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綠色金融融資需求巨大 機構預測“高方案”將達30萬億

沒有人否認未來中國有著巨大的綠色融資需求和廣闊的綠色金融發展市場,但這塊需求和市場到底有多大?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瞭解到,根據最新研究結果,

中國現階段和未來都具有巨大的綠色融資需求,應通過發展綠色金融優化資源配置,引導金融資本配置到綠色環保產業。

該環境規劃院剛剛出版的《中國綠色金融政策2016》年度報告引述中國人民大學馬中教授課題組的研究,將綠色金融的資金需求分為六大方面,分別為可持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修復、工業污染治理、能源與資源節約和綠色產品。

根據資金來源不同,

將六大領域的投資分為金融資金為主、金融資金與財政資金、財政資金為主三大類。同時,將綠色金融的資金需求設定為“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

其中,“低方案”是根據2013年國家制定的綠色發展目標和2013年達到的環境保護水準,以及當年投入的綠色金融資金,預測2014-2020年的資金需求;“中方案”是達到2013年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標準和2015年制定的綠色發展目標;“高方案”是達到2015年國家制定的綠色發展目標和2015年制定的環境保護標準。

預測結果顯示,“低方案”、“中方案”和“高方案”綠色金融的資金需求分別為14.6萬億元、24.3萬億元和29.9萬億元。

報告認為,有效發揮綠色金融機制作用是解決環保產業融資困難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和方向的重要舉措,應有效引導金融資本配置到綠色環保產業,通過金融交易的資產定價功能,將環境成本納入到資源價格之中。

報告同時表示,環保產業為金融業發展帶來商機。報告稱,我國環保產業經過了20多年發展,已經在污水、大氣、固廢處理處置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

形成了涵蓋環境諮詢、環保設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的多元化產業格局。近年來,“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相繼出臺,為環保產業的市場化提供了政策支持,也為綠色金融的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

“十三五”時期,我國環保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氣、水、土的政策組合將為環保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以大氣為例,有專家預測“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直接投資需要資金就達到1.84億元,

將會帶動相關產業巨大的發展。

此外,環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推動環保需求朝著更加專業化與精細化方向發展。隨著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與變革,污染增量將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存量也將逐步化解,由此將會衍生出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環境服務需求。

公眾對霧霾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村污染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處置、土壤污染治理等意願強烈,這將促使環境公共服務從單一化向綜合化轉型。

在這一迅速變大的市場上,金融機構和企業將迎來哪些商業機會?

報告分析認為,綠色金融為廣大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對其原有金融業務做了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尤其是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評級等方面拓展業務,開發金融產品,促進相應業務的發展。

報告說,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商業機會。比如,綠色信貸市場豐富了銀行的信貸內容。通過將綠色資產抵押,使企業將原先無法變現的綠色資產盤活,使銀行多了更多信貸的業務。我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等紛紛開展綠色信貸業務,而且綠色信貸的不良貸款率要比一般貸款低。

此外,綠色債券使企業和金融機構能夠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債券的品種多元化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

報告估計,未來五年中,地鐵、輕軌、智慧交通系統、城市清潔能源、綠色建築、城市環保水務、固體廢物處理等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至少要達到10萬億元,這些項目的投資為企業提供了許多商業機會。 報告稱,綠色基金撬動了更多的商業資本,使得金融機構等有機會參與到基金專案之中,進一步拓寬了融資管道,構建起多元化的投資主體結構。綠色保險也推動了污染損害鑒定等企業的發展,豐富了保險機構的理財業務。通過市場化的風險轉移轉移機制、社會互助機制、資金融通機制和社會治理機制使承保企業、保險公司共同參與到保險業務之中。

報告認為,綠色評級也提供了大量的商業機會。綠色評級有助於催生一批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團隊,通過其開發和使用環境、社會風險評估程式和工具,並將結果運用到客戶風險等級評定和資產配置分析模型中,為持續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能力建設提供多種途徑,不斷提升環境、社會風險管理水準和綠色金融服務能力。

這將促使環境公共服務從單一化向綜合化轉型。

在這一迅速變大的市場上,金融機構和企業將迎來哪些商業機會?

報告分析認為,綠色金融為廣大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對其原有金融業務做了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尤其是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評級等方面拓展業務,開發金融產品,促進相應業務的發展。

報告說,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商業機會。比如,綠色信貸市場豐富了銀行的信貸內容。通過將綠色資產抵押,使企業將原先無法變現的綠色資產盤活,使銀行多了更多信貸的業務。我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等紛紛開展綠色信貸業務,而且綠色信貸的不良貸款率要比一般貸款低。

此外,綠色債券使企業和金融機構能夠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債券的品種多元化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

報告估計,未來五年中,地鐵、輕軌、智慧交通系統、城市清潔能源、綠色建築、城市環保水務、固體廢物處理等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至少要達到10萬億元,這些項目的投資為企業提供了許多商業機會。 報告稱,綠色基金撬動了更多的商業資本,使得金融機構等有機會參與到基金專案之中,進一步拓寬了融資管道,構建起多元化的投資主體結構。綠色保險也推動了污染損害鑒定等企業的發展,豐富了保險機構的理財業務。通過市場化的風險轉移轉移機制、社會互助機制、資金融通機制和社會治理機制使承保企業、保險公司共同參與到保險業務之中。

報告認為,綠色評級也提供了大量的商業機會。綠色評級有助於催生一批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團隊,通過其開發和使用環境、社會風險評估程式和工具,並將結果運用到客戶風險等級評定和資產配置分析模型中,為持續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能力建設提供多種途徑,不斷提升環境、社會風險管理水準和綠色金融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