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篇文章把黃金的價值說透了!

編者按:要問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東西是無價的,可能只有信仰、情感和黃金,黃金之所以無價,是因為它就像人們的信仰和情感一樣,本身還處在混沌狀態,難以科學的解釋。

目前市面上對黃金的定價,僅僅是其人類認知層面非常小的部分所發揮的作用,但就是這一小部分,已經足以擾亂所有定價模型和邏輯。

關於黃金的價值,這是一篇無懈可擊的解析文章,作者肖磊老師認為,未來的世界,沒有人再會追著你辯論麵包重要還是黃金重要的問題。

經過了紙幣週期的洗禮,人類對黃金的追逐,正走向復蘇,且永不滿足,因為站在財富傳承的角度,

黃金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看完後到文末發表您的看法吧!

文|肖磊 ,財經記者圈專欄作者,原載于財經記者圈戰略合作夥伴“肖磊看市”

在中國市場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有價,玉無價。”大概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說,玉要比黃金珍貴得多,比如很多人依然用“無價之寶”來形容一個東西的珍貴;

另一個意思是,黃金作為一個標準化的產品,明確以斤、兩等來計重、計價,具有規律性,再多的黃金也能算出價來,而玉石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定價模式,需要以其品質(成色、產地、工藝等)來劃分,普通人很難估算它的價格。

事實上“有價”跟“無價”,首先是圍繞“貨幣”這個概念展開的,人類發展到今天,交易無處不在,用來衡量物價的貨幣已非常之多,

尤其是主權信用貨幣(紙幣)已影響全球經濟數百年,幾乎任何東西都能被現有的市場交易出一個價格,比玉石更加複雜的期權、股權、保險等產品,都能非常精確的以紙幣定價。

紙幣與紙幣之間,也是“明碼標價”(匯率);玉石作為一個非常普通的商品,早已經不是什麼“無價”了,只是玉石的使用價值還不足以引起市場規模性參與,交易價格只是小圈子的事情,

沒有傳出來罷了。

就連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都能拍出一個確定的價格(2.8124億港幣),只要存在交易市場,對玉石、玉器定價並不難。因此,所謂的“無價”,實際上是因為“無市”造成的,有市場的地方,就一定有價格。

要問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東西是無價的,可能只有信仰、情感和黃金,

黃金之所以無價,是因為它就像人們的信仰和情感一樣,本身還處在混沌狀態,難以科學的解釋。

目前市面上對黃金的定價,僅僅是其人類認知層面非常小的部分所發揮的作用,但就是這一小部分,已經足以擾亂所有定價模型和邏輯。

黃金發展至今,其用途幾乎沒有擴展,依然主要以佩戴需求和財富儲藏需求為主,而其他金屬早已變換了主要用途,比如鐵,古代主要用來打造兵器,但現在主要的用途是工業製造和建築所需。

人類對木頭、銅、石頭、貝殼,甚至是牛、馬等的用途,也都不一樣了,其供給、需求、價格等的主導因素,都已經完全改變。只有黃金,依然如故。

黃金本身值得人類繼續思考和探索,科技的發展已經讓很多之前難以理解的東西變得非常簡單,但科技至今沒有摧毀人類對宗教的癡迷,科技也並沒有找到大腦運行的奧秘,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工作,但依然無法與人類感同身受。

就像人類已經創造出了各類的貨幣,包括紙幣、數位貨幣等,但對黃金的財富認知,依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人類對黃金的認知,跟黃金自身的屬性一樣,幾乎是恒定的,在黃金面前,大部分東西都是變數。要衡量黃金的價格或價值,就需要找一個比黃金還要恒定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在大自然界雖然存在,可難以量化和觸摸,更難以超越人類對黃金的認知和信任,因此黃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真正的“無價”商品。

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金價格,實際上準確的來講,是黃金對於紙幣的定價,而不是相反。

目前一盎司黃金價值1200美元,真正的解釋應該是,在美國政府信用的保證之下,1200個單位的美元,值一盎司黃金。

你可能會反駁說,這種邏輯不成立,因為任何一個物品,都可以這樣舉例,比如一個蘋果賣一塊錢,那麼也可以說,一塊錢值一個蘋果。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在類似的交易定價中,紙幣和蘋果都是變數,紙幣不是永恆的,更沒有人願意一直持有蘋果。

紙幣到底有多大的不確定性呢?去年,印度政府推出廢鈔計畫,把國內超過80%的現鈔變成了廢紙;剛剛中國舉行的兩會,央行官員稱正在研究塑膠貨幣。

要知道你現在握在手上的人民幣,已經是第六版人民幣了,也就是說自1949年建國以來,幾乎每十年就換一種新的人民幣。

拿目前最牛的紙幣(美元)來說,1971年的時候,你只需花不到50美元就能買到一盎司黃金,而現在你需要花1200美元。黃金可以永遠衡量紙幣,但紙幣對黃金的定價只是一個階段。

紙幣的誕生,給交易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性,使得人類可以用各種方式刺激生產,把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極致,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義重大,但對於個人來說,財富傳承因此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

如果你的財富是以紙幣或其他物品的形式存在,還沒有傳給下一代,就可能已經被稀釋和演變掉了。

玉雖然也是比較恒定的一種物品,但玉跟黃金相比,沒有普遍的接受度,且分割不變,容易損壞,難以用玉來衡量其他物品的價值。

一直所傳的“黃金有價玉無價”是不成立的,應該說“玉有價而黃金無價”,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金可以給玉定價,而玉難以給黃金定價。

歷史上曾用金銀比價來給黃金定價,但白銀的貨幣屬性,早已無法跟黃金相提並論。

亞當斯密認為,效用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沒有關係。水雖然比黃金更有用,但黃金卻比水價值更大。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明,儘管水的總效用遠遠大於黃金的總效用,但是黃金的邊際效用卻比水的邊際效用大得多。我們寧願全世界都是水、沒有黃金,而不願意與此相反;

但是在我們擁有水的充足儲備的情況下,我們寧願要一塊額外的黃金而不是額外一單位的水。

未來的世界,沒有人再會追著你辯論麵包重要還是黃金重要的問題,因為要滿足麵包這種需求,已變得非常簡單。

曾多次成為全球首富的巴菲特吃了幾十年的漢堡、可樂,並未覺得有什麼不滿足,但其對炒股賺錢、達到自我實現的願望持久且依然狂熱。

經過了紙幣週期的洗禮,人類對黃金的追逐,正走向復蘇,且永不滿足,因為站在財富傳承的角度,黃金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古代主要用來打造兵器,但現在主要的用途是工業製造和建築所需。

人類對木頭、銅、石頭、貝殼,甚至是牛、馬等的用途,也都不一樣了,其供給、需求、價格等的主導因素,都已經完全改變。只有黃金,依然如故。

黃金本身值得人類繼續思考和探索,科技的發展已經讓很多之前難以理解的東西變得非常簡單,但科技至今沒有摧毀人類對宗教的癡迷,科技也並沒有找到大腦運行的奧秘,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工作,但依然無法與人類感同身受。

就像人類已經創造出了各類的貨幣,包括紙幣、數位貨幣等,但對黃金的財富認知,依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人類對黃金的認知,跟黃金自身的屬性一樣,幾乎是恒定的,在黃金面前,大部分東西都是變數。要衡量黃金的價格或價值,就需要找一個比黃金還要恒定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在大自然界雖然存在,可難以量化和觸摸,更難以超越人類對黃金的認知和信任,因此黃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真正的“無價”商品。

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金價格,實際上準確的來講,是黃金對於紙幣的定價,而不是相反。

目前一盎司黃金價值1200美元,真正的解釋應該是,在美國政府信用的保證之下,1200個單位的美元,值一盎司黃金。

你可能會反駁說,這種邏輯不成立,因為任何一個物品,都可以這樣舉例,比如一個蘋果賣一塊錢,那麼也可以說,一塊錢值一個蘋果。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在類似的交易定價中,紙幣和蘋果都是變數,紙幣不是永恆的,更沒有人願意一直持有蘋果。

紙幣到底有多大的不確定性呢?去年,印度政府推出廢鈔計畫,把國內超過80%的現鈔變成了廢紙;剛剛中國舉行的兩會,央行官員稱正在研究塑膠貨幣。

要知道你現在握在手上的人民幣,已經是第六版人民幣了,也就是說自1949年建國以來,幾乎每十年就換一種新的人民幣。

拿目前最牛的紙幣(美元)來說,1971年的時候,你只需花不到50美元就能買到一盎司黃金,而現在你需要花1200美元。黃金可以永遠衡量紙幣,但紙幣對黃金的定價只是一個階段。

紙幣的誕生,給交易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性,使得人類可以用各種方式刺激生產,把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極致,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義重大,但對於個人來說,財富傳承因此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

如果你的財富是以紙幣或其他物品的形式存在,還沒有傳給下一代,就可能已經被稀釋和演變掉了。

玉雖然也是比較恒定的一種物品,但玉跟黃金相比,沒有普遍的接受度,且分割不變,容易損壞,難以用玉來衡量其他物品的價值。

一直所傳的“黃金有價玉無價”是不成立的,應該說“玉有價而黃金無價”,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金可以給玉定價,而玉難以給黃金定價。

歷史上曾用金銀比價來給黃金定價,但白銀的貨幣屬性,早已無法跟黃金相提並論。

亞當斯密認為,效用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沒有關係。水雖然比黃金更有用,但黃金卻比水價值更大。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明,儘管水的總效用遠遠大於黃金的總效用,但是黃金的邊際效用卻比水的邊際效用大得多。我們寧願全世界都是水、沒有黃金,而不願意與此相反;

但是在我們擁有水的充足儲備的情況下,我們寧願要一塊額外的黃金而不是額外一單位的水。

未來的世界,沒有人再會追著你辯論麵包重要還是黃金重要的問題,因為要滿足麵包這種需求,已變得非常簡單。

曾多次成為全球首富的巴菲特吃了幾十年的漢堡、可樂,並未覺得有什麼不滿足,但其對炒股賺錢、達到自我實現的願望持久且依然狂熱。

經過了紙幣週期的洗禮,人類對黃金的追逐,正走向復蘇,且永不滿足,因為站在財富傳承的角度,黃金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