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方大地》在央視一套給您講述草原兒女的故事

《北方大地》劇照

創業勵志電視劇《北方大地》4月12日20時在央視一套黃金劇場播出。

該劇由哈斯朝魯執導,張國強、顏丹晨、賀雲馨等領銜主演,講述的是內蒙古兒女如何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艱苦創業、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感人故事。

據瞭解,《北方大地》是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組織,中央電視臺、內蒙古電影集團、北京經典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該劇以改革開放為時代背景,以內蒙古乳業為代表的工業發展壯大為主要劇情線索,

真實反映了草原兒女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取得的驕人業績和輝煌成就。

劇情簡介:一九九二年春天,在大青山市第七牛奶廠瀕臨倒閉之際,王中天經深思熟慮,辭去工作,以團隊名義承包了牛奶七廠。企業初期困難重重,王中天決定邀請莎琳娜加入團隊,兩人強強聯手推翻了原廠長劉永德為首的保守勢力,使企業步入正軌,

成為全國知名上市公司“天潢集團”。期間,王中天妻子的去世,使莎琳娜重新燃起對王中天的愛意,但他擔心這會影響兩人合作夥伴的關係,他拒絕了莎琳娜,匆匆與廠醫張玲結為夫妻,這讓莎琳娜深受打擊。事業越做越大,然而,王中天對企業的管理不當和三聚氰胺事件等原因使天潢集團再次陷入穀底。莎琳娜另創大地集團與其競爭。此時的王中天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與思考,
終於對人生與事業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主動找到莎琳娜提出兩家企業捐棄前嫌,終於再度合作,向著打造世界級的乳製品品牌的目標進發。

《北方大地》在石拐區的取景地點為大青山影視基地。石拐區境內涵蓋清末、民國、日偽、新中國“一五”期間、上世紀70、80、90年代百餘年歷史的煤炭工業和生活遺址遺跡,集中核心區占地5.6平方公里,為包頭市工業生產典型的遺跡遺址。

石拐區擁有的這些近百年歷史的大量工業、民居遺存,為建立大青山影視基地提供了豐厚的基礎。近年來,石拐區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生活遺存和歷史文化的優勢,以全域旅遊的理念,推動總投資50億元的大青山影視基地專案建設,目前影視基地所在區域地下管網完成改造,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大片完整民居保存下來,異地搬遷工程全部完成;收集蒸汽機火車頭、礦井設施、生活器具數百件套,
已能夠滿足影視拍攝的需要。影視基地將建成全國專業性最強的武戲拍攝區,這包含全國知名的軍事體驗旅遊目的地、百年鐵路蒸汽機車動態旅遊體驗博物館綜合體項目、百年中國影視和影視大資料及旅遊綜合體4個功能定位,同時,借助地區大資料產品應用優勢,發展電影的內容研發、製作、發行、衍生品開發等環節。截至目前,《騎士榮譽》《立春》《守候》《北方大地》《天亮了》《安居》等影視劇先後在大青山影視基地取景拍攝。

相關連結: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奶業第一大省,奶牛存欄、牛奶產量、產品銷售收入等重要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內蒙古奶業的發展動向對全國奶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內蒙古不斷加快轉變奶牛養殖生產方式,狠抓品質安全監管。2016年,內蒙古牛奶和乳製品產量分別達到734.1萬噸和336.5萬噸,以伊利、蒙牛等品牌為代表的乳品市場種類豐富,供應充足,奶業已成為內蒙古現代農牧業和食品工業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產業。(稿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

《騎士榮譽》《立春》《守候》《北方大地》《天亮了》《安居》等影視劇先後在大青山影視基地取景拍攝。

相關連結: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奶業第一大省,奶牛存欄、牛奶產量、產品銷售收入等重要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內蒙古奶業的發展動向對全國奶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內蒙古不斷加快轉變奶牛養殖生產方式,狠抓品質安全監管。2016年,內蒙古牛奶和乳製品產量分別達到734.1萬噸和336.5萬噸,以伊利、蒙牛等品牌為代表的乳品市場種類豐富,供應充足,奶業已成為內蒙古現代農牧業和食品工業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產業。(稿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