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認知社筆記—你為什麼不願與人分享?

你為什麼不願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

你會因為害怕自己被超越而不敢分享嗎?

對於“得到”“混沌研習社”“喜馬拉雅”採取的付費用戶免費分享策略,你怎麼看?

4月15日 認知社社員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供您參考:

Lira:

害怕分享 還是基於原有的資訊不對稱思維,但互聯網時代 走向兩個方向 要麼完全透明 要麼雙向不對稱

你不分享 別人也會分享

分享的過程是資訊篩選過程,實際上降低的篩選成本,更有力于個人成長

何石:

給他人分享出於這個幾點的考慮:

1:對與知識的再次整理同時互動帶來所知的更新

2:產生自豪感同時帶來個人知名度

3:經濟價值。

分享的內容形式:新的認知的知識 ;有價值信息的搬運工 直接可以帶來經濟價值的知識(但在執行方法多數是看了不會去做) 如果有分享內容你聽後可以賺幾百萬 上千萬哪就是忽悠

無論資訊發佈管道怎麼多樣化 資訊差是永遠會存在

徐秋梅:

既然願意分享為什麼害怕?與其說是分享不如說是互換經驗。

沒有誰敢說自己的成功經驗是唯一的,如果”不敢(不願)”分享就沒有機會獲取更多元的資訊,知識結構單一固化。

在團隊中可能有害怕分享後被超越的情況,但這種思維層面未免太低,他還沒有嘗到成功複製後給他人帶來好處的同時,其實最大的收益者是他自己,分享經濟不僅沒有搶跑他的客戶,可能還會給他帶來一個團隊。

Lira:

很多人曾經抨擊中國乒協力推的養狼計畫,認為會讓自己失去優勢,但優勢從來不是閉門苦練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競爭激勵而來的。

其實,不希望失去優勢是人之常情,安全感建立在競爭優勢之上,只是,很多人認為競爭力是建立在資訊不對稱之上。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自我驅動力和認知能力,對企業,對人都一樣。

其實,不希望失去優勢是人之常情,

安全感建立在競爭優勢之上,只是,很多人認為競爭力是建立在資訊不對稱之上。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自我驅動力和認知能力,對企業,對人都一樣。

你願意分享你收藏的乾貨文章嗎? (單選) 0人 0% 願意 0人 0% 不願意 0人 0% 看情況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