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貓王收音機創始人曾德鈞:60歲才開始有資格說為一生所愛而創業

水姐/文

曾德鈞,50後,中國最早從事電子管功放研究的專家,

Hi-Fi音響的先驅之一,中國第一台Hi-Fi膽機、第一台Hi-Fi CD機、第一台Hi-Fi級電子管多媒體音箱的設計師;音響行業的意見領袖,收音機國家標準制定組專家、國家智慧音訊標準制定組組長……

他當過軍人、又當過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榮譽的大學老師;1992年就進入音響行業連續創業,並且如今還堅持著高科技智慧硬體研發,有強勁的科研能力。

從以上描述裡,你可能覺得他一定是個正襟危坐的老幹部。

然而,他絕不是這樣的專家。他是個可愛的人兒,到哪兒演講都喜歡穿一件多兜馬甲。語言詼諧幽默,60歲的心態如90後般年輕,創意非凡,叫他的團隊為F4(不乏媒體資深人士助力)。

他本人因為一款收音機而紅了起來,這款叫貓王的收音機在羅輯思維、一條、吳曉波頻道、喜馬拉雅FM、十點讀書等中產階級熱衷的內容電商那裡風靡一時。

貓王收音機由原木全手工打磨鑄造,每一台都有獨立編號,曾德鈞親自設計,十年間不斷修改完善,在崇尚匠人精神的今天,妥妥地滿足了中產階級的審美等精神需求。

看以下的這段視頻,你會瞭解一些他。

| 曾德鈞創意出演,推薦觀看。您會覺得自己活得不夠年輕,瞬間振奮。

童心、因緣、匠意:都是創業的美好

曾德鈞說,他7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收音機。對當時在湖南湘西一個偏僻的小縣城的孩子來說,收音機就像是神話裡的順風耳。他從此對收音機念念不忘,大半年後,通過跟高年級學習元器件組裝,用積攢多月的零用錢組裝了一臺屬于自己的收音機。此後,他去當兵,在二炮服役,本以為會搞導彈、弄電腦,沒想到是去打坑道的工程部隊,機緣巧合之下,

因為修好了團長的收音機獲得了特殊分配權,搞了無線電通信相關的工作,做了報務員。

1978年在全國科技大會的時候,他作為優秀技術核心能手從青海的德令哈調到了北京搞科研,又有機會讀了軍校,畢業後,因為大學缺老師,所以他就當了老師。他說,在那樣的時代什麼樣的奇跡都有,知識確實改變命運。他從一個工兵變成了導彈類比系統的開發者,帶領學生做導彈系統的音響類比和圖像類比,

成為國內最早接觸高保真音響的人。在音響方面,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某型洲際導彈綜合測試操作類比系統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獎。

收音機,是曾德鈞生命裡很有緣分、很珍愛的東西,幫助過他的人生發展,甚至是他人生轉折的契機。明末傑出思想家李贄的《焚書》中有一篇《童心說》的議論文,他認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是表達個體真實感受與真實願望的“私心”,是真心與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據。這雖是文學觀念,用在這個情境下,感覺比如今商業上被用爛了的“初心”更適合。一個60歲的人,懷念7歲時候的美好童心,帶著這番心思做出來的產品,他又是匠人,又是科學家,又是商人,然而這幾個身份是統一的。

說起來第一次創業,曾德鈞覺得也是蠻巧的,他說:“1989年,國外的一個錄音師去西安錄音,期間他的監聽放大器壞了,滿西安城都找不到合適的,只有我的放大器滿足錄音師的需求。等他錄完音以後,說一定要見見這個放大器的設計師,就把我接到了西安人民大廈,見到我以後,他伸出了大拇指,說你做的東西具有國際先進水準。他說老兄,這麼好的技術我們搞一家公司吧。當時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部隊的,當然不可能說走就走。他說那不行,我要找你的領導,找了領導肯定是被拒絕。但是這個人很執著,他從1989年堅持到1992年,我終於在1992年南下深圳,開始了從事專業音響的工作。”

直到1998年,部隊不能經商了,他又回到大學教書,並且讀了西安交大的工商管理的研究生,畢業後去了TCL當音響研究所所長,但他還是想自己創業。於是,2002年,他再度南下深圳。對音響的繼續創業也是很順遂的,可他就是念念不忘收音機。

2004年,他開始想給自己做一台收音機。他說他是獅子座,性格很外向,當時玩起了BBS,把自己設計、自己製作作品的過程都PO在網上,就有人想買。後來這個作品就慢慢變成了商品,2006年開始全國範圍內賣了,只是他每年只能賣300台。這樣一做就是7年。直到2013年,年輕人帶他玩起了眾籌,做了第一個藍牙音響,2014年做了荒島唱機,眾籌額突破100萬,成了國內第一個破百萬的音響硬體眾籌專案。後來又做了貓王一代收音機,貓王二代在京東眾籌上做了360萬,這個成功案例被劉強東關注,經常在演講中用到。並且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包括央視、深圳衛視等,按他的話說,可能媒體覺得一個60歲的老頭居然玩的不錯。2015年,貓王二代累計賣了一萬台。後來,線上內容電商、線下精品店都開始追逐這款聲控潮品爆品。2016年,他們的線下店合作已經超過500家,月銷量超過5萬台。

有意思的是,創始人有精氣神,他們的故事又挺動人,吸引了很多媒體。CCTV-13新聞頻道要報導深圳創業者,選擇了他們採訪,最後連送給他們的幾台收音機當禮物也沒要;南方都市報稱他是無齡感“發明家”;《青年週刊》說貓王是孤獨妙品;吳秀波拍《名匯》雜誌的時候就選了抱著貓王的照片。他們還拒絕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廣告機會,覺得行銷走得太快也不是好事,產品還要進一步反覆運算升級才是王道。

他還有童心,一生所愛的東西,應是從童年開始的;他說人生總是有很多巧合和運氣,創業就是一場因緣際會;他又是從小搗鼓收音機的匠人,充滿了這個時代追捧的匠心匠意。

他所理解的企業家精神和商業創新

曾德鈞他們本是做智慧硬體的,2013年就完成了中國第一套無限多房間音響系統。這類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已經投入一千多萬前期研發成本。2015年下半年,大約11月份的時候,整個智慧硬體市場熱度降低,加之資本寒冬到來,眼看資金已經燒掉一半,他說,貓王首先是讓他們企業活下來的關鍵。活下去,是創業企業的關鍵。而這句話,馬雲也說過。

曾德鈞說,他複盤了貓王的成功經驗,分析了五條:第一、雙創的紅利;第二、京東劉強東的助力和眾籌玩法的成功;第三、匠心、情懷的意識普及;第四他一再說運氣其實就是風口。“當別人只發幾分的時候我就發幾塊,當時發了幾百個微信群過一會兒把整個朋友圈就刷屏了,短短一個半月裡我發了6萬塊錢3萬個紅包。”真是一個可愛率真的人。這樣的小秘密他也說。

他們團隊特別一條心,都喜歡思考總結,提出了如今的音響產品的邏輯:音響這種東西它沒有那麼剛需,購買的邏輯就是興趣。所以,現在要在品類裡面是第一或者獨創的一個品類,做到行業裡的唯一。就像Seth Godin《怪咖時代》中說的:中間消費市場已陷落,你不用關注中間者,只需討好一群特別喜好的怪咖,就可以依靠這群狂熱者來撼動市場。如果風口沒有了風,那自己造風,如今貓王和一條、豆瓣、Metro945等合作;同時還與各類活動合作定制款,如梅賽德斯-賓士中國國際時裝周、滴滴公交貓王OTR專列、氣味圖書館定制、ZEPPO-貓王2017情人節限量版、愛樂之城聯合推廣“奧黛麗”等。他們團隊始終堅持獨創“IP”+“BD”的模式來持續啟動貓王的影響力。

在近乎高大上的行銷之後,他們依然關注產品反覆運算,關注科技創新。當我問曾德鈞他認為的企業家精神和商業創新是什麼的時候,他這樣答覆:

企業家精神是: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再是以我所長服務社會、惠及員工、實現自我。

商業創新來自兩個層面,一是要創造商業價值,二是要創造競爭壁壘。商業的基因、本質是創造利潤,一切不以創造利潤的創新一定不是商業創新,而創新的目的是增強商業價值的競爭力,抬高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服務、行銷,如果創新做不到這一點,就是盲目的、沒有價值的。商業創新的行為方式是自我革新。這需要創新者不跟隨、不盲從,以獨特之價值在大環境裡取得成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據說今天是女生節,

那麼我們還是送點小禮物吧,

留言被精選出來點贊數超過50的前三名,

可以獲得貓王小王子一台。

幫助過他的人生發展,甚至是他人生轉折的契機。明末傑出思想家李贄的《焚書》中有一篇《童心說》的議論文,他認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是表達個體真實感受與真實願望的“私心”,是真心與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據。這雖是文學觀念,用在這個情境下,感覺比如今商業上被用爛了的“初心”更適合。一個60歲的人,懷念7歲時候的美好童心,帶著這番心思做出來的產品,他又是匠人,又是科學家,又是商人,然而這幾個身份是統一的。

說起來第一次創業,曾德鈞覺得也是蠻巧的,他說:“1989年,國外的一個錄音師去西安錄音,期間他的監聽放大器壞了,滿西安城都找不到合適的,只有我的放大器滿足錄音師的需求。等他錄完音以後,說一定要見見這個放大器的設計師,就把我接到了西安人民大廈,見到我以後,他伸出了大拇指,說你做的東西具有國際先進水準。他說老兄,這麼好的技術我們搞一家公司吧。當時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部隊的,當然不可能說走就走。他說那不行,我要找你的領導,找了領導肯定是被拒絕。但是這個人很執著,他從1989年堅持到1992年,我終於在1992年南下深圳,開始了從事專業音響的工作。”

直到1998年,部隊不能經商了,他又回到大學教書,並且讀了西安交大的工商管理的研究生,畢業後去了TCL當音響研究所所長,但他還是想自己創業。於是,2002年,他再度南下深圳。對音響的繼續創業也是很順遂的,可他就是念念不忘收音機。

2004年,他開始想給自己做一台收音機。他說他是獅子座,性格很外向,當時玩起了BBS,把自己設計、自己製作作品的過程都PO在網上,就有人想買。後來這個作品就慢慢變成了商品,2006年開始全國範圍內賣了,只是他每年只能賣300台。這樣一做就是7年。直到2013年,年輕人帶他玩起了眾籌,做了第一個藍牙音響,2014年做了荒島唱機,眾籌額突破100萬,成了國內第一個破百萬的音響硬體眾籌專案。後來又做了貓王一代收音機,貓王二代在京東眾籌上做了360萬,這個成功案例被劉強東關注,經常在演講中用到。並且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包括央視、深圳衛視等,按他的話說,可能媒體覺得一個60歲的老頭居然玩的不錯。2015年,貓王二代累計賣了一萬台。後來,線上內容電商、線下精品店都開始追逐這款聲控潮品爆品。2016年,他們的線下店合作已經超過500家,月銷量超過5萬台。

有意思的是,創始人有精氣神,他們的故事又挺動人,吸引了很多媒體。CCTV-13新聞頻道要報導深圳創業者,選擇了他們採訪,最後連送給他們的幾台收音機當禮物也沒要;南方都市報稱他是無齡感“發明家”;《青年週刊》說貓王是孤獨妙品;吳秀波拍《名匯》雜誌的時候就選了抱著貓王的照片。他們還拒絕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廣告機會,覺得行銷走得太快也不是好事,產品還要進一步反覆運算升級才是王道。

他還有童心,一生所愛的東西,應是從童年開始的;他說人生總是有很多巧合和運氣,創業就是一場因緣際會;他又是從小搗鼓收音機的匠人,充滿了這個時代追捧的匠心匠意。

他所理解的企業家精神和商業創新

曾德鈞他們本是做智慧硬體的,2013年就完成了中國第一套無限多房間音響系統。這類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已經投入一千多萬前期研發成本。2015年下半年,大約11月份的時候,整個智慧硬體市場熱度降低,加之資本寒冬到來,眼看資金已經燒掉一半,他說,貓王首先是讓他們企業活下來的關鍵。活下去,是創業企業的關鍵。而這句話,馬雲也說過。

曾德鈞說,他複盤了貓王的成功經驗,分析了五條:第一、雙創的紅利;第二、京東劉強東的助力和眾籌玩法的成功;第三、匠心、情懷的意識普及;第四他一再說運氣其實就是風口。“當別人只發幾分的時候我就發幾塊,當時發了幾百個微信群過一會兒把整個朋友圈就刷屏了,短短一個半月裡我發了6萬塊錢3萬個紅包。”真是一個可愛率真的人。這樣的小秘密他也說。

他們團隊特別一條心,都喜歡思考總結,提出了如今的音響產品的邏輯:音響這種東西它沒有那麼剛需,購買的邏輯就是興趣。所以,現在要在品類裡面是第一或者獨創的一個品類,做到行業裡的唯一。就像Seth Godin《怪咖時代》中說的:中間消費市場已陷落,你不用關注中間者,只需討好一群特別喜好的怪咖,就可以依靠這群狂熱者來撼動市場。如果風口沒有了風,那自己造風,如今貓王和一條、豆瓣、Metro945等合作;同時還與各類活動合作定制款,如梅賽德斯-賓士中國國際時裝周、滴滴公交貓王OTR專列、氣味圖書館定制、ZEPPO-貓王2017情人節限量版、愛樂之城聯合推廣“奧黛麗”等。他們團隊始終堅持獨創“IP”+“BD”的模式來持續啟動貓王的影響力。

在近乎高大上的行銷之後,他們依然關注產品反覆運算,關注科技創新。當我問曾德鈞他認為的企業家精神和商業創新是什麼的時候,他這樣答覆:

企業家精神是: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再是以我所長服務社會、惠及員工、實現自我。

商業創新來自兩個層面,一是要創造商業價值,二是要創造競爭壁壘。商業的基因、本質是創造利潤,一切不以創造利潤的創新一定不是商業創新,而創新的目的是增強商業價值的競爭力,抬高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服務、行銷,如果創新做不到這一點,就是盲目的、沒有價值的。商業創新的行為方式是自我革新。這需要創新者不跟隨、不盲從,以獨特之價值在大環境裡取得成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據說今天是女生節,

那麼我們還是送點小禮物吧,

留言被精選出來點贊數超過50的前三名,

可以獲得貓王小王子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