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一輪高考為啥改?改什麼?怎麼改?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給答案了!「2017兩會教育熱點話題11」|聚焦

中國高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公信力最強的國家級考試。每年,全國有900多萬考生通過高考選拔進入大學。播報君本人也深刻體會過高考在人生中的意義,那是相當重要滴!

那這樣一項關係千萬家庭利益,對促進國家教育公平作用巨大的制度為什麼要改?改什麼?怎麼改?今個咱們就一起聽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在接受採訪時給的答案哦!

核心觀點:

自2014年啟動的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是要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發展需求,

增加學生自主選擇權,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力圖實現促進教育公平、高校科學選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在操作層面上要遵循規律、試點先行、穩妥推進。

高中學生選擇機會顯著增加

播報君

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高考制度未來怎麼改呢?

未來高考,不再進行文綜、理綜統考,而是學生在高中階段課程中自選三科,平時參加等級考試,

加權賦分,計入高考成績。上海6選3,浙江7選3,分別有20種和35種選擇,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

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

播報君

未來高考在考試內容上會有怎樣的改革?

考試內容上會重視對考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查。2016年,有25個省份採用全國卷,還有6個省市採用地方卷。需要說明,全國卷並不意味著全國統一一張試卷,而是由全國教育考試機構負責命題,

實行“一綱多卷”,保證命題品質。

未來高校在錄取學生時會有怎樣的考量?

未來高校錄取學生時,在語數外統考成績和學生自選三科成績的基礎上,將更加看重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同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註冊入學和破格錄取等多元錄取方式仍將繼續探索。重要的是所有錄取工作都要放在陽光下進行。

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

倒逼高考改革的三個現實壓力

播報君

倒逼高考改革的第一個現實壓力是什麼?

現在,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在這個背景下,大學分層分類趨勢明顯。不同層次和類別的高校選拔人才的標準不同,方式不同,一張卷子已經不適合高校選拔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倒逼高考改革的第二個現實壓力是什麼?

目前,中國基礎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已經轉入到深化課程改革和學生評價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培養品質的新階段。

高考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革,適應和服務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

倒逼高考改革的第三個現實壓力是什麼?

一些初衷很好的制度設計,在執行過程中走偏,使教育公平性受到損傷。比如高考加分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加分名目繁多、加分幅值過大、身份造假等問題,極大損傷了教育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

促進入學機會公平需要社會配套改革

播報君

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異地高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異地高考若干年前還不是問題。因為當時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年齡還小,在上小學中學,隨著時間的延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異地高考問題凸顯出來。這是高考改革促進社會公正的一個方面。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社會配套改革,例如,如果戶籍制度改革到位了,異地高考就不再是問題。

2017年,上海、浙江將全面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新方案;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市將正式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評價改革成敗?

評價高考改革成敗,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利益相關者認可。這就需要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高等學校與中小學校協同改革、共同探索;需要學校、政府與社會協同聯動,形成改革共識與合力;需要審慎權衡,加強試點跟蹤和政策評價,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我覺得,改革走出一步總比原地踏步強。

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

(向上滑動啟閱)

精彩語錄:

1.評價高考改革成敗,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利益相關者認可”。

2.我覺得,改革走出一步總比原地踏步強。

3.重要的是所有錄取工作都要放在陽光下進行。

4.需要說明,全國卷並不意味著全國統一一張試卷。

5.高考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革,適應和服務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

編輯:李培

閱讀推薦

促進入學機會公平需要社會配套改革

播報君

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異地高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異地高考若干年前還不是問題。因為當時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年齡還小,在上小學中學,隨著時間的延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異地高考問題凸顯出來。這是高考改革促進社會公正的一個方面。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社會配套改革,例如,如果戶籍制度改革到位了,異地高考就不再是問題。

2017年,上海、浙江將全面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新方案;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市將正式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評價改革成敗?

評價高考改革成敗,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利益相關者認可。這就需要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高等學校與中小學校協同改革、共同探索;需要學校、政府與社會協同聯動,形成改革共識與合力;需要審慎權衡,加強試點跟蹤和政策評價,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我覺得,改革走出一步總比原地踏步強。

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

(向上滑動啟閱)

精彩語錄:

1.評價高考改革成敗,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利益相關者認可”。

2.我覺得,改革走出一步總比原地踏步強。

3.重要的是所有錄取工作都要放在陽光下進行。

4.需要說明,全國卷並不意味著全國統一一張試卷。

5.高考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革,適應和服務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

編輯:李培

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