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實的他們《王者榮耀》全英雄歷史故事以及設定背景介紹

在王者榮耀中,每個英雄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不僅僅是擁有這裡的故事,他們還有獨屬於他們的歷史故事,他們的存在也是那些歷史中的一道色彩。

在王者榮耀中,每個英雄都擁有自己的背景故事,有些是和歷史比較掛鉤,有些是直接跳出歷史原創劇情。

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王者榮耀背景故事大全,這裡收錄了所有英雄的背景故事以及歷史上的他們的史實故事。

歷史上的TA

“東皇太一”並非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這個名字見於戰國末期偉大詩人屈原的不朽之作《“東皇太一”並非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這個“東皇太一”並非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這個名字見於戰國末期偉大詩人屈原的不朽之作《九歌·東皇太一》,乃是根據楚地流傳的祭樂所改編的祭神之歌。楚人於東方立祠祭祀天神,故稱東皇。太一則有多種說法,一指星名,又有稱是形容神力無邊廣大。九歌全篇並沒有描寫東皇太一的外貌,
只是描述祭神儀式的熱烈和隆重,乃是對天帝虔誠的頌歌。

設定故事

日蝕親臨,如我之神跡!

平庸是惡。

他如此堅信。雖則他自己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可那副平凡的身軀中,卻跳動著一顆執著而冷酷的心。

他在起源之地曾經遙遙目睹女媧的現身,僅僅驚鴻一瞥,那種威嚴和力量令人無限嚮往。而這種敬畏,因最後的奇跡“轉生之術”被打破。許許多多富於才學之人被召集到起源之地,

時隔多年後為當權者開始創造唯一非實體的奇跡。為了這偉大的工程,曾經僅屬於超智慧體的奧秘被展示出來:雙螺旋。

這奧秘改變了學者們的命運,其中唯有這籍籍無名之輩,看破了當權者的真面目:

原來,超智慧體也會衰弱,也會老去;原來,超智慧體也會畏懼死亡,渴求永生。

原來,存在了那樣漫長時光的超智慧體,也並非亙古不滅。

刹那間,

超智慧體、凡人、魔種之間的界限被徹底打破!異想天開的念頭在心裡生根,發芽:原來自己也可以成為神。

懷抱這種執念,在封神戰爭結束之後許多年,大河流域畔的密林中,當太陽的光芒被日蝕吞噬時,他自願接受了雙螺旋的試驗,用自己身體去驗證“轉生之術”——或許是世間絕無僅有的成神之路。

他如願以償,成為世間第一個接近于超智慧體的造物,通過奇跡,掌握了力量、進化以及無窮輪回的可能性。

他欣喜若狂,對“轉生之術”堅信不移,不允許任何質疑。甚至當自己的創造者對奇跡的真偽產生懷疑時,他也毫不猶豫聯合同類們將其放逐。

但不久,奇怪的事發生了,奇跡失去光輝。難道真如那被放逐的創造者所言,“轉生之術”只是偽奇跡,而自己不過是作為“偽神”存在?

這是他無法容忍的。他無法容忍自己重歸於平庸。終於經過探索,思考和嘗試,發現唯一令奇跡維持運作的辦法,是以儀式汲取力量:吞噬太陽的光輝,吞噬河川、浮雲、森林乃至自然的生命。

依靠重獲光輝的奇跡,這些自稱為“陰陽家”的造物們,統治了大河流域,並贏得了愚昧無知的人們的信仰和崇拜,一如當年他們的領導者所膜拜的起源之地的超智慧體。 他的真名如何,已無跡可考。

但現在,即使是小孩聽到他的名字也會止住哭泣:噬滅日蝕——東皇太一

相關資訊攻略請關注:王者榮耀專題

大喬,又稱“大橋”,為廬江橋公之女。陳壽《三國志》中稱其姐妹“皆國色也”。孫策周瑜攻皖時得橋公兩女,策納大橋,瑜納小橋。

古老的魔道家族:江東喬氏,謹守著複雜而令人窒息的傳統,以維持源自太古的,血脈中代代相傳的魔道。然而最擔心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千百年來誕生的第一對雙生女嬰,似乎應驗了家譜中關於喬氏一族終會敗亡的預言。

家族的長輩恐懼著,作出無情的決定:培養姐姐作為家族繼承人,妹妹則從家譜中抹去,送往稷下寄養。

大喬在家族嚴格的教養下,成長為氣質高貴的少女,除了她從不願靠近大海的怪癖,一切都完美無暇。可令族人不滿的是,她始終沒有展現出身為繼承人應有的力量。難道從前的決定是錯誤的?唯有喬氏族長——她的祖父抱持頑固的信心。“海的新娘”,老人這樣留下了令人迷惑的臨終遺言。

彼時沿海的土地處於動盪中,江東的統治者聽聞了大喬的美名,想要擁有她。喬氏族人不再有耐性,決定屈服,獻上這美麗又無用的貢品。失去了庇護她的祖父,唯一的姐妹也遠在稷下,大喬答應為家族的利益犧牲,要求則是出嫁前讓自己去海邊向祖父的靈魂祈禱。族人們同意了。

她提著燈籠登上臨海的礁石。海的波濤述說著她才能聽懂的話語:它在斥責她,詛咒她的血脈,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遠在封神戰爭之前的恩怨……魔道家族的起源……少女冷靜的承受著遠古幽魂的怨怒,巋然不動,專心守護微小的燈火,那是她主宰命運的唯一希望。

夜霧和陰雲都無法遮蔽微弱又頑固的光亮。族人們安心了,認定少女不可能逃走。夜深了,連續三天的儀式令人疲憊,黎明來臨時一切就會結束。他們送走海的新娘,交換家族的榮光。

忽然海潮高漲起來,看守們驚醒了。不,那不是潮水!是船隊!從海上偷襲吳郡,乘風破浪而來的大船!水手和他們的領導者本該迷失于黑暗的茫茫大海,可那盞明亮的燈指引了他們,漩渦和潮水為他們引路,孤注一擲成功了!驚慌的人們還不知道,江東正迎來新的統治者,長久的戰亂會因這場突襲終結。

孫策,從大船上第一個跳下的青年,迎著暮靄和噴薄光芒的朝陽,大步走向在暗夜為他們點亮明燈的少女。幾乎形影不離的同伴緊隨其後。

青年朝少女伸出了手……那飛揚而自信的身影,成為生命中最璀璨的記憶。

時光如梭,所有美好都已灰飛煙滅。當東風祭壇點亮時,女郎走出隱居的處所,遙望那道光芒劃破長空。自所愛之人離去,燈籠初次閃爍起微光,。

江東魔道名門最後的繼承者,骨子裡卻銘刻著出人意料的高傲和叛逆,未有一刻想過要順從沉重的命運。如今,她似乎已再度抓住契機,去逆轉不可能的過往。

守望著天空,大海,和你的回憶。

黃忠,字漢升,東漢末年名將,事蹟見於《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起初荊州牧劉表以其為中郎將,後隨劉備入蜀。“勇毅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自定軍山大敗夏侯淵,被封為征西將軍,後又封為關內侯。 小說《三國演義》中,被塑造為老當益壯的勇猛老將形象,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老兵一度認為自己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了。

夕陽照射在斷垣殘壁上,年邁的軀體傷痕累累。拼命半輩子,好像什麼都留不住:金錢,家人,城池,戰友……

人,不服老不行。不然呢?連用慣的機關炮也已鏽跡斑斑。

面對魔種好像也曾無所畏懼過,面對千軍萬馬好像也曾自信滿滿過。可是……魔道?或者那什麼玩意兒??許多同伴接受了,為了更強大的力量。畢竟,他們的領導者也是如此。

妖術!

唯有他嗤之以鼻,拒絕認可。

“頑固不化的老爺子。”“自暴自棄啊。”“畢竟嘛,半截身體都入土了,捨不得折騰也是必然的嘛。”……

諷刺、譏笑……嘈雜的噪音圍繞著他。這個世界讓人看不懂了……

力量嗎?

哼,怪物的力量,終究還是怪物。

而人,就是人。一撇一捺,大寫的人。

他生來就是人,死去,也要以人的身份。

他決然的離開了。那時候,他只想給自己一個最終的結局,身為老兵應當擁有的最完滿的結局。

於是他接受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據說)沒落王室的後裔,提著大刀的獵魔人,還有……魔種混血的機關師……奇妙的感覺。跟魔種戰鬥了大半輩子,沒想到會在最後的結局裡並肩而戰。機關師替自己擦拭掉了手提炮上的鏽跡,然後在手持古怪扇子青年的指導下,開始忙碌的改裝。

他張開口,卻再也合不攏:老夥計那銅制的炮管比黃金更閃亮,旋轉的軸承牽動全部機身變形。

老兵不死,會重生成更鼎盛的模樣。

熱血流動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奇怪拼湊的隊伍出發了,去完成悲壯的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拯救蜀地。哦,對了,所要面對的強大敵人,正是因妖術而近乎不可戰勝的,老兵離開的軍團。

可當太古的奇跡被點亮,整個赤壁燃燒起來的時候,倒下去的是成堆成堆的,失去意志的怪物們,而老兵和他的炮臺如同不可逾越的高峰,始終矗立。比戰場上所有士兵都老邁的身軀從未如此年輕,和充滿力量。

人也許會衰敗,但永遠打不垮。

老兵,尤其如此。

是時候來發炸裂的開場了!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國丞相,事蹟見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他幼年喪父,躬耕南陽。後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出仕,為其奪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入蜀後,任諸葛亮為丞相,甚至托孤於他。為了光復漢室,他主持了數次北伐,始終未能成功,病故于五丈原。他於《出師表》中所言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其一生最好寫照。 諸葛亮無論治理國家,軍事謀略方面都有著傑出的才能,甚至相傳擅於機關,改造連弩,發明木牛流馬等。司馬懿亦感歎他為“天下奇才”。

稷下學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世間公認夫子的繼承者。無論魔道機關,智謀兵法,樣樣都是第一。連後來的鐵血都督周瑜,也不得不咬牙接受每次考試屈居次席的事實。背負千年老二的黑歷史,對高傲如他而言,名為諸葛亮的青年簡直如同噩夢的存在。至於天才本人,則完全無視羡慕嫉妒恨的眼光,投身于傳說中天書殘篇的研究。

王者大陸的發源,起端,毀滅,輪回……與曾經存在過的,被稱為知識根源的東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曾經親身接觸過它的,唯有過去的超智慧體。他們創造了文明,締造了 “奇跡”。然而自超智慧體退出歷史舞臺,觸及知識根源變得遙不可及……所能證明它確實存在的……唯有天書。 天書,太古智慧的總和,記載著魔道和機關術的全部秘密。天書隨方舟降落于王者大陸,又隨著超智慧體的分裂,遷徙,以及戰火的洗禮而四散零落。有些落入人間的君主之手,有些被追求根源的學者所搜羅,有些甚至被埋藏於默默無聞的廢墟之中。天書的力量令人神往,卻少有人知曉如何解讀。

年輕而意氣風發的諸葛亮曾親身前往稷下地下的朝歌遺跡拓印,並為阻止野心者布下封印的陣法;親手觸摸過長安城最大的秘密――傳說中的方舟,甚至到過沙漠中湮滅的古國……最終,他選擇定居蜀地的草廬,潛心解析這些堪稱無價之寶的收集。自然,曾有不軌之徒覬覦這知識的寶藏,不過,據說最後一個試圖盜走天書的人,接近草廬後就再沒有顯露過蹤跡。反倒令神秘的“影之龍槍”,成為說書人口中絕贊的素材,收穫眾多少女們的傾慕。

拜訪的客人中,唯有身為王室後裔的劉備能享受一杯清茶的優遇。起初,諸葛亮並沒有答應劉備輔佐自己的請求,他的天才所要探尋的是世界根源的智慧,政治的勝負相比太過渺小。 超智慧體留下了可怕的遺產,扭曲知識本來面目所誕生的陰暗無處不在,動搖著歷史的進程。諸葛亮那無比聰穎的頭腦思索著,試圖抓住冥冥中的關鍵,去尋找那個或許所有人尚未知曉的,足以顛覆人間界的真相,以及可能的對策。

來自遙遠扶桑的訊息發出警告:可怕的魔物被驅逐,而留下的傷痕或許今後數十年都無法消除。這難免讓人想起多年以前秦王宮陰暗的秘密。 另一件事也震動了他的心靈。有名的考古學者蔡邕,他所尊敬的長輩和友人,他們曾多次交流有關西域的發現,卻傳來噩耗:全家遭遇謀害。人們咒駡蔡邕收養的野獸恩將仇報,只有諸葛亮注意到好友珍貴的研究心血無聲無息消失。

蔡邕最後的書信裡透露了什麼……黑衣人,拼命於荒漠中搜尋著“奇跡”……啊,還有邊陲的廢墟,以及交由玄德撫養的孩子…… 諸葛亮的的手指拂過地圖,最後停在名叫赤壁的地名上。那裡埋藏著太古的造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東風祭壇。 風暴,席捲大陸的風暴即將降臨。也許,自己再也不應該置身事外。 那麼,就將天下作為棋局,來博弈這場東風吧。 “天下如棋,一步三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新唐書》及《舊唐書》均有記載。他的詩極盡想像,飄逸灑脫,俊逸奔放,洋溢著濃烈奔放的情感。無論樂府,歌行和絕句皆臻於化境。故而後世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 李白“十五好劍術”,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同時又渴望建功立業,曾三入長安,希望能實現安定社稷的理想。他的狂放不羈,桀驁執著和理想破滅後的苦悶,都化作千古名篇,流傳後世。

巍峨的長安城,數百年間屹立不倒。但長安的門戶,守衛嚴密的朱雀門卻鐫刻著一道劍痕,那是一個青年醉後以長劍所書的詩句“欲上青天攬明月”,轟動整個京城。當治安官狄仁傑欲以破壞長安的罪名逮捕他時,愛才的女帝拒絕了。女帝甚至下令保留朱雀門上飽含劍意的詩痕。數日之間,這名一人一劍,直入長安的青年“劍仙”之名傳遍大唐。他就是李白。

彼時的李白,年少輕狂,拒絕了女帝入朝為官的邀請後,開始試劍天下的旅途。當他初次見到滔滔黃河時,心中的劍意迸發而出,奔流到海不復回。從那時起,沒有機關的師承,沒有魔道的秘法,沒有魔種的血脈的李白,僅僅依靠自己和手中的劍,成為大唐強者中的第一人,乃真正的天縱之才。他會給每個敗于己的對手賦詩,因此,詩名和劍名也一同流傳開來。後來,甚至有人視之為榮耀,為得詩篇而求一敗,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李白的劍意到達巔峰之後不久,旅途也來到了西域。很少有人知道,身為唐人的李白,出生西域的海市蜃樓之下。他懷著劍仙榮耀歸來,卻發現幼年記憶裡充滿異域風情的繁華城池已經不復存在。被販為奴隸的樓蘭公主,向他傾訴自己的遭遇:唐軍的鐵騎越過長城,踏平了整個西域。荒廢的城池很快被黃沙掩埋。李白想要救出她,少女卻選擇了從屈辱中自我了斷。

鮮血激起了李白的俠義之心。他第二次單劍闖入長安,質問女帝討要征平西域的說法。一夜長安風雲變色,大明宮也在劍仙之劍下黯然無光。有史以來從未曾被外力攻破的長安城,第一次因為一個普通人而動搖。

沒有人知道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李白自長安城中全身而退。他和女帝的密談,被視為禁忌,不見於史官的筆下。

只有李白自己清楚,他的驕傲被挫敗了,在最強的巔峰。從那之後,他開始自我放逐,從寂寞的旅途中尋求新的意義,陪伴他的,除了劍,還多了酒。

人人都以為劍仙就此一蹶不振。但長安的府衙中,狄仁傑查看著關於李白的行蹤報告,露出難以捉摸的冷笑。

“元芳,你怎麼看?”

不等密探回答,他立刻自言自語:“再次出鞘的時候,會更加驚天動地吧。這傢伙,太過驕傲,又太過寂寞了。”

而狄仁傑所預言的這一天,在數年之後到來。

這是長安城平常的一天。晨鐘迴響在上空,自西域的旅人遠途而來,正抬首打量朱雀門上的劍痕;熱鬧的長樂坊中,五陵少年們因前所未有的美妙琴聲而騷動;感業寺的銀杏樹依舊枝繁葉茂。唯有狄仁傑手下的密探隱入黑暗,緊張注視著那個白衣瀟灑,酒劍相伴的男子身影。

劍仙李白,三入長安了。

這次長安城又將怎樣被動搖呢?

“大河之劍天上來!”

神話人物。《太平廣記》中說他是“毗沙門天王子那吒太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已有了哪吒鬧海,重塑蓮花身等故事,《封神演義》、《西遊記》中繼承了這些描述,使哪吒形象更加家喻戶曉。

“我,哪吒,是人,又非人。”

“煉金術煉成的身體,沒有觸覺,沒有痛感,永遠都無法長大。可胸腔裡跳動著,乃真真正正,生而為人的心臟。”

“東海邊曾矗立著名叫陳塘關的城市,父親乃此地長官。從小,我就清楚自己的強大,力量,速度與武技的領悟都淩駕常人。連兄長們也望塵莫及。”

“可我沒有朋友。無法抑制暴走的衝動,讓同齡人都對我敬而遠之。”

“當權者下令父親送我入起源之地作為人質。隨行的只有太二。那裡輝煌又無聊,忍不住搞點大事來。越自命不凡的傢伙越叫人樂於招惹,最喜歡他們恨得牙癢癢又無可奈何的樣子。這時候,他們面對魔種啊,平民啊的趾高氣昂半點不剩了!我瘋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何況這群懦夫。”

“格格不入的不止我一人。我與那傲慢的楊戩之間本唯有拳頭的交往,可有天從紈絝們的手中救了只醜得要命的流浪狗,還毫不領情沖我狂吠時,楊戩一把將它拎了回去。呃,這畫風有什麼地方不對呀。”

“那天起……似乎多了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好像……朋友通常如此?”

“報復心切的紈絝們舉報太二為逃犯,害他蹲進大牢。正好我厭煩了這令人窒息的牢籠,一不做二不休來了場酣暢淋漓的逃獄。有人追了上來。忘恩負義的流浪狗不停狂吠,在我幾乎要出手湊它前的0.1秒,楊戩讓開了道路。”

“陳塘關已和平不再。當權者要父親剿滅海中的大型魔種。顯然,這是對我出逃的懲罰。”

“魔種發了狂。父親說。它們會越來越危險。”

“安享和平多年漁民,商人和婦孺怎麼可能是魔種的對手?”

“還有陷阱。最後他喃喃道。”

“憤怒爆發了!憤怒支配了我!我瘋狂的想要破壞引水的溝渠,還有作為陷阱的城牆。就在那晚,暴風雨比預計的更加提前到來。我眼看著漁船被狂怒的魔種吞噬時,身後的故鄉也變成了汪洋。陳塘關以淹沒自身為代價,囚困了比自己強大百倍的狩獵物件。胸腔中燃燒的憤怒席捲了海潮,吞噬掉了魔種,也吞噬了我自己。”

“從煉成陣裡,我重新獲得了生命。”

“可有什麼跟之前不一樣了。”

“心臟。我摸著胸口。持續跳動的,強有力的心臟。”

“最後關頭,天下第一的傻瓜師父,太二,獻祭了自己來拯救我。”

“我突然間品嘗到憤怒之外的其他情緒,過往生命中從未存在的感受:親切,猶豫,愧疚,思念,哀悼,友情……以及……嫌棄……唉,這過時的髮型,充分說明了太二品味有多麼捉急。”

“我還是桀驁的我,但背負了更多的什麼……”

“太二奇跡般的生存。他的道歉模糊而混亂:鑰匙……奇跡……難懂的詞彙……我不想知道所有的由來。我不過想保護陳塘關,我不過想保護我所生活的故鄉。”

“誰造成這一切?魔種的罪孽,抑或當權者的冷酷?”

“誰在乎。”

“沒有牽掛,只會讓我更強大。我要選擇自己的路,去守護我想守護的,改變我想改變的了!”

“我可是突破常理的存在!”

神話人物。小說《封神演義》中昆侖十二金仙之一,於乾元山金光洞修行,是哪吒的師傅。不僅為哪吒重塑肉身,還傳授乾坤圈、混天綾等各種法寶。

“吾太乙,天下第一的傻瓜師父,曾經犯下三樁錯誤。現在,要以生命去填補。”

“吾也曾出入起源之地,也曾被君主奉為上賓,乃皇家認證的特級煉金術師是也。然而當吾參與奇跡的建造,難以遏止根源奧秘的誘惑……最終,最終……清醒過來時,已經帶著啟動奇跡的鑰匙逃離起源之地。這是吾犯下的第一樁錯誤。

“陳塘關最高長官的小兒子因心疾奄奄一息。吾用奇跡的鑰匙替換了他病弱的心臟。既支撐孩子長大,也讓吾得以逃過追捕,一舉兩得。”

“徒兒哪吒平安長大。關城中沒人是他的對手,無論吾煉成多麼強大的武器,他也能運用自如,但他不是完整的人,吾很清楚。除了憤怒,徒兒再沒有更多的情緒。這是承受過分力量的後遺症,也是吾犯下的第二樁錯誤。”

“徒兒被召喚到起源之地,吾無法放下擔憂隨行同往。可吾禁不住再次接近知識根源的誘惑,重新嘗試起終極的煉金術。啊,吾平生最大的錯誤,正莫過於此。”

“煉金術使吾暴露蹤跡,被投入大牢。哪吒徒兒來了,不僅救了我,還有同牢那只無恥又刻薄的爐子。它用諂媚的口氣恭維著徒兒,花言巧語欺騙他,強行冒充吾的煉金爐……”

“為這場逃亡付出代價的,是陳塘關。陰險的當權者,強迫長官大人剿滅海中的魔種。暴風雨中的關城,化作陷阱囚困了海中的魔種。倒灌的海水淹沒了一切。徒兒的暴怒令他失控,瀕死的魔種叫囂著。吾拼命想要煉成屏障,但救下的,只有無聲無息的身體。追究因果根源,一切都來自吾犯下的三樁大錯。”

“‘慫在弟子背後的傢伙!沒用的矮子……’狼狽的爐子破口大駡。”

神話人物。相傳為《封神演義》根據二郎神原型創作,描述他“清奇秀氣”,是玉鼎真人的弟子,使用三尖兩刃刀,擅于八九玄功。他智勇雙全,協助薑子牙伐紂過程中,屢屢力挽狂瀾。

少年楊戩有一個秘密,誰也不知道的秘密。額頭內埋藏著“眼”。從外表看不出來,但無時不能深刻感知到其中蘊含的力量。沒有人告訴他這是什麼,但肯定有別于正常的人類。這使他小心翼翼遠離人群。人們在背後羡慕少年好運,議論他的冷漠和高傲,花癡他的優雅和力量,可他卻在溫暖的夕陽下,豔羨注視著無憂無慮的人類小孩,看那脾氣暴烈的一根筋傢伙與人打架喧嘩。這種時候與自己為伴的,唯有撿來的流浪小狗。

他和許多出身高貴的少年一樣,從小被送到起源之地學習魔道。作為不世出的天才,楊戩終於脫穎而出,成為被女媧選中的繼承者。

“你是我的繼承人。這個世界,總有一天,會交由你來守護。”威嚴的當權者與導師女媧手指龐大且無比精妙的機關,對少年說:“你,會是守護這人間的意志化身。”眼前的機關正是被稱為“方舟”的神物核心。因它的著陸,腳下的土地才擁有了起源之地的名號。

“比我更努力的守護這個人間!……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

這句話長久迴響在少年心中。他感受到“眼”中的力量湧動。

華麗輝煌的起源之地以外,魔種的反抗時有發生。少年逐漸成長為青年,奉命巡視人間狩獵魔種。他的智謀,他的魔道,所向披靡。狩獵讓他的心變得冷硬,可額頭上那看不見的眼時刻提醒他:我又是誰?如同導師那樣的超智慧生命體,抑或披著人類外觀的魔種?

知道答案,是封神戰爭爆發前,女媧授予他絕密的使命。“你的忠誠令人印象深刻。這是證明你繼承我意志的最後試練。”給予的任務,竟然是在戰爭最後關頭終結太古魔導。因為人間正自女媧手中失控,紂王之後,她不願意看到下一個獨立的君王強大,無論他支持魔種還是人類。為此剪除他的助力是必要舉措。

“運用你的力量,你所目睹的根源知識,代替我守衛人間。”女媧強調。她早已失去耐心,認定大陸正在愚蠢的魔種和人類的爭鬥中脫離正軌,逐漸崩壞。可這是她的人間!她所竭盡全力重現的文明!

青年不由得捂住額頭,原來秘密從來都不是秘密。甚至,秘密本就是計畫的一部分。力量日漸流失的女媧,沒有把握勝過偏執而強橫的太古魔導,選中自己為繼承者,正是因為這顆“眼”。超智慧生命體和魔種,同出於知識根源,根本如同鏡子的兩面。內心長久的尊崇與信仰,頓時迸出裂痕。

他最終接受了這秘密任務,順利加入薑子牙的大軍。從這時候起,完全蛻變的“眼”不再被隱藏,那份力量蠢蠢欲動,令他愈發強大。

但是仍然出現了意外。意外就是與那暴烈的傢伙——哪吒的重逢。一根筋的執著一如既往讓人頭痛,戰場上不要命的勁頭感染 了整個陣營。哪吒同樣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蛻變,這蛻變如此強大,強大到讓青年冷靜思考,要順利執行任務,是否需要提前清除掉他。

牧野荒原上的戰前巡視,兩人遭遇了紂王軍隊的埋伏。精疲力竭勝利的時刻,青年抓住了絕妙的機會,幾乎在他欲出手的同時,哪吒替自己擋住了致命的一擊。傷痕累累的當事人卻若無其事的望著遠處的防線,興致勃勃道:“明天開戰,這裡都交給我來守護!他們不會踏過一步。”

青年忽然想起,這傢伙在海邊的故鄉,已淹沒於滔天巨浪中。聽說為了執行當權者的命令,徹底清除海中魔種,人們孤注一擲的以淹沒全城的代價來設下埋伏。當權者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在“守護”這個人間嗎?她深入骨髓的,究竟是所謂“守護”,抑或不過是獨擁舊日理想的執念?

這個世界,也許並不像當權者以為的那樣孱弱。它美麗,非凡,充滿生機。縱使被戰火摧毀得面目全非,也會自次年的春日復蘇。這片大陸,是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土地。它有著自己的人間,自己的原生人類,自己的意志和生命,而非某顆舊日星球的替代品。

“嘿,有興趣跟我搞點大事嗎?”哪吒轉過頭問。

青年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明天,會是怎樣的一天呢?

青年與同伴繼續巡視防線。可是沉寂已久的血,似乎逐漸開始燃燒起來。

“執行人間的意志!”

孛兒只斤·鐵木真,即”成吉思汗“,事蹟見於《元史》。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統一了蒙古,和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跨越歐亞大陸,遠至中亞、東歐。 他的孫子忽必烈征服中原,創立了元朝。

千年之前,太古的遷徙者經過凜冬之海,遭遇了來自深淵的蒼狼。慘烈的戰鬥後,一些人得以成功的繼續前進,另一些人則因為傷病被迫留下來,他們臣服於蒼狼,成為它的子民。蒼狼的後裔,成為北夷人的先祖。

因為這樣的傳說,這樣的血統,北夷人被視為蠻荒之民和血脈不純正者。他們只能龜縮在極寒之地,依靠放牧和掠奪艱難求生,甚至在荒年分裂為好幾個部族,為了爭奪糧食自相殘殺或是向其他國家乞求施捨。唯獨一致的是苦苦渴盼神明的解救,渴盼著先祖重新降臨大地。

冬夜,部落的帳篷中誕生了一個嬰兒。花剌子模的商人帶來大巫的預言:占卜這個孩童的命運,只到深沉的黑暗。他是帶來禍亂的災厄之子嗎?族長終於命人將嬰兒遺棄到冰結的湖上。可狼群長嘯著聚集起來,它們帶走了嬰兒。

花剌子模,西域諸國之一。他們恐懼強盛的大唐,卻鄙夷野蠻又弱小的北夷部族,用糧食挑唆他們爭鬥,為自己卑鄙的奪取利益。他們的國王尤其瘋狂熱衷於魔道,花費了數十年以太古的奧秘製造出強力的魔種,放任它們進入草原掠食落單的北夷人成長。他幻想著復興魔種的軍隊,去與鄰近的樓蘭,乃至大唐相抗衡。

但放出的魔種再沒有歸來。它們在草原追獵人類之時,陷入了成千上百蒼狼的包圍。面對力量,身軀十倍於己的魔種,狼群卻毫無畏懼。它們靈活的躲避傷害,前仆後繼的朝著魔種的弱點攻擊——聽從那騎在龐大頭狼上的青年的指揮,展開了巧妙的獵殺行動。

傳說中的先祖自深淵歸來了嗎?名叫鐵木真的蒼狼之子摒除了魔種的威脅,如同閃電般贏得了北夷青年們的擁戴和崇敬。在他的率領下,很快群狼和鐵騎開始南下。曾經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陷入了滅頂的恐懼。災厄,深淵的災厄……信仰魔道的國王顫抖著,絕望自盡。鐵木真望著歡呼解放的城市,再次證實了自己的力量。

花剌子模被吞併,使許多部落臣服於鐵木真,奉他為王——成吉思汗。金帳汗國建立的盛大典禮上,甚至收到來自西方的異鄉人的敬獻。他拜見了汗王,試圖說服他聯合起來征服東方的唐國。為什麼不呢?他們有著共同的淵源,而且利益更為一致。

成吉思汗的目光卻越過異鄉人,投向凜冬之海的夜空。他是蒼狼之子,他曾在草原之靈的指引下,自深淵中跋涉,他比世上大多數人都瞭解深淵和黑暗的秘密。異鄉人不知道的是,他並非為凡人的欲望而生,命中註定將要擊碎的,是曾凝望這個世界的星辰。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 深淵也在凝視你。”

在近江的村落裡,沒落的武士後裔橘右京,卻有著高超的劍術 “神夢想一刀流”,是遠近聞名的居合斬名家。他溫柔文雅的容貌,俘獲了許多少女的芳心。她們所不知道的是,右京因為肺病的折磨,陷入深深的空虛與孤獨感,認為自己會獨自死去。

這個想法在某一天有了改變。因為躲避京都的瘟疫而來到鄉下的領主一家的女兒,恬淡文靜的小田桐圭出現在右京的面前。柔和的談吐和凜然的氣質,與眾不同。只是由於身份的差距,少有相見的機會。

田間的道上,兩人偶然邂逅。圭無論如何都想為整日病臥的母親摘下峭壁邊綻放的美麗花朵。右京替她摘下了花,圭文雅的向他道謝:“右京先生,也喜歡花嗎?無意中看到盛開的花朵,打動了我。”如同在平靜的水裡投下石子,那一刹那,右京的心中湧起了繼續生存的樂趣,他可以為自己所愛的少女獻上世間美好的花朵。

圭因為母親的病陷入惆悵。蔓延的瘟疫令人們惶恐不安。這時候傳來消息,遙遠的京都盛開了究極的花朵。那是能夠治癒百病,延長生命的靈藥。

望著憂心忡忡的戀人,右京決定前往京都。那裡似乎已經變得兇險無比,不僅有瘟疫流傳,還有狂熱的血族作亂。然而,若是只有究極之花才能帶回戀人的笑容……右京帶上愛刀“自作·無銘”,踏上了京都之路。

馬可·波羅,出身義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是商人,曾前往東方經商。他在元世祖時代,穿越沙漠和帕米爾高原來到中國,旅居多年,遊歷了許多城市。據說還覲見過大汗,並獲得官職。 當他回到威尼斯後,因為從東方帶回的奇珍異寶成為巨富。後來馬可·波羅在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中被俘,向同獄的作家口述了大量東方見聞,成為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 《馬可·波羅遊記》展示了中國發達的文明和物質,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想像和嚮往,對新航路的開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旅行者,冒險家,語言天才……人們這樣稱呼他,馬可·波羅。他的家族曾富甲一方,父親和叔叔都執掌著龐大的商隊,生意從大陸的最西面一直延伸到中部的西域諸國。可惜的是,整個家族人丁凋零。馬可·波羅尚未成年,父親就已經去世了。他由叔叔馬泰奧撫養長大。

馬泰奧視他如同親子,為侄兒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條件。整個家就像龐大的圖書館,堆滿了父親和叔父從各地帶回的珍貴典籍和手抄本,還有各種各樣的罕見的機關和古董。馬可·波羅喜歡聽叔父講他們年輕時的旅途故事,從地圖上搜尋父親的足跡所踏過的土地。當他年長一些後,開始熱衷於拆裝那些古怪的機關,精密的調試它們,並向大師達芬奇求學,請教深奧而奇妙的機關知識。

從大師口中,他聽說了關於“死海文書”的故事。從古老的廢墟中挖掘出的經卷,由商人高價收購帶回,轟動了西方的土地,裡面記載著聞所未聞的知識和機關。東方人似乎叫它“天書”。作為機關的權威,大師親自鑒定了這珍貴的古籍,認為“死海文書”正是通往傳說中知識根源的鑰匙,並期待著它能被運用於機關製造。可惜事與願違,文書不久後下落不明。

馬可·波羅如同遭到雷霆直擊。他直覺收購並帶回文書的商人就是自己的父親。自己卻對父親過去的經歷一無所知。他匆匆辭別大師,回到家裡四處搜尋,什麼都沒有找到。沮喪的馬可波羅第一千零一次擺弄著望遠鏡睡去。他夢見了父親遠去的身影,還有報告父親失蹤的信使……忽然,他驚醒過來。信使從未報告過父親的死亡,他只是一去不回。他突然記起那小小的玩具,父親最後出門前塞到手心中的碎片:一片古老的,鐫刻在石板上的銘文。

馬可·波羅找出銘文,用精密的機關儀器來觀察它。當陰影被投射到穹頂上,他看到了什麼?一封信。許多年前,父親留給獨子的信。

“兒子:當你看到這些文字時,我已經不存在于王者大陸。不要傷心,這是每個知識的尋求者都會坦然接受的宿命。但不得不與你分離,也是令我追悔莫及的痛苦。請記住我愛你,我會永遠在知識根源的另一端看著你。”

總督府的佈告欄前,人頭聳動。那裡張貼著招募的告示,聘請勇敢無畏的冒險者前往遙遠的東方大陸。接到手下報告的馬泰奧匆匆趕來,目瞪口呆的看著侄兒一把撕下告示。他突然發現馬可·波羅長成了風度翩翩的年輕人,腰間攜帶著心愛的雙槍,就像兄長年輕時的模樣。淚水佈滿蒼老的面頰,他大聲呐喊著試圖喝止侄兒。通往知識的根源,那是條多麼危險和坎坷的道路,沒人比他更清楚。可馬可·波羅僅僅轉過身,朝著人群中的叔父優雅的鞠躬行禮,隨即義無反顧踏入總督府。

“世界那麼大,我想來看看。”

發現唯一令奇跡維持運作的辦法,是以儀式汲取力量:吞噬太陽的光輝,吞噬河川、浮雲、森林乃至自然的生命。

依靠重獲光輝的奇跡,這些自稱為“陰陽家”的造物們,統治了大河流域,並贏得了愚昧無知的人們的信仰和崇拜,一如當年他們的領導者所膜拜的起源之地的超智慧體。 他的真名如何,已無跡可考。

但現在,即使是小孩聽到他的名字也會止住哭泣:噬滅日蝕——東皇太一

相關資訊攻略請關注:王者榮耀專題

大喬,又稱“大橋”,為廬江橋公之女。陳壽《三國志》中稱其姐妹“皆國色也”。孫策周瑜攻皖時得橋公兩女,策納大橋,瑜納小橋。

古老的魔道家族:江東喬氏,謹守著複雜而令人窒息的傳統,以維持源自太古的,血脈中代代相傳的魔道。然而最擔心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千百年來誕生的第一對雙生女嬰,似乎應驗了家譜中關於喬氏一族終會敗亡的預言。

家族的長輩恐懼著,作出無情的決定:培養姐姐作為家族繼承人,妹妹則從家譜中抹去,送往稷下寄養。

大喬在家族嚴格的教養下,成長為氣質高貴的少女,除了她從不願靠近大海的怪癖,一切都完美無暇。可令族人不滿的是,她始終沒有展現出身為繼承人應有的力量。難道從前的決定是錯誤的?唯有喬氏族長——她的祖父抱持頑固的信心。“海的新娘”,老人這樣留下了令人迷惑的臨終遺言。

彼時沿海的土地處於動盪中,江東的統治者聽聞了大喬的美名,想要擁有她。喬氏族人不再有耐性,決定屈服,獻上這美麗又無用的貢品。失去了庇護她的祖父,唯一的姐妹也遠在稷下,大喬答應為家族的利益犧牲,要求則是出嫁前讓自己去海邊向祖父的靈魂祈禱。族人們同意了。

她提著燈籠登上臨海的礁石。海的波濤述說著她才能聽懂的話語:它在斥責她,詛咒她的血脈,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遠在封神戰爭之前的恩怨……魔道家族的起源……少女冷靜的承受著遠古幽魂的怨怒,巋然不動,專心守護微小的燈火,那是她主宰命運的唯一希望。

夜霧和陰雲都無法遮蔽微弱又頑固的光亮。族人們安心了,認定少女不可能逃走。夜深了,連續三天的儀式令人疲憊,黎明來臨時一切就會結束。他們送走海的新娘,交換家族的榮光。

忽然海潮高漲起來,看守們驚醒了。不,那不是潮水!是船隊!從海上偷襲吳郡,乘風破浪而來的大船!水手和他們的領導者本該迷失于黑暗的茫茫大海,可那盞明亮的燈指引了他們,漩渦和潮水為他們引路,孤注一擲成功了!驚慌的人們還不知道,江東正迎來新的統治者,長久的戰亂會因這場突襲終結。

孫策,從大船上第一個跳下的青年,迎著暮靄和噴薄光芒的朝陽,大步走向在暗夜為他們點亮明燈的少女。幾乎形影不離的同伴緊隨其後。

青年朝少女伸出了手……那飛揚而自信的身影,成為生命中最璀璨的記憶。

時光如梭,所有美好都已灰飛煙滅。當東風祭壇點亮時,女郎走出隱居的處所,遙望那道光芒劃破長空。自所愛之人離去,燈籠初次閃爍起微光,。

江東魔道名門最後的繼承者,骨子裡卻銘刻著出人意料的高傲和叛逆,未有一刻想過要順從沉重的命運。如今,她似乎已再度抓住契機,去逆轉不可能的過往。

守望著天空,大海,和你的回憶。

黃忠,字漢升,東漢末年名將,事蹟見於《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起初荊州牧劉表以其為中郎將,後隨劉備入蜀。“勇毅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自定軍山大敗夏侯淵,被封為征西將軍,後又封為關內侯。 小說《三國演義》中,被塑造為老當益壯的勇猛老將形象,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老兵一度認為自己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了。

夕陽照射在斷垣殘壁上,年邁的軀體傷痕累累。拼命半輩子,好像什麼都留不住:金錢,家人,城池,戰友……

人,不服老不行。不然呢?連用慣的機關炮也已鏽跡斑斑。

面對魔種好像也曾無所畏懼過,面對千軍萬馬好像也曾自信滿滿過。可是……魔道?或者那什麼玩意兒??許多同伴接受了,為了更強大的力量。畢竟,他們的領導者也是如此。

妖術!

唯有他嗤之以鼻,拒絕認可。

“頑固不化的老爺子。”“自暴自棄啊。”“畢竟嘛,半截身體都入土了,捨不得折騰也是必然的嘛。”……

諷刺、譏笑……嘈雜的噪音圍繞著他。這個世界讓人看不懂了……

力量嗎?

哼,怪物的力量,終究還是怪物。

而人,就是人。一撇一捺,大寫的人。

他生來就是人,死去,也要以人的身份。

他決然的離開了。那時候,他只想給自己一個最終的結局,身為老兵應當擁有的最完滿的結局。

於是他接受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據說)沒落王室的後裔,提著大刀的獵魔人,還有……魔種混血的機關師……奇妙的感覺。跟魔種戰鬥了大半輩子,沒想到會在最後的結局裡並肩而戰。機關師替自己擦拭掉了手提炮上的鏽跡,然後在手持古怪扇子青年的指導下,開始忙碌的改裝。

他張開口,卻再也合不攏:老夥計那銅制的炮管比黃金更閃亮,旋轉的軸承牽動全部機身變形。

老兵不死,會重生成更鼎盛的模樣。

熱血流動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奇怪拼湊的隊伍出發了,去完成悲壯的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拯救蜀地。哦,對了,所要面對的強大敵人,正是因妖術而近乎不可戰勝的,老兵離開的軍團。

可當太古的奇跡被點亮,整個赤壁燃燒起來的時候,倒下去的是成堆成堆的,失去意志的怪物們,而老兵和他的炮臺如同不可逾越的高峰,始終矗立。比戰場上所有士兵都老邁的身軀從未如此年輕,和充滿力量。

人也許會衰敗,但永遠打不垮。

老兵,尤其如此。

是時候來發炸裂的開場了!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國丞相,事蹟見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他幼年喪父,躬耕南陽。後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出仕,為其奪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入蜀後,任諸葛亮為丞相,甚至托孤於他。為了光復漢室,他主持了數次北伐,始終未能成功,病故于五丈原。他於《出師表》中所言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其一生最好寫照。 諸葛亮無論治理國家,軍事謀略方面都有著傑出的才能,甚至相傳擅於機關,改造連弩,發明木牛流馬等。司馬懿亦感歎他為“天下奇才”。

稷下學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世間公認夫子的繼承者。無論魔道機關,智謀兵法,樣樣都是第一。連後來的鐵血都督周瑜,也不得不咬牙接受每次考試屈居次席的事實。背負千年老二的黑歷史,對高傲如他而言,名為諸葛亮的青年簡直如同噩夢的存在。至於天才本人,則完全無視羡慕嫉妒恨的眼光,投身于傳說中天書殘篇的研究。

王者大陸的發源,起端,毀滅,輪回……與曾經存在過的,被稱為知識根源的東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曾經親身接觸過它的,唯有過去的超智慧體。他們創造了文明,締造了 “奇跡”。然而自超智慧體退出歷史舞臺,觸及知識根源變得遙不可及……所能證明它確實存在的……唯有天書。 天書,太古智慧的總和,記載著魔道和機關術的全部秘密。天書隨方舟降落于王者大陸,又隨著超智慧體的分裂,遷徙,以及戰火的洗禮而四散零落。有些落入人間的君主之手,有些被追求根源的學者所搜羅,有些甚至被埋藏於默默無聞的廢墟之中。天書的力量令人神往,卻少有人知曉如何解讀。

年輕而意氣風發的諸葛亮曾親身前往稷下地下的朝歌遺跡拓印,並為阻止野心者布下封印的陣法;親手觸摸過長安城最大的秘密――傳說中的方舟,甚至到過沙漠中湮滅的古國……最終,他選擇定居蜀地的草廬,潛心解析這些堪稱無價之寶的收集。自然,曾有不軌之徒覬覦這知識的寶藏,不過,據說最後一個試圖盜走天書的人,接近草廬後就再沒有顯露過蹤跡。反倒令神秘的“影之龍槍”,成為說書人口中絕贊的素材,收穫眾多少女們的傾慕。

拜訪的客人中,唯有身為王室後裔的劉備能享受一杯清茶的優遇。起初,諸葛亮並沒有答應劉備輔佐自己的請求,他的天才所要探尋的是世界根源的智慧,政治的勝負相比太過渺小。 超智慧體留下了可怕的遺產,扭曲知識本來面目所誕生的陰暗無處不在,動搖著歷史的進程。諸葛亮那無比聰穎的頭腦思索著,試圖抓住冥冥中的關鍵,去尋找那個或許所有人尚未知曉的,足以顛覆人間界的真相,以及可能的對策。

來自遙遠扶桑的訊息發出警告:可怕的魔物被驅逐,而留下的傷痕或許今後數十年都無法消除。這難免讓人想起多年以前秦王宮陰暗的秘密。 另一件事也震動了他的心靈。有名的考古學者蔡邕,他所尊敬的長輩和友人,他們曾多次交流有關西域的發現,卻傳來噩耗:全家遭遇謀害。人們咒駡蔡邕收養的野獸恩將仇報,只有諸葛亮注意到好友珍貴的研究心血無聲無息消失。

蔡邕最後的書信裡透露了什麼……黑衣人,拼命於荒漠中搜尋著“奇跡”……啊,還有邊陲的廢墟,以及交由玄德撫養的孩子…… 諸葛亮的的手指拂過地圖,最後停在名叫赤壁的地名上。那裡埋藏著太古的造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東風祭壇。 風暴,席捲大陸的風暴即將降臨。也許,自己再也不應該置身事外。 那麼,就將天下作為棋局,來博弈這場東風吧。 “天下如棋,一步三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新唐書》及《舊唐書》均有記載。他的詩極盡想像,飄逸灑脫,俊逸奔放,洋溢著濃烈奔放的情感。無論樂府,歌行和絕句皆臻於化境。故而後世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 李白“十五好劍術”,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同時又渴望建功立業,曾三入長安,希望能實現安定社稷的理想。他的狂放不羈,桀驁執著和理想破滅後的苦悶,都化作千古名篇,流傳後世。

巍峨的長安城,數百年間屹立不倒。但長安的門戶,守衛嚴密的朱雀門卻鐫刻著一道劍痕,那是一個青年醉後以長劍所書的詩句“欲上青天攬明月”,轟動整個京城。當治安官狄仁傑欲以破壞長安的罪名逮捕他時,愛才的女帝拒絕了。女帝甚至下令保留朱雀門上飽含劍意的詩痕。數日之間,這名一人一劍,直入長安的青年“劍仙”之名傳遍大唐。他就是李白。

彼時的李白,年少輕狂,拒絕了女帝入朝為官的邀請後,開始試劍天下的旅途。當他初次見到滔滔黃河時,心中的劍意迸發而出,奔流到海不復回。從那時起,沒有機關的師承,沒有魔道的秘法,沒有魔種的血脈的李白,僅僅依靠自己和手中的劍,成為大唐強者中的第一人,乃真正的天縱之才。他會給每個敗于己的對手賦詩,因此,詩名和劍名也一同流傳開來。後來,甚至有人視之為榮耀,為得詩篇而求一敗,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李白的劍意到達巔峰之後不久,旅途也來到了西域。很少有人知道,身為唐人的李白,出生西域的海市蜃樓之下。他懷著劍仙榮耀歸來,卻發現幼年記憶裡充滿異域風情的繁華城池已經不復存在。被販為奴隸的樓蘭公主,向他傾訴自己的遭遇:唐軍的鐵騎越過長城,踏平了整個西域。荒廢的城池很快被黃沙掩埋。李白想要救出她,少女卻選擇了從屈辱中自我了斷。

鮮血激起了李白的俠義之心。他第二次單劍闖入長安,質問女帝討要征平西域的說法。一夜長安風雲變色,大明宮也在劍仙之劍下黯然無光。有史以來從未曾被外力攻破的長安城,第一次因為一個普通人而動搖。

沒有人知道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李白自長安城中全身而退。他和女帝的密談,被視為禁忌,不見於史官的筆下。

只有李白自己清楚,他的驕傲被挫敗了,在最強的巔峰。從那之後,他開始自我放逐,從寂寞的旅途中尋求新的意義,陪伴他的,除了劍,還多了酒。

人人都以為劍仙就此一蹶不振。但長安的府衙中,狄仁傑查看著關於李白的行蹤報告,露出難以捉摸的冷笑。

“元芳,你怎麼看?”

不等密探回答,他立刻自言自語:“再次出鞘的時候,會更加驚天動地吧。這傢伙,太過驕傲,又太過寂寞了。”

而狄仁傑所預言的這一天,在數年之後到來。

這是長安城平常的一天。晨鐘迴響在上空,自西域的旅人遠途而來,正抬首打量朱雀門上的劍痕;熱鬧的長樂坊中,五陵少年們因前所未有的美妙琴聲而騷動;感業寺的銀杏樹依舊枝繁葉茂。唯有狄仁傑手下的密探隱入黑暗,緊張注視著那個白衣瀟灑,酒劍相伴的男子身影。

劍仙李白,三入長安了。

這次長安城又將怎樣被動搖呢?

“大河之劍天上來!”

神話人物。《太平廣記》中說他是“毗沙門天王子那吒太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已有了哪吒鬧海,重塑蓮花身等故事,《封神演義》、《西遊記》中繼承了這些描述,使哪吒形象更加家喻戶曉。

“我,哪吒,是人,又非人。”

“煉金術煉成的身體,沒有觸覺,沒有痛感,永遠都無法長大。可胸腔裡跳動著,乃真真正正,生而為人的心臟。”

“東海邊曾矗立著名叫陳塘關的城市,父親乃此地長官。從小,我就清楚自己的強大,力量,速度與武技的領悟都淩駕常人。連兄長們也望塵莫及。”

“可我沒有朋友。無法抑制暴走的衝動,讓同齡人都對我敬而遠之。”

“當權者下令父親送我入起源之地作為人質。隨行的只有太二。那裡輝煌又無聊,忍不住搞點大事來。越自命不凡的傢伙越叫人樂於招惹,最喜歡他們恨得牙癢癢又無可奈何的樣子。這時候,他們面對魔種啊,平民啊的趾高氣昂半點不剩了!我瘋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何況這群懦夫。”

“格格不入的不止我一人。我與那傲慢的楊戩之間本唯有拳頭的交往,可有天從紈絝們的手中救了只醜得要命的流浪狗,還毫不領情沖我狂吠時,楊戩一把將它拎了回去。呃,這畫風有什麼地方不對呀。”

“那天起……似乎多了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好像……朋友通常如此?”

“報復心切的紈絝們舉報太二為逃犯,害他蹲進大牢。正好我厭煩了這令人窒息的牢籠,一不做二不休來了場酣暢淋漓的逃獄。有人追了上來。忘恩負義的流浪狗不停狂吠,在我幾乎要出手湊它前的0.1秒,楊戩讓開了道路。”

“陳塘關已和平不再。當權者要父親剿滅海中的大型魔種。顯然,這是對我出逃的懲罰。”

“魔種發了狂。父親說。它們會越來越危險。”

“安享和平多年漁民,商人和婦孺怎麼可能是魔種的對手?”

“還有陷阱。最後他喃喃道。”

“憤怒爆發了!憤怒支配了我!我瘋狂的想要破壞引水的溝渠,還有作為陷阱的城牆。就在那晚,暴風雨比預計的更加提前到來。我眼看著漁船被狂怒的魔種吞噬時,身後的故鄉也變成了汪洋。陳塘關以淹沒自身為代價,囚困了比自己強大百倍的狩獵物件。胸腔中燃燒的憤怒席捲了海潮,吞噬掉了魔種,也吞噬了我自己。”

“從煉成陣裡,我重新獲得了生命。”

“可有什麼跟之前不一樣了。”

“心臟。我摸著胸口。持續跳動的,強有力的心臟。”

“最後關頭,天下第一的傻瓜師父,太二,獻祭了自己來拯救我。”

“我突然間品嘗到憤怒之外的其他情緒,過往生命中從未存在的感受:親切,猶豫,愧疚,思念,哀悼,友情……以及……嫌棄……唉,這過時的髮型,充分說明了太二品味有多麼捉急。”

“我還是桀驁的我,但背負了更多的什麼……”

“太二奇跡般的生存。他的道歉模糊而混亂:鑰匙……奇跡……難懂的詞彙……我不想知道所有的由來。我不過想保護陳塘關,我不過想保護我所生活的故鄉。”

“誰造成這一切?魔種的罪孽,抑或當權者的冷酷?”

“誰在乎。”

“沒有牽掛,只會讓我更強大。我要選擇自己的路,去守護我想守護的,改變我想改變的了!”

“我可是突破常理的存在!”

神話人物。小說《封神演義》中昆侖十二金仙之一,於乾元山金光洞修行,是哪吒的師傅。不僅為哪吒重塑肉身,還傳授乾坤圈、混天綾等各種法寶。

“吾太乙,天下第一的傻瓜師父,曾經犯下三樁錯誤。現在,要以生命去填補。”

“吾也曾出入起源之地,也曾被君主奉為上賓,乃皇家認證的特級煉金術師是也。然而當吾參與奇跡的建造,難以遏止根源奧秘的誘惑……最終,最終……清醒過來時,已經帶著啟動奇跡的鑰匙逃離起源之地。這是吾犯下的第一樁錯誤。

“陳塘關最高長官的小兒子因心疾奄奄一息。吾用奇跡的鑰匙替換了他病弱的心臟。既支撐孩子長大,也讓吾得以逃過追捕,一舉兩得。”

“徒兒哪吒平安長大。關城中沒人是他的對手,無論吾煉成多麼強大的武器,他也能運用自如,但他不是完整的人,吾很清楚。除了憤怒,徒兒再沒有更多的情緒。這是承受過分力量的後遺症,也是吾犯下的第二樁錯誤。”

“徒兒被召喚到起源之地,吾無法放下擔憂隨行同往。可吾禁不住再次接近知識根源的誘惑,重新嘗試起終極的煉金術。啊,吾平生最大的錯誤,正莫過於此。”

“煉金術使吾暴露蹤跡,被投入大牢。哪吒徒兒來了,不僅救了我,還有同牢那只無恥又刻薄的爐子。它用諂媚的口氣恭維著徒兒,花言巧語欺騙他,強行冒充吾的煉金爐……”

“為這場逃亡付出代價的,是陳塘關。陰險的當權者,強迫長官大人剿滅海中的魔種。暴風雨中的關城,化作陷阱囚困了海中的魔種。倒灌的海水淹沒了一切。徒兒的暴怒令他失控,瀕死的魔種叫囂著。吾拼命想要煉成屏障,但救下的,只有無聲無息的身體。追究因果根源,一切都來自吾犯下的三樁大錯。”

“‘慫在弟子背後的傢伙!沒用的矮子……’狼狽的爐子破口大駡。”

神話人物。相傳為《封神演義》根據二郎神原型創作,描述他“清奇秀氣”,是玉鼎真人的弟子,使用三尖兩刃刀,擅于八九玄功。他智勇雙全,協助薑子牙伐紂過程中,屢屢力挽狂瀾。

少年楊戩有一個秘密,誰也不知道的秘密。額頭內埋藏著“眼”。從外表看不出來,但無時不能深刻感知到其中蘊含的力量。沒有人告訴他這是什麼,但肯定有別于正常的人類。這使他小心翼翼遠離人群。人們在背後羡慕少年好運,議論他的冷漠和高傲,花癡他的優雅和力量,可他卻在溫暖的夕陽下,豔羨注視著無憂無慮的人類小孩,看那脾氣暴烈的一根筋傢伙與人打架喧嘩。這種時候與自己為伴的,唯有撿來的流浪小狗。

他和許多出身高貴的少年一樣,從小被送到起源之地學習魔道。作為不世出的天才,楊戩終於脫穎而出,成為被女媧選中的繼承者。

“你是我的繼承人。這個世界,總有一天,會交由你來守護。”威嚴的當權者與導師女媧手指龐大且無比精妙的機關,對少年說:“你,會是守護這人間的意志化身。”眼前的機關正是被稱為“方舟”的神物核心。因它的著陸,腳下的土地才擁有了起源之地的名號。

“比我更努力的守護這個人間!……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

這句話長久迴響在少年心中。他感受到“眼”中的力量湧動。

華麗輝煌的起源之地以外,魔種的反抗時有發生。少年逐漸成長為青年,奉命巡視人間狩獵魔種。他的智謀,他的魔道,所向披靡。狩獵讓他的心變得冷硬,可額頭上那看不見的眼時刻提醒他:我又是誰?如同導師那樣的超智慧生命體,抑或披著人類外觀的魔種?

知道答案,是封神戰爭爆發前,女媧授予他絕密的使命。“你的忠誠令人印象深刻。這是證明你繼承我意志的最後試練。”給予的任務,竟然是在戰爭最後關頭終結太古魔導。因為人間正自女媧手中失控,紂王之後,她不願意看到下一個獨立的君王強大,無論他支持魔種還是人類。為此剪除他的助力是必要舉措。

“運用你的力量,你所目睹的根源知識,代替我守衛人間。”女媧強調。她早已失去耐心,認定大陸正在愚蠢的魔種和人類的爭鬥中脫離正軌,逐漸崩壞。可這是她的人間!她所竭盡全力重現的文明!

青年不由得捂住額頭,原來秘密從來都不是秘密。甚至,秘密本就是計畫的一部分。力量日漸流失的女媧,沒有把握勝過偏執而強橫的太古魔導,選中自己為繼承者,正是因為這顆“眼”。超智慧生命體和魔種,同出於知識根源,根本如同鏡子的兩面。內心長久的尊崇與信仰,頓時迸出裂痕。

他最終接受了這秘密任務,順利加入薑子牙的大軍。從這時候起,完全蛻變的“眼”不再被隱藏,那份力量蠢蠢欲動,令他愈發強大。

但是仍然出現了意外。意外就是與那暴烈的傢伙——哪吒的重逢。一根筋的執著一如既往讓人頭痛,戰場上不要命的勁頭感染 了整個陣營。哪吒同樣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蛻變,這蛻變如此強大,強大到讓青年冷靜思考,要順利執行任務,是否需要提前清除掉他。

牧野荒原上的戰前巡視,兩人遭遇了紂王軍隊的埋伏。精疲力竭勝利的時刻,青年抓住了絕妙的機會,幾乎在他欲出手的同時,哪吒替自己擋住了致命的一擊。傷痕累累的當事人卻若無其事的望著遠處的防線,興致勃勃道:“明天開戰,這裡都交給我來守護!他們不會踏過一步。”

青年忽然想起,這傢伙在海邊的故鄉,已淹沒於滔天巨浪中。聽說為了執行當權者的命令,徹底清除海中魔種,人們孤注一擲的以淹沒全城的代價來設下埋伏。當權者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在“守護”這個人間嗎?她深入骨髓的,究竟是所謂“守護”,抑或不過是獨擁舊日理想的執念?

這個世界,也許並不像當權者以為的那樣孱弱。它美麗,非凡,充滿生機。縱使被戰火摧毀得面目全非,也會自次年的春日復蘇。這片大陸,是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土地。它有著自己的人間,自己的原生人類,自己的意志和生命,而非某顆舊日星球的替代品。

“嘿,有興趣跟我搞點大事嗎?”哪吒轉過頭問。

青年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明天,會是怎樣的一天呢?

青年與同伴繼續巡視防線。可是沉寂已久的血,似乎逐漸開始燃燒起來。

“執行人間的意志!”

孛兒只斤·鐵木真,即”成吉思汗“,事蹟見於《元史》。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統一了蒙古,和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跨越歐亞大陸,遠至中亞、東歐。 他的孫子忽必烈征服中原,創立了元朝。

千年之前,太古的遷徙者經過凜冬之海,遭遇了來自深淵的蒼狼。慘烈的戰鬥後,一些人得以成功的繼續前進,另一些人則因為傷病被迫留下來,他們臣服於蒼狼,成為它的子民。蒼狼的後裔,成為北夷人的先祖。

因為這樣的傳說,這樣的血統,北夷人被視為蠻荒之民和血脈不純正者。他們只能龜縮在極寒之地,依靠放牧和掠奪艱難求生,甚至在荒年分裂為好幾個部族,為了爭奪糧食自相殘殺或是向其他國家乞求施捨。唯獨一致的是苦苦渴盼神明的解救,渴盼著先祖重新降臨大地。

冬夜,部落的帳篷中誕生了一個嬰兒。花剌子模的商人帶來大巫的預言:占卜這個孩童的命運,只到深沉的黑暗。他是帶來禍亂的災厄之子嗎?族長終於命人將嬰兒遺棄到冰結的湖上。可狼群長嘯著聚集起來,它們帶走了嬰兒。

花剌子模,西域諸國之一。他們恐懼強盛的大唐,卻鄙夷野蠻又弱小的北夷部族,用糧食挑唆他們爭鬥,為自己卑鄙的奪取利益。他們的國王尤其瘋狂熱衷於魔道,花費了數十年以太古的奧秘製造出強力的魔種,放任它們進入草原掠食落單的北夷人成長。他幻想著復興魔種的軍隊,去與鄰近的樓蘭,乃至大唐相抗衡。

但放出的魔種再沒有歸來。它們在草原追獵人類之時,陷入了成千上百蒼狼的包圍。面對力量,身軀十倍於己的魔種,狼群卻毫無畏懼。它們靈活的躲避傷害,前仆後繼的朝著魔種的弱點攻擊——聽從那騎在龐大頭狼上的青年的指揮,展開了巧妙的獵殺行動。

傳說中的先祖自深淵歸來了嗎?名叫鐵木真的蒼狼之子摒除了魔種的威脅,如同閃電般贏得了北夷青年們的擁戴和崇敬。在他的率領下,很快群狼和鐵騎開始南下。曾經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陷入了滅頂的恐懼。災厄,深淵的災厄……信仰魔道的國王顫抖著,絕望自盡。鐵木真望著歡呼解放的城市,再次證實了自己的力量。

花剌子模被吞併,使許多部落臣服於鐵木真,奉他為王——成吉思汗。金帳汗國建立的盛大典禮上,甚至收到來自西方的異鄉人的敬獻。他拜見了汗王,試圖說服他聯合起來征服東方的唐國。為什麼不呢?他們有著共同的淵源,而且利益更為一致。

成吉思汗的目光卻越過異鄉人,投向凜冬之海的夜空。他是蒼狼之子,他曾在草原之靈的指引下,自深淵中跋涉,他比世上大多數人都瞭解深淵和黑暗的秘密。異鄉人不知道的是,他並非為凡人的欲望而生,命中註定將要擊碎的,是曾凝望這個世界的星辰。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 深淵也在凝視你。”

在近江的村落裡,沒落的武士後裔橘右京,卻有著高超的劍術 “神夢想一刀流”,是遠近聞名的居合斬名家。他溫柔文雅的容貌,俘獲了許多少女的芳心。她們所不知道的是,右京因為肺病的折磨,陷入深深的空虛與孤獨感,認為自己會獨自死去。

這個想法在某一天有了改變。因為躲避京都的瘟疫而來到鄉下的領主一家的女兒,恬淡文靜的小田桐圭出現在右京的面前。柔和的談吐和凜然的氣質,與眾不同。只是由於身份的差距,少有相見的機會。

田間的道上,兩人偶然邂逅。圭無論如何都想為整日病臥的母親摘下峭壁邊綻放的美麗花朵。右京替她摘下了花,圭文雅的向他道謝:“右京先生,也喜歡花嗎?無意中看到盛開的花朵,打動了我。”如同在平靜的水裡投下石子,那一刹那,右京的心中湧起了繼續生存的樂趣,他可以為自己所愛的少女獻上世間美好的花朵。

圭因為母親的病陷入惆悵。蔓延的瘟疫令人們惶恐不安。這時候傳來消息,遙遠的京都盛開了究極的花朵。那是能夠治癒百病,延長生命的靈藥。

望著憂心忡忡的戀人,右京決定前往京都。那裡似乎已經變得兇險無比,不僅有瘟疫流傳,還有狂熱的血族作亂。然而,若是只有究極之花才能帶回戀人的笑容……右京帶上愛刀“自作·無銘”,踏上了京都之路。

馬可·波羅,出身義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他的父親和叔叔都是商人,曾前往東方經商。他在元世祖時代,穿越沙漠和帕米爾高原來到中國,旅居多年,遊歷了許多城市。據說還覲見過大汗,並獲得官職。 當他回到威尼斯後,因為從東方帶回的奇珍異寶成為巨富。後來馬可·波羅在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中被俘,向同獄的作家口述了大量東方見聞,成為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 《馬可·波羅遊記》展示了中國發達的文明和物質,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想像和嚮往,對新航路的開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旅行者,冒險家,語言天才……人們這樣稱呼他,馬可·波羅。他的家族曾富甲一方,父親和叔叔都執掌著龐大的商隊,生意從大陸的最西面一直延伸到中部的西域諸國。可惜的是,整個家族人丁凋零。馬可·波羅尚未成年,父親就已經去世了。他由叔叔馬泰奧撫養長大。

馬泰奧視他如同親子,為侄兒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條件。整個家就像龐大的圖書館,堆滿了父親和叔父從各地帶回的珍貴典籍和手抄本,還有各種各樣的罕見的機關和古董。馬可·波羅喜歡聽叔父講他們年輕時的旅途故事,從地圖上搜尋父親的足跡所踏過的土地。當他年長一些後,開始熱衷於拆裝那些古怪的機關,精密的調試它們,並向大師達芬奇求學,請教深奧而奇妙的機關知識。

從大師口中,他聽說了關於“死海文書”的故事。從古老的廢墟中挖掘出的經卷,由商人高價收購帶回,轟動了西方的土地,裡面記載著聞所未聞的知識和機關。東方人似乎叫它“天書”。作為機關的權威,大師親自鑒定了這珍貴的古籍,認為“死海文書”正是通往傳說中知識根源的鑰匙,並期待著它能被運用於機關製造。可惜事與願違,文書不久後下落不明。

馬可·波羅如同遭到雷霆直擊。他直覺收購並帶回文書的商人就是自己的父親。自己卻對父親過去的經歷一無所知。他匆匆辭別大師,回到家裡四處搜尋,什麼都沒有找到。沮喪的馬可波羅第一千零一次擺弄著望遠鏡睡去。他夢見了父親遠去的身影,還有報告父親失蹤的信使……忽然,他驚醒過來。信使從未報告過父親的死亡,他只是一去不回。他突然記起那小小的玩具,父親最後出門前塞到手心中的碎片:一片古老的,鐫刻在石板上的銘文。

馬可·波羅找出銘文,用精密的機關儀器來觀察它。當陰影被投射到穹頂上,他看到了什麼?一封信。許多年前,父親留給獨子的信。

“兒子:當你看到這些文字時,我已經不存在于王者大陸。不要傷心,這是每個知識的尋求者都會坦然接受的宿命。但不得不與你分離,也是令我追悔莫及的痛苦。請記住我愛你,我會永遠在知識根源的另一端看著你。”

總督府的佈告欄前,人頭聳動。那裡張貼著招募的告示,聘請勇敢無畏的冒險者前往遙遠的東方大陸。接到手下報告的馬泰奧匆匆趕來,目瞪口呆的看著侄兒一把撕下告示。他突然發現馬可·波羅長成了風度翩翩的年輕人,腰間攜帶著心愛的雙槍,就像兄長年輕時的模樣。淚水佈滿蒼老的面頰,他大聲呐喊著試圖喝止侄兒。通往知識的根源,那是條多麼危險和坎坷的道路,沒人比他更清楚。可馬可·波羅僅僅轉過身,朝著人群中的叔父優雅的鞠躬行禮,隨即義無反顧踏入總督府。

“世界那麼大,我想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