱郡,一昌天下隆。

轉來轉去,轉來的是好運、財運,轉來的是大運之城。得此兩條“大通道”,可以說,運城自古四通八達、招財進寶,用“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來形容運城,是再恰當不過了。

由上可見,河東自古以來被稱為“股肱郡”、“橋頭堡”、“大通道”,是天經地義、一點也不過分的。贊曰——

大美兮河東!得天地造化,蓄日月華光,何處不勝境。看中條翔鳳,大河騰龍,鹽湖風起千頃雪,黃土地播萬籟聲。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神通氣靈,運旺時盛。自古股肱郡,一昌天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