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答拼車公然撕逼滴滴出行,到底誰才是出行行業的“假”?

今天一大早,滴答拼車推送了一篇文章。恰逢3.15消費者權益日,滴答也跟風打了一回“假”,這個“假”不是別人,正是滴滴出行。小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只想由衷的說一句:小滴答真是個耿直boy!畢竟能這樣名目張膽的公開撕逼滴滴的平臺已經不多了……兄台保重吧……

我們一起來看看,滴答是怎麼撕逼滴滴的。

文章開頭,滴答首先列舉了滴滴的各項罪狀,比如動態加價,說滴滴不是真正的共用經濟(當然,這裡並沒有指名道姓)然後列舉了一系列真共用經濟和假共用經濟的區別。

最後,還怕矛頭指向滴滴指的不明顯,又放了這樣一張圖片,請看“假”字上面的那個“D”,分明就是滴滴的標誌,小滴答你能再直接一點嗎?

滴答這一錘子掄出去,倒是把滴滴打的結實,雖然方式直白,但說的都是實話啊。

嚴格說來,滴滴確實不是真正的共用經濟,很多跑滴滴的車主本質上來說就是專職司機,跟計程車司機並無區別。另外,動態加價及平臺抽成這塊,也確實被很多用戶吐槽。

但是話又說回來,滴滴不是真共用經濟,那滴答就是嗎?從滴滴優步到摩拜、ofo,

國內似乎掀起了一股共用經濟的熱潮,但是細說起來,還真沒幾個真正在做共用經濟的。滴滴不是,滴答也不見得,畢竟價錢擺在那裡,還做不到完全的分攤成本。而嚴格意義上的共用經濟,目前出行領域僅有一家“來回拼車”。

為何把“來回拼車”界定為真正的分享經濟?一是它們的車主並非專職司機,

不以盈利為目的,純粹的順路捎帶,資源合理利用;二是定價較低,嚴格執行“分攤出行成本”的標準。除此之外,平臺還通過其他途徑為車主提高收入,同時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總的來說,都屬於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

不過,誰是真共用,誰是假共用,還是得用戶說了算,得人心者得天下,放在商業上道理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