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財富觀察|說不盡的“兩會”農經熱點

3月1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

兩會期間,《致富青年幫》推出特別節目——《2017財富觀察》。上會記者,為您傳遞心聲;代表委員,解答您的疑惑。洞悉兩會“三農”商機,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一共梳理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雙創”“三產融合”“美麗村鎮”等12個主題詞。我們又精心梳理出三個關鍵字,為您解析全國“兩會”傳遞出來的致富資訊。

關鍵字1 新型經營主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主要有四方面內容: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現代農業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那麼,這些任務如何完成?自然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主導、示範、帶動、引領。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經營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

【相關連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即要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不是個人,而是農業經營組織。據統計,去年,我國的農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77萬家,全國各種各樣的經營主體大約有270萬家。雖然從數量上看較為可觀,但目前我國行政村數量僅為59萬個,平均一個行政村就有3個合作社,

有內耗現象出現。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品質更值得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張曉山

中國目前是多元化的農業經營主體。有40%的耕地是由經營主體來耕種,

有60%的耕地是由兩億多小農戶在耕種。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並存,傳統小規模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並存。在這個局面下,應該具有差異性的政策措施,對他們實行幫助和扶持。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的主力軍,除了説明他們進行種植結構的調整,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能夠獲取更多的收益外,農村金融也應該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

代表委員認為只有達到一定規模和條件的經營主體,才稱得上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有的代表委員建議,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國家應該在這些方面出臺政策措施,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品質。

關鍵字2 農村金融

資金是發展企業的前提,“融資難”“融資貴”卻是農民朋友們年年都要面對的一大障礙,歸根結底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完全商業化的涉農金融產品很難滿足農民的金融需求。商業化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推出涉農金融產品創新不夠,適合農民和農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少、貸款門檻高、手續繁瑣。另一方面,農民創業往往面臨抵押物缺少、銀行認為其信用度較低的困境。

如何解決這些棘手的確實根本性問題?首先要制定專項培訓計畫,滿足農民工金融知識需求,讓他們在發展產業或者創業的過程中學會利用金融工具。同時,金融機構信貸人員要深入農村,有針對性地舉辦金融講座,為大家提供相關的業務指導。更重要的可能是,需要金融部門真正從農民需求的角度考慮,提供更多的適合農民創業創新的金融服務。

還有代表委員建議,進一步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降低准入門檻,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提供金融服務——金融的水來了,農村的土地才能滋潤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我們的傳統金融對於農村和農業和新興農業生產主體的幫助在提升,但是很難,難在我們傳統的金融成本太高,因為農村的規模不會太大,幾百萬幾十萬、幾萬,所以說服務是不太到位的。這個時候通過互聯網金融體系,像農村講信貸,通過農村信用擔保,這些能夠用互聯網的手段、大資料的手段,能夠為農村經濟金融持續的建設做貢獻,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新的心得體會,希望國家在這方面鼓勵、支持農民體系的金融。

現在農村有很多坑蒙拐騙的情況,國家在整頓,一方面國家要立法、治理,另一方面要像一些優勢的企業牌照、監管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優秀企業就是了解農業、熟悉農業,跟農業的經營組織長期互惠互利的國家級的龍頭企業,要向他們傾斜。對農村金融誰最瞭解呢?一定是在農村的企業,在幫助農村升級轉型這方面的企業。

當前,農村金融體系已經比較健全,且還在不斷地發展創新。參與主體包括傳統的銀行、保險、期貨、投資基金、擔保機構等,還有新的金融創新模式,農村金融確實是在蓬勃發展。相信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就在眼前。

關鍵字3 農業補貼

補貼農業是世界通行做法。近年來我國加大支農惠農力度,對農業的補貼逐年增加,補貼品種多、數額大。同時,各類農業補貼政策實施的成效也很明顯,實現了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長,保持了重要農產品物價水準總體穩定,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今年,代表委員對於農業補貼的建議,更偏重以綠色生態為導向,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資源和生態環境代價,農業生產“轉方式、調結構”迫在眉睫。代表委員建議,加大耕地保護利用補助,讓農民有主動意願通過土壤深松、秸稈還田等綜合措施保護土壤耕層和有機質;還要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完善草原生態獎補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民革副主委

李愛青

補貼政策就是誰生產我就補貼給誰,誰生產好的農產品我就補貼給誰,誰對農產品發展實行權利和義務我就補貼給誰。現在,國家補貼也在調整,更加合理化,尤其是在補保險上,保證種糧的職業農民能幹下去,這是最基本的。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代表委員們在全國“兩會”這個平臺上,把建議心裡想法“說出來”,就是在推動農業底色還原,幫助農民朋友們更好的致富。

=======================================

實習編輯:張靜涵

編輯:王居蔚

責任編輯:王慧

===============================================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歸根結底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完全商業化的涉農金融產品很難滿足農民的金融需求。商業化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推出涉農金融產品創新不夠,適合農民和農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少、貸款門檻高、手續繁瑣。另一方面,農民創業往往面臨抵押物缺少、銀行認為其信用度較低的困境。

如何解決這些棘手的確實根本性問題?首先要制定專項培訓計畫,滿足農民工金融知識需求,讓他們在發展產業或者創業的過程中學會利用金融工具。同時,金融機構信貸人員要深入農村,有針對性地舉辦金融講座,為大家提供相關的業務指導。更重要的可能是,需要金融部門真正從農民需求的角度考慮,提供更多的適合農民創業創新的金融服務。

還有代表委員建議,進一步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降低准入門檻,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農村提供金融服務——金融的水來了,農村的土地才能滋潤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我們的傳統金融對於農村和農業和新興農業生產主體的幫助在提升,但是很難,難在我們傳統的金融成本太高,因為農村的規模不會太大,幾百萬幾十萬、幾萬,所以說服務是不太到位的。這個時候通過互聯網金融體系,像農村講信貸,通過農村信用擔保,這些能夠用互聯網的手段、大資料的手段,能夠為農村經濟金融持續的建設做貢獻,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新的心得體會,希望國家在這方面鼓勵、支持農民體系的金融。

現在農村有很多坑蒙拐騙的情況,國家在整頓,一方面國家要立法、治理,另一方面要像一些優勢的企業牌照、監管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優秀企業就是了解農業、熟悉農業,跟農業的經營組織長期互惠互利的國家級的龍頭企業,要向他們傾斜。對農村金融誰最瞭解呢?一定是在農村的企業,在幫助農村升級轉型這方面的企業。

當前,農村金融體系已經比較健全,且還在不斷地發展創新。參與主體包括傳統的銀行、保險、期貨、投資基金、擔保機構等,還有新的金融創新模式,農村金融確實是在蓬勃發展。相信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就在眼前。

關鍵字3 農業補貼

補貼農業是世界通行做法。近年來我國加大支農惠農力度,對農業的補貼逐年增加,補貼品種多、數額大。同時,各類農業補貼政策實施的成效也很明顯,實現了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產量穩步增長,保持了重要農產品物價水準總體穩定,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今年,代表委員對於農業補貼的建議,更偏重以綠色生態為導向,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資源和生態環境代價,農業生產“轉方式、調結構”迫在眉睫。代表委員建議,加大耕地保護利用補助,讓農民有主動意願通過土壤深松、秸稈還田等綜合措施保護土壤耕層和有機質;還要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完善草原生態獎補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民革副主委

李愛青

補貼政策就是誰生產我就補貼給誰,誰生產好的農產品我就補貼給誰,誰對農產品發展實行權利和義務我就補貼給誰。現在,國家補貼也在調整,更加合理化,尤其是在補保險上,保證種糧的職業農民能幹下去,這是最基本的。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代表委員們在全國“兩會”這個平臺上,把建議心裡想法“說出來”,就是在推動農業底色還原,幫助農民朋友們更好的致富。

=======================================

實習編輯:張靜涵

編輯:王居蔚

責任編輯:王慧

===============================================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