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滋陰養血食桑椹

桑椹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又名桑果、桑椹子。每年4~6月成熟,果肉飽含汁液,氣清香,味甜酸,果色一般有烏、紫、白、紅幾種。早在兩千多年前,桑椹就是御用補品。桑椹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

糖類,維生素B1、B2、C、E,氨基酸,煙酸,胡蘿蔔素及鐵、鈣、鋅等礦物質成分。

《隨息居飲食譜》載桑椹“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本草疏經》載:“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本草拾遺》載:“搗末蜜和丸內服。利五臟,關節,氣血。”常吃桑椹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桑椹中的脂肪酸能分解脂肪從而降低血脂,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桑椹中所含的芸香苷、花青素、葡萄糖、果糖、蘋果酸、鈣質、無機鹽、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煙酸等成分,都有預防腫瘤擴散,預防癌症發生的功效。此外,桑椹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骨骼關節僵硬,促進新陳代謝。可以促進血液中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
並對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婦女病、神經衰弱等病症具有輔助治療功效。

中醫認為,桑椹味甘、酸,性寒,具有補肝益腎,養血滋陰,生津潤燥之功效。凡陰虧血少所致的眩暈耳鳴、神衰不寐、肢體麻木、大便秘結等症均可服用。介紹幾款桑椹藥膳方。

桑椹粥:桑椹30克(鮮桑椹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椹洗淨後與糯米同煮,熟後加冰糖。此粥可補肝養血,明目益智,

適用於肝虧腎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鬚髮早白等症。

桑椹蜂蜜膏:桑椹、蜂蜜各適量,將桑椹水煎取汁,文火煎膏,加入蜂蜜拌勻飲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陰補血,適用于陰血虧虛所致的鬚髮早白、頭暈目眩,女子月經不調、閉經等。

桑椹糖:取500克桑椹(鮮者加倍),搗成泥狀,與500克白糖共煮,待糖液起黃色並拔起絲時,倒在塗有麻油的石板上,切成糖塊,隨時含服。具有保護視力,

緩解視疲勞的功效。適合長時間用眼者。

桑椹杞棗膏:桑椹、枸杞子、紅棗各250克,加水煎成膏,再加白糖500克攪拌溶化而成。每日服10~15克,溫水沖服,連續服完。用於治療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酸腿軟。

桑椹果仁粥:桑椹75克,葡萄乾50克,薏苡仁50克,加水合煮為粥劑服用,適用於慢性腎炎、心臟性水腫。

桑椹糯米酒:桑椹5000克,絞汁,與糯米飯拌勻,再下酒麴適量裝罐,保溫,七天左右可服。每次四湯匙,

用開水沖服。有補肝腎,明耳目,抗衰老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之耳鳴耳聾,視物昏花等衰老症狀。

桑椹性寒,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忌食。兒童不宜多吃,因桑椹含較多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桑椹含糖量高,糖尿病人也應忌食。

作者:郭旭光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責任編輯:水生木

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責任編輯:水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