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拖延症,竟成就了日本漫畫產業的繁榮?

魚龍混雜的漫畫新紀元

手塚治蟲曾苦澀地回憶說,在戰後初期的艱苦時代,他的作品多次被不良出版社擅自改名,作為廉價的“赤本漫畫”出版。這是那個時代的漫畫家所共同擁有過的經歷。

同戰後其他領域的撥亂反正相同,在日本終戰近10年後,“赤本漫畫”迎來了終結。隨著中央出版社的復興,一系列的兒童漫畫雜誌相繼誕生。

以1953年集英社的有趣漫畫文庫為開端,日本戰後漫畫產業開始步入正軌。此外,雖說“赤本漫畫”對戰後第一代漫畫家的著作權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然而這一形式的漫畫卻帶來了不經過常規的經銷管道、專門面向出租書店的單行本的出版。當然,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單行本這一出版形式帶來的革新。

與百花爭鳴的第一代漫畫家探索與創新所取得的成果相比,漫畫產業的成熟顯然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在一段時間內,連環畫接替了“赤本漫畫”,所謂連環畫,中國讀者應該不會陌生,

其形式與“小人書”類似,由細緻的漫畫和漫畫旁的說明性文字組成,多取材于傳統著作或民俗文化,。

連環畫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傳統文化中的繪卷上,不過嚴格意義上的源頭,應該是以1933年海野十三作等人的“紙板劇”創作為開端。在戰後的連環畫創作中,山川惣治是最為出眾的連環畫作家。以明治時期的武俠小說、大正時期的武打小說為選材,

結合戰後初期風靡的冒險和探索藏寶類題材,連環畫在50年代初期走向高峰,在一段時間內,甚至出現兒童雜誌全部連載連環畫的盛況。當時的教育家滑川道夫批評說,所有人都在模仿山川惣治,而忽略了真正面向兒童的創作。

連環畫形式,可以看出,

圖片從屬於文字

不過在這種全民風靡的時期也有異類,手塚治蟲的漫畫並沒有走這一路線,講道理,他的漫畫一開始就著眼於現代化,這可能也是他之後崛起的一個因素吧。

總的來說,如果說赤本漫畫繁榮了單行本這一形式。那麼連環畫則因其題材傾向而引發了輿論討論,也就是,真正面向兒童的創作應該是什麼?

沒有哈密瓜,怎麼會有好漫畫呢?

好了,現在結束一些背景鋪陳,

我們來談談一些趣事。

為什麼說拖延症和漫畫產業有關係。

筆者可以負責任告訴你,關係大大滴幹活。

在漫畫產業完成由山川惣治到手塚治蟲的新式漫畫,即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漫畫形式的轉變後,這是在1950年代後半段。在戰後所謂的新團塊時代(堺屋太一語),隨著高生育率,戰後第一代相繼步入小學和中學,這就為兒童漫畫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筆者想補充一句,這個時代的漫畫,是為兒童服務的,也曾經因為題材的成人向,爆發過“壞書驅逐運動”這樣的歷史性事件。當然這些都是別談,總之,巨大而繁榮的市場,是養活更多漫畫家,激勵更多創作的前提。

《少年肯》是山川惣治最為出名的作品。白人女主角也反映了戰後一段時期內大眾的一些審美趣味。

我們知道,手塚治蟲大神是非常勤勞的,但是勤勞和不拖延並不一定要劃等號。手塚大神的拖延症到什麼地步呢。

在還在做醫生的時候,臨近截稿才想著畫漫畫,實在忙不過來了,沒辦法了。他就自顧自地把護士拉進值班室,然後啪地一聲反鎖門,在做了這種事後淡定說:“下次請你去舞廳跳舞,幫我擦下線稿啦。”

這樣做的次數太多了,醫院裡甚至傳出誤會:手塚醫生每次都將護士拉進值班室很久,護士後來出來總是一臉疲憊的樣子。結果,手塚大神還被醫院boss關小黑屋做談話了。

有一次,他去鹿兒島玩,然而《怪醫黑傑克》處於連載期,所以他不得不邊玩邊畫漫畫。原稿只能依靠空運。編輯部和他約定4點飛機,結果被手塚大神錯過,編輯部只好求航空公司改簽到6點,結果還是被大神錯過了……最後沒辦法,只好求一位旅客乘6點40的飛機帶回原稿。

這其實還不算什麼,有次去美國,原本手塚大神應該把原稿用飛的送回來的,結果因為到了約定時間,稿子還沒畫呢。沒辦法,只好讓他打電話先讓助手們把背景畫好,然後等他回國補充人物……

如果就此說手塚大神懶癌發作也有失公允,畢竟人家是同時連載著4部漫畫的人物。而且有時為了完美,常常出現截稿當天自己要求重畫的情況。這樣做最苦逼的,當然是可憐的助手們(《怪醫黑傑克的誕生——手塚治蟲的創作秘辛》)。然而手塚大神對這種事肯定無所謂啦,作為一個長者,他時常告訴下面的年輕人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搞的這個拖稿啊,一顆賽艇!“不管1部還是10部,我都會拖到截稿時交的。”

當然,有時候不是所有的拖稿都那麼偉大光輝正義……比如半夜被編輯催促時,手塚大神會義正言辭正色道:“我想吃哈密瓜,沒有哈密瓜你讓我怎麼畫漫畫。”連載這麼多漫畫,手塚大神自己也有點吃不消,拖稿理由經常就變成了家裡沒巧克力了,沒零食了(指定了品牌和口味),沒辦法繼續畫下去了。

所以編輯們上門就變成了零食聯歡會。

別以為手塚大神這下就消停了。拖稿理由之後又變成了,啊啊啊啊!沒有膠水了,人家必須要用XX品牌XX年份的膠水,不然貼不好網格紙。

不行!你說讓助手貼,他們懂什麼漫畫啊!(那你之前還讓什麼都不懂的護士幫忙)

於是就出現編輯不得不分頭出動,半夜三更打計程車找膠水的盛況(誤)。

等找到後,手塚大神和顏悅色地看著他們,哎呀,沒想到之前的膠水還有剩呢。

到後來,手塚大神的拖延症越發嚴重。責任編輯每次登門前不得不隨身攜帶幾十萬日元的現金和護照,以免對方已經逃到了國外……

真是讓人羡慕的備受寵溺的拖延症呀(喂!)

所以說這種拖延症哪兒會繁榮漫畫產業啊!

別以為是手塚大神會這麼搞,在那個時代,能在漫畫雜誌上長篇連載的,哪一位會是省油的燈。

就拿平田弘史來說吧,這位堪稱日本歷史漫畫題材TOP1的大神,是怎樣拖稿的呢。按他的畫來說,他瞧不起手塚治蟲那麼偷偷摸摸,他要拖稿的話,不畫就是不畫,你編輯來家裡蹲守,行,客廳你坐著吧,我去院子裡蓋小木屋去。

被稱之為劇畫大師的平田弘史(右)

美國人來約稿,預先支付稿費,非常有誠意,臨近截稿日了,平田大神拖不下去了,於是美國人在截稿日等來了平田大神退還的稿費。

諸如別的雖然我沒畫漫畫但我也沒休息我趴在工作臺冥想之類的……唉,算了吧,我們還是將視角轉向苦逼的編輯們吧。

平田弘史的畫風極其清晰(《薩摩義士伝》),同時,他本人的書法造詣也極高

為什麼說拖延症繁榮了漫畫產業?

因為拖延症,漫畫家趕不上截稿期,雜誌社不得不請人幫忙代畫之類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手塚治蟲的漫畫趕不及只畫了草稿,就請過石森章太郎和赤塚不二夫來幫忙補完。為此漫畫編輯所在的組織,日本兒童雜誌編輯會向漫畫家們所在的組織東京兒童漫畫會進行了交涉,並共同約定以下幾點:

1、約稿時不強人所難,漫畫家也要拒絕這種約稿(就是不要不考慮自己的承受限度)

2、嚴格遵守截稿期

3、不能把漫畫家關起來創作,漫畫家也不能老賴在一個地方

4、漫畫家必須對雜誌社盡說明自己當前住址的義務

5、編輯不為漫畫家做義務勞動

6、禁止代畫

從這些條例來看,圍繞著拖稿,漫畫家和編輯之間的關係的確已經水深火熱了,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手塚治蟲那樣為了躲截稿期逃亡國外這麼誇張,然而漫畫家的拖稿顯然已經成為漫畫產業發展的一個不穩定因素,特別是把漫畫家關起來這一點,當時更是頻繁發生,已經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這一系列規定最終帶來了革新。首先在編輯與漫畫家之間的“鬥爭”中,編輯更加佔據主動。此外,雜誌社從手塚治蟲遙控指揮助手中得到了啟發,開始為漫畫家們配備專屬的助手,這很好的分擔了漫畫家的創作壓力,同時避開了代畫的風險。

神吉晴夫宣導的編創一體化對漫畫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1950年中葉由光文社社長神吉晴夫提出的“編創一體化”的構思下,漫畫的創作也不單單取決於漫畫家本身,責任編輯也參與到創作中來。這樣的改變,也為編輯在處理與漫畫家的關係中,有了更多討價還價的資本。

當然,日本漫畫產業在這個時候,剛剛步入正軌,處於探索前路的時期。漫畫家和編輯之間的關係、漫畫作品的市場反響會怎樣影響整個產業,我們下期繼續^^

首先先說一個八卦,下期我們將提到某位知名漫畫家為了漫畫創作親身投入到BL嘗試~

這個時代的漫畫,是為兒童服務的,也曾經因為題材的成人向,爆發過“壞書驅逐運動”這樣的歷史性事件。當然這些都是別談,總之,巨大而繁榮的市場,是養活更多漫畫家,激勵更多創作的前提。

《少年肯》是山川惣治最為出名的作品。白人女主角也反映了戰後一段時期內大眾的一些審美趣味。

我們知道,手塚治蟲大神是非常勤勞的,但是勤勞和不拖延並不一定要劃等號。手塚大神的拖延症到什麼地步呢。

在還在做醫生的時候,臨近截稿才想著畫漫畫,實在忙不過來了,沒辦法了。他就自顧自地把護士拉進值班室,然後啪地一聲反鎖門,在做了這種事後淡定說:“下次請你去舞廳跳舞,幫我擦下線稿啦。”

這樣做的次數太多了,醫院裡甚至傳出誤會:手塚醫生每次都將護士拉進值班室很久,護士後來出來總是一臉疲憊的樣子。結果,手塚大神還被醫院boss關小黑屋做談話了。

有一次,他去鹿兒島玩,然而《怪醫黑傑克》處於連載期,所以他不得不邊玩邊畫漫畫。原稿只能依靠空運。編輯部和他約定4點飛機,結果被手塚大神錯過,編輯部只好求航空公司改簽到6點,結果還是被大神錯過了……最後沒辦法,只好求一位旅客乘6點40的飛機帶回原稿。

這其實還不算什麼,有次去美國,原本手塚大神應該把原稿用飛的送回來的,結果因為到了約定時間,稿子還沒畫呢。沒辦法,只好讓他打電話先讓助手們把背景畫好,然後等他回國補充人物……

如果就此說手塚大神懶癌發作也有失公允,畢竟人家是同時連載著4部漫畫的人物。而且有時為了完美,常常出現截稿當天自己要求重畫的情況。這樣做最苦逼的,當然是可憐的助手們(《怪醫黑傑克的誕生——手塚治蟲的創作秘辛》)。然而手塚大神對這種事肯定無所謂啦,作為一個長者,他時常告訴下面的年輕人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搞的這個拖稿啊,一顆賽艇!“不管1部還是10部,我都會拖到截稿時交的。”

當然,有時候不是所有的拖稿都那麼偉大光輝正義……比如半夜被編輯催促時,手塚大神會義正言辭正色道:“我想吃哈密瓜,沒有哈密瓜你讓我怎麼畫漫畫。”連載這麼多漫畫,手塚大神自己也有點吃不消,拖稿理由經常就變成了家裡沒巧克力了,沒零食了(指定了品牌和口味),沒辦法繼續畫下去了。

所以編輯們上門就變成了零食聯歡會。

別以為手塚大神這下就消停了。拖稿理由之後又變成了,啊啊啊啊!沒有膠水了,人家必須要用XX品牌XX年份的膠水,不然貼不好網格紙。

不行!你說讓助手貼,他們懂什麼漫畫啊!(那你之前還讓什麼都不懂的護士幫忙)

於是就出現編輯不得不分頭出動,半夜三更打計程車找膠水的盛況(誤)。

等找到後,手塚大神和顏悅色地看著他們,哎呀,沒想到之前的膠水還有剩呢。

到後來,手塚大神的拖延症越發嚴重。責任編輯每次登門前不得不隨身攜帶幾十萬日元的現金和護照,以免對方已經逃到了國外……

真是讓人羡慕的備受寵溺的拖延症呀(喂!)

所以說這種拖延症哪兒會繁榮漫畫產業啊!

別以為是手塚大神會這麼搞,在那個時代,能在漫畫雜誌上長篇連載的,哪一位會是省油的燈。

就拿平田弘史來說吧,這位堪稱日本歷史漫畫題材TOP1的大神,是怎樣拖稿的呢。按他的畫來說,他瞧不起手塚治蟲那麼偷偷摸摸,他要拖稿的話,不畫就是不畫,你編輯來家裡蹲守,行,客廳你坐著吧,我去院子裡蓋小木屋去。

被稱之為劇畫大師的平田弘史(右)

美國人來約稿,預先支付稿費,非常有誠意,臨近截稿日了,平田大神拖不下去了,於是美國人在截稿日等來了平田大神退還的稿費。

諸如別的雖然我沒畫漫畫但我也沒休息我趴在工作臺冥想之類的……唉,算了吧,我們還是將視角轉向苦逼的編輯們吧。

平田弘史的畫風極其清晰(《薩摩義士伝》),同時,他本人的書法造詣也極高

為什麼說拖延症繁榮了漫畫產業?

因為拖延症,漫畫家趕不上截稿期,雜誌社不得不請人幫忙代畫之類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手塚治蟲的漫畫趕不及只畫了草稿,就請過石森章太郎和赤塚不二夫來幫忙補完。為此漫畫編輯所在的組織,日本兒童雜誌編輯會向漫畫家們所在的組織東京兒童漫畫會進行了交涉,並共同約定以下幾點:

1、約稿時不強人所難,漫畫家也要拒絕這種約稿(就是不要不考慮自己的承受限度)

2、嚴格遵守截稿期

3、不能把漫畫家關起來創作,漫畫家也不能老賴在一個地方

4、漫畫家必須對雜誌社盡說明自己當前住址的義務

5、編輯不為漫畫家做義務勞動

6、禁止代畫

從這些條例來看,圍繞著拖稿,漫畫家和編輯之間的關係的確已經水深火熱了,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手塚治蟲那樣為了躲截稿期逃亡國外這麼誇張,然而漫畫家的拖稿顯然已經成為漫畫產業發展的一個不穩定因素,特別是把漫畫家關起來這一點,當時更是頻繁發生,已經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這一系列規定最終帶來了革新。首先在編輯與漫畫家之間的“鬥爭”中,編輯更加佔據主動。此外,雜誌社從手塚治蟲遙控指揮助手中得到了啟發,開始為漫畫家們配備專屬的助手,這很好的分擔了漫畫家的創作壓力,同時避開了代畫的風險。

神吉晴夫宣導的編創一體化對漫畫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1950年中葉由光文社社長神吉晴夫提出的“編創一體化”的構思下,漫畫的創作也不單單取決於漫畫家本身,責任編輯也參與到創作中來。這樣的改變,也為編輯在處理與漫畫家的關係中,有了更多討價還價的資本。

當然,日本漫畫產業在這個時候,剛剛步入正軌,處於探索前路的時期。漫畫家和編輯之間的關係、漫畫作品的市場反響會怎樣影響整個產業,我們下期繼續^^

首先先說一個八卦,下期我們將提到某位知名漫畫家為了漫畫創作親身投入到BL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