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表現出來的是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的有聲有色,這段故事一直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然而對於“三顧茅廬”,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三國志.諸葛亮傳》對劉備和諸葛亮第一次相見是這樣記載的:劉備屯兵新野,徐庶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願與他相見麼?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到:可以登門拜訪此人,不能叫他屈駕到這。於是劉備親自去諸葛亮哪裡,

凡三次而往,乃相見。但是沒有寫關羽和張飛一同前去,也沒有寫相見于茅廬。

裴松之引《襄陽記》寫道:劉備向司馬德操請教時事,司馬德操說:我乃是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為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也。劉備問是誰,司馬德操說到:諸葛孔明,龐士元是也。這表明司馬德操首先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

而羅貫中的小說裡則糅合了這兩個史實,寫司馬徽推薦在前,但是只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是沒有說二人姓名,徐庶推薦在後,才說出了諸葛亮和龐統的姓名。諸葛亮在《出師表》也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陳壽的《三國志》裡寫道了隆中對,更加詳細的記錄了劉備三次拜訪及諸葛亮侃侃而談的內容。

劉備三顧茅廬一直都是被當作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典範,劉備正當危難之際,急需人才,可見三顧茅廬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也有人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也有問題。諸葛亮是才智之士,劉備請他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那個時候,諸葛亮才二十七歲,而劉備正面臨曹操大軍的威脅,自顧不暇,他會有可能低三下四的去請教麼?

再者《隆中對》只講長遠,卻不解現狀,似乎不和情理。而劉備 初見諸葛亮,也沒有現場記錄。《魏略》一書寫道:曹操南下,威脅荊州。諸葛亮親赴樊城找劉備,兩人進行了一番交談後,劉備覺得諸葛亮是個人才,於是就留作己用。這也就是毛遂自薦的版本。除了《魏略》以外,

《九州春秋》一書也有個類似的故事。

清代人洪頤煊則認為:三顧茅廬和毛遂自薦都有可能。他在《諸史考異》一書寫道:諸葛亮初見劉備于樊城,劉備雖然禮遇他了,但是沒有特別器重他,等到了徐庶推薦時,劉備再次相見。二人初見是在建安十二年,再次相見是在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很是感激,後來把它記在了《出師表》裡。由此可見,這個事情有待進一步考證。對於這件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再次相見是在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很是感激,後來把它記在了《出師表》裡。由此可見,這個事情有待進一步考證。對於這件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