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理解將“小狗被撞”說成“兒子被撞”

“我‘兒子’被撞死了,你們快來幫幫我!”13日下午,西安交警支隊未央大隊的民警接到了一名女子打來的報警電話。

而經過三個小時的尋找,交警最終得知女子口中的“兒子”竟然是一隻小狗。民警告訴記者,交警大隊的事故科平時是很忙碌的,把被撞死的小狗稱為“兒子”來報警,實在是對警力的一次消耗和浪費。(4月15日《北京青年報》)

將“小狗被撞”說成“兒子被撞”,進而報警求助,在很多人看來的確是一種“無理取鬧”。但站在當事人的角度,

小狗和“兒子”也許真的沒太大區別,這也折射出當前廣泛存在的“寵物如人”的社會現象。而在此類事故中,如何衡量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價值,是需要社會各界和執法機關反思的問題。

我們常說“眾生平等”,但在實際上,人的生命價值是會排在動物之上的。可隨著社會發展變化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飼養寵物,家庭寵物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將狗稱為“兒子”也絕非個別現象。

也許寵物與主人間的情感,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親情,但其中也蘊含著情感也是深刻又珍貴的。換個角度看,如果自己的家庭成員被車撞了,又有多少人能保持理智呢?在報紙上、在網路上、在影視片中,人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寵物與人類之間的動人故事,人們的道德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已慢慢接受了寵物與人類平等的設定。面向未來,社會是不是應該重視這類情感在各類糾紛中的價值?

近段時間,可以看到不少由對寵物情感引發的新聞熱點。為寵物購買豪華墓園,體現的是主人對逝去寵物的悲痛與不舍;因寵物突遭不測而燒車洩憤,體現的是主人對遇害寵物的憤怒與無奈;馴犬師培訓走向熱門,則體現出主人對關愛寵物的體貼與細緻。所以,因小狗被撞死而報警,在情感上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0年到2016年,

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9.1%,居各行業之首。2016年,僅寵物犬、貓市場的行業規模達到1720億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養寵大軍”當中,這也說明了現代人對寵物所抱有的情感需求。因此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考慮到主人對寵物的感情,也能體現出政府職能轉變中,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和諧社會,不單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其中也有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關注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價值,

需要以促進社會和諧為著眼點,加強對相關事物的執法資源投入。當然,為“小狗”被撞死而消耗大量警力資源的確不會被認可,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宣傳引導上入手,教育飼養寵物的民眾,如何通過合理的正常的表述管道,有效解決此類糾紛。同時,對針對涉及寵物生死的糾紛,應多關注主人的情感需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經濟仲裁、賠禮道歉上給予更多的傾斜,減少矛盾激發的可能。

面對很多涉及寵物的新聞事件,有不少網友感歎道“人不如狗!”。但實際上,不是“人不如狗”,而是“狗也如人”。

文/嚴奇

減少矛盾激發的可能。

面對很多涉及寵物的新聞事件,有不少網友感歎道“人不如狗!”。但實際上,不是“人不如狗”,而是“狗也如人”。

文/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