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顧春霆:上海車展要“回歸專業”與國際接軌|顏光明

『汽車需要智慧』

上海車展,中國車展業的一面旗幟,享譽世界。如今,站在國際五大車展比肩的高度展示大國風範,為中國聚焦世界汽車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也為汽車發展和未來展示了多樣性的共生藍圖,

描繪了更為誘人的車輪上的生活。車展回歸專業,這是心聲,也是理性,更是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

提到車展必須提到上海車展。這不但是上海是開創中國車展業的鼻祖,還可以追溯到汽車引進中國的歷史。重要的是,

上海車展完整地見證了中國汽車改革開放之後的發展歷史,記錄了中國人的汽車生活方式,以及汽車消費的演變歷史。

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又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車展。它將聚焦全球汽車在上海的“表達”,也是中國汽車亮相的重要機會。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擁有32年(1985年舉辦)歷史的上海車展不僅可以與國際五大車展(底特律、日內瓦、法蘭克福、巴黎、東京)比肩,還是規模最大,

人氣最旺,前景最佳的車展。由此,被海內外媒體視為最具活力的車展,代表了大國風範的車展。同時也是被國內外廠商最看好的展示汽車品牌和技術的舞臺。

上海車展為何有魅力?又為何受到國內外廠商的高度重視?其原因是什麼?

在車展開幕之前,我特地走訪了車展主承辦方之一,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顧春霆。

這是一位是汽車展覽業中屬於“老法師”級的人物,專業人士。對於上海車展的發展,他說,“上海車展的發展得益於汽車工業的發展,得益於上海城市的發展,得益于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提高和關注。”顧總的這三個“得益”高度概括了車展發展的軌跡和變化,從專業、服務、需求三個維度提供了我們對上海車展的瞭解。

從歷史的角度看,顧春霆說,舉辦上海車展的初衷是為汽車業提供資訊交流的國際化視窗。先是內部行業性的技術交流展示,後是對外開放的汽車展示。由此,逐步發展成為“盛宴”般的車展,突出行業範圍,成為公眾關注的“汽車盛會”。這種火爆程度可以與上海的文化活動媲美,故有人稱,車展成了上海的一張名片。

“上海車展是從不大的規模發展起來的。”顧春霆說,上個世紀80年代,轎車屬於稀罕的展品,遠離現實生活,倒是以商用車為主,尤其是客車,改裝車居多(展品)。而今則與生活和未來密切關聯的乘用車為主,尤其是轎車和概念車的展品成為重要的亮點。展覽場地也一再擴大,由市中心(上海展覽中心)到虹橋(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世貿商城和光大會展中心),再到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遷徙到今天的大虹橋(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這個變化過程說明了什麼?顧春霆回憶說,車展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生活展”。即由原先的技術展,發展為集技術與文化的車展,後又演變為集技術與生活和未來的車展。通過汽車,人們看到了正在變化著的生活和技術的參與度,以及即將要發生變化的未來。所以,我們這次把上海車展的主題定位為“致力·美好生活”,即汽車要為生活服務。

那麼,今年上海車展將舉辦成怎樣的“汽車盛宴”?顧春霆說,有三大特點。首先是集中展現汽車行業最前沿技術與產品;其次是,聚焦新技術、新趨勢、新產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再是,體現當下汽車發展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的新趨勢。他說,與以往不同的之處就是,今年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同台競爭有了新的看點。值得一提的是,WEY(長城高端品牌)、LYNK&CO(吉利高端品牌)等都將首次攜自主車型參與上海車展,這些品牌真正體現了自主品牌的更新換代的生命力。

從今年上海車展提供的資訊瞭解到,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不僅具備了與國外汽車品牌同台競技的能力,還具備了向上的力量。顧春霆說,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全球汽車重心傾向中國。資料顯示,本屆上海國際車展共吸引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踴躍參展,展出整車1400輛,其中全球首發車113輛(外國公司30輛、中國公司83輛),新能源車159輛(國內廠商96輛、國外廠商63輛),概念車56輛,外國公司亞洲首發車44輛。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啟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全部13個室內展館。汽車盛宴,名副其實。

然而,上海車展又是一個國內最具現代化和標準服務的車展,其服務設施和功能已經與國際接軌,其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在國內具有示範效應。顧春霆說,車展服務的專業化是辦好車展的根本保證,不僅要提供安全周到的服務,還要讓參展商和觀眾都能滿意,達到展示的最大效應。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它也是形象的展示,更是文明程度的視窗。對此,上海市政府各部門對於上海車展給予高度重視,並為其成功舉辦保駕護航,全力支持。談到服務的專業化,顧春霆說,我們的標準和服務專業化是嚴格按照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的要求對標執行。應該說,這一套服務程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範。用業內人士的話說,上海車展的展覽規格和服務標準是目前國內最高的。相關人士評價,上海車展代表國家展水準並不比國際五大車展遜色,在軟性服務上的差距也正在縮小。

於是,車展回歸專業。這是近年來業內外人士和媒體一直議論的老話題。顧春霆說,我們一直在努力,讓車展“回歸專業”與國際接軌。他說,首先要讓車展“靜”下來,不能過於用娛樂化的方式吸引眼球,杜絕不雅行為,提供舒適文明的參觀環境;其次,宣導車展的純粹性,以技術展示為主,讓專業和公眾瞭解汽車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以及汽車介入生活的深度和未來;再是,嚴禁車展變相商業推廣和行銷,維護車展的純淨度,成為提供汽車致力美好生活的展臺。

上海車展是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與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成功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打造的中國車展業的一面旗幟,享譽世界。如今,站在國際五大車展比肩的高度展示大國風範,為中國聚焦世界汽車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也為汽車發展和未來展示了多樣性的共生藍圖,描繪了更為誘人的車輪上的生活。車展回歸專業,這是心聲,也是理性,更是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

2017年4月13日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車展往期文章 -

顏光明

資深媒體人、著名汽車記者。從1985年開始就與汽車行業接觸並從事新聞寫作,曾先後對汽車業界重大事件做過深度報導,發表觀點性文章至今,勤於思考,筆耕不輟。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並參與了一些軟課題的研究。著有《輪上風流》、《大國汽車》等書。

汽車有智慧

真實 | 啟迪 | 睿智

雖然關注汽車,更關注

新能源汽車的另一種可能

關注Futurauto

擁抱新能源汽車未來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汽車有文化媒體集群

汽車有文化|汽車有智慧|周海濱微說|談車工坊|我的汽車自駕遊

遷徙到今天的大虹橋(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這個變化過程說明了什麼?顧春霆回憶說,車展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生活展”。即由原先的技術展,發展為集技術與文化的車展,後又演變為集技術與生活和未來的車展。通過汽車,人們看到了正在變化著的生活和技術的參與度,以及即將要發生變化的未來。所以,我們這次把上海車展的主題定位為“致力·美好生活”,即汽車要為生活服務。

那麼,今年上海車展將舉辦成怎樣的“汽車盛宴”?顧春霆說,有三大特點。首先是集中展現汽車行業最前沿技術與產品;其次是,聚焦新技術、新趨勢、新產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再是,體現當下汽車發展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的新趨勢。他說,與以往不同的之處就是,今年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同台競爭有了新的看點。值得一提的是,WEY(長城高端品牌)、LYNK&CO(吉利高端品牌)等都將首次攜自主車型參與上海車展,這些品牌真正體現了自主品牌的更新換代的生命力。

從今年上海車展提供的資訊瞭解到,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不僅具備了與國外汽車品牌同台競技的能力,還具備了向上的力量。顧春霆說,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全球汽車重心傾向中國。資料顯示,本屆上海國際車展共吸引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踴躍參展,展出整車1400輛,其中全球首發車113輛(外國公司30輛、中國公司83輛),新能源車159輛(國內廠商96輛、國外廠商63輛),概念車56輛,外國公司亞洲首發車44輛。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啟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全部13個室內展館。汽車盛宴,名副其實。

然而,上海車展又是一個國內最具現代化和標準服務的車展,其服務設施和功能已經與國際接軌,其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在國內具有示範效應。顧春霆說,車展服務的專業化是辦好車展的根本保證,不僅要提供安全周到的服務,還要讓參展商和觀眾都能滿意,達到展示的最大效應。但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它也是形象的展示,更是文明程度的視窗。對此,上海市政府各部門對於上海車展給予高度重視,並為其成功舉辦保駕護航,全力支持。談到服務的專業化,顧春霆說,我們的標準和服務專業化是嚴格按照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的要求對標執行。應該說,這一套服務程式已經成為了一種規範。用業內人士的話說,上海車展的展覽規格和服務標準是目前國內最高的。相關人士評價,上海車展代表國家展水準並不比國際五大車展遜色,在軟性服務上的差距也正在縮小。

於是,車展回歸專業。這是近年來業內外人士和媒體一直議論的老話題。顧春霆說,我們一直在努力,讓車展“回歸專業”與國際接軌。他說,首先要讓車展“靜”下來,不能過於用娛樂化的方式吸引眼球,杜絕不雅行為,提供舒適文明的參觀環境;其次,宣導車展的純粹性,以技術展示為主,讓專業和公眾瞭解汽車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以及汽車介入生活的深度和未來;再是,嚴禁車展變相商業推廣和行銷,維護車展的純淨度,成為提供汽車致力美好生活的展臺。

上海車展是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與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成功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打造的中國車展業的一面旗幟,享譽世界。如今,站在國際五大車展比肩的高度展示大國風範,為中國聚焦世界汽車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也為汽車發展和未來展示了多樣性的共生藍圖,描繪了更為誘人的車輪上的生活。車展回歸專業,這是心聲,也是理性,更是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

2017年4月13日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車展往期文章 -

顏光明

資深媒體人、著名汽車記者。從1985年開始就與汽車行業接觸並從事新聞寫作,曾先後對汽車業界重大事件做過深度報導,發表觀點性文章至今,勤於思考,筆耕不輟。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並參與了一些軟課題的研究。著有《輪上風流》、《大國汽車》等書。

汽車有智慧

真實 | 啟迪 | 睿智

雖然關注汽車,更關注

新能源汽車的另一種可能

關注Futurauto

擁抱新能源汽車未來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汽車有文化媒體集群

汽車有文化|汽車有智慧|周海濱微說|談車工坊|我的汽車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