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常有人說“有個三長兩短” 那麼三長兩短到底指的是什麼

三長兩短,是一句成語又是俗語。在民間廣為流傳,人人皆知。它的本意是有不祥的預感,卻又不能定性的以物代意的形象詞。

所以三長兩短,其含義是,預測將有可能發生的事還沒到完全定型的地步。

就如棺材還沒到合蓋的時候。比如某個人出了意外或病危,旁人會說,某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一切都玩完了。抑或明知很危險,有人偏要去冒險,大家就會阻攔說,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誰負責。這就是意味著事態還不敢定型,只能是預測。就好比棺材還沒封蓋,不能確定什麼時候裝死人。

過去,中國人死後要裝進棺材裡,然後埋掉,這叫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在人裝進去,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和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人死要叫三長兩短。

還有一種說法。春秋末期鑄劍大師歐冶子鑄過“三長兩短”五把名劍,鋒利無比,其中的一把短劍曾取了吳王僚的性命,所以三長兩短指意外死亡。

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難或者事故,特指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