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硬幣上的戰爭3:第四次中東戰爭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間前前後後一共打了5次,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至第五次中東戰爭。這5次戰爭在軍事上都是以色列獲勝。其中第一、三、四、五次中東戰爭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為了爭奪巴勒斯坦地區進行的戰爭,

也是阿以衝突貫穿始終的主線。(第二次中東戰爭是英、法為了獲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帶上以色列和埃及進行的一場戰爭,也叫蘇伊士運河戰爭,是一場老牌殖民帝國不甘丟棄其殖民地利益發動的戰爭)

對於以色列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東戰爭,而對整個中東地區多個國家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則是第四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發生在1948年,是以色列和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抗,結果是以色列獲勝,奠定了其國家獨立的基礎,所以也叫以色列獨立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發生在1967年,也稱六日戰爭,是一次經典的先發制人的快速偷襲戰,戰爭只持續了六天,以色列以極微小的傷亡壓倒性的優勢徹底擊敗埃及、約旦、敘利亞聯軍,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徹底改善了以色列的戰略劣勢。

而今天咱們要講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發生在1973年,以色列方面稱其為贖罪日戰爭,阿拉伯世界稱其為齋月戰爭、或十月戰爭。這場戰爭阿拉伯世界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第三次中東戰爭被偷襲),

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的,而且是阿拉伯這次先手,但還是失敗了。因此使阿拉伯國家意識到他們根本不是以色列的對手,無法在軍事上擊敗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間的和平得以展開(也只能認慫)。

首先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帶頭大哥-埃及,和以色列簽署了大衛營和約,令以埃關係正常化,埃及成為首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所有軍隊和殖民者,以交換與埃及的正常關係與長久的和平。其他阿拉伯兄弟肯定是不爽呀,帶頭大哥先自己和敵人講和了,等於是拋棄跟隨自己的小弟了,所以許多阿拉伯國家對此非常不滿,埃及被從阿拉伯國家聯盟裡驅逐。

埃及方面發行了不少的十月戰爭題材的紀念幣,1974年1周年10皮阿斯特,1989年15周年20皮阿斯特。(埃及貨幣單位為埃及鎊、輔幣為皮阿斯特,1埃及鎊等於100皮阿斯特,1埃及鎊大約合9毛人民幣)

埃及發行,1993年20周年5埃及鎊銀幣,1998年25周年1埃及鎊銀幣。

以色列方面,作者沒有查到有發行相關題材的紀念幣,而是發行了一些紀念章(章和幣的區別就是沒有面值,不是國家央行發行的,所以下面以色列發行的紀念章都沒有面值)。埃及發行2003年30周年5埃及鎊銀幣,以色列發行1973年紀念銀章。

以色列發行,1993年紀念銀章,2003年紀念銅章。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都失去了很多土地,雖然聯合國的決議是要以色列歸還這些土地,但以色列並沒有執行。因此,當1970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去世,軍人出身的薩達特繼任埃及總統後,通過軍事手段奪回失去的土地就提上了埃及軍方的日程。

這次埃及人學聰明了,他們使了一招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在1972年至1973年間不斷進行軍事演習,每次軍事演習都搞的以色列相當緊張、提高戒備等級,但每次埃及軍事演習之後又都在幾天後回復平靜,反反復複幾次下來,以色列人有些麻痹了。在1973年贖罪日的前一個禮拜,埃及又在蘇伊士運河進行軍事演習,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卻依然判斷這和以前一樣就只是一次軍事演習。

埃及軍隊渡過蘇伊士運河

然而這次埃及人是玩真的了!在贖罪日這天,以色列全國放假,許多士兵在這天離開崗位返家過節,以色列正處於一年中最戰備最脆弱的狀態。這時,埃及和敘利亞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埃及軍隊出動了200架飛機對以色列進行了空襲,隨後埃及士兵一邊口中呐喊:“真主萬歲”,一邊強渡運河。在進攻的前一晚上,埃及的蛙人將以色列防線埋藏的汽油管封死,使得埃及的渡船在蘇伊士運河上暢通無阻。埃及軍隊到達對岸後,使用高壓水槍沖刷由沙子建成的防線,很快在以色列的防線製造了好幾個缺口,隨後埃及軍隊擊破了幾乎所有的以色列防線上的堡壘,首戰告捷。

埃及軍隊高壓水槍沖刷陣地

埃及取得開始的巨大勝利後,犯了一個極其重大的錯誤,他們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停下來鞏固自己的陣地,這給了以色列喘息的機會。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國軍援,先是集中兵力遏制住敘利亞的攻勢,然後通過美國軍事衛星,發現了埃及軍隊之間的一個缺口,迅速利用這點打穿了埃及的防線,攻入了蘇伊士運河,反而把進攻到西奈半島的埃及軍團包圍了,扭轉了戰局。

之後,由於雙方背後美國、蘇聯的博弈,而且雙方的戰爭消耗也基本上把各自的戰備打光了,雖然以色列扭轉戰局,幾乎進攻到了埃及首都開羅,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色列人也很想借此一舉徹底擊敗敵人,但這時其他阿拉伯國家開始派軍隊援助敘利亞,尤其是伊拉克部隊,其戰鬥力另以色列吃驚。於是各方最後還是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協議,戰爭結束。

埃及發行2003年30周年5埃及鎊銀幣,以色列發行1973年紀念銀章。

以色列發行,1993年紀念銀章,2003年紀念銅章。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都失去了很多土地,雖然聯合國的決議是要以色列歸還這些土地,但以色列並沒有執行。因此,當1970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去世,軍人出身的薩達特繼任埃及總統後,通過軍事手段奪回失去的土地就提上了埃及軍方的日程。

這次埃及人學聰明了,他們使了一招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在1972年至1973年間不斷進行軍事演習,每次軍事演習都搞的以色列相當緊張、提高戒備等級,但每次埃及軍事演習之後又都在幾天後回復平靜,反反復複幾次下來,以色列人有些麻痹了。在1973年贖罪日的前一個禮拜,埃及又在蘇伊士運河進行軍事演習,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卻依然判斷這和以前一樣就只是一次軍事演習。

埃及軍隊渡過蘇伊士運河

然而這次埃及人是玩真的了!在贖罪日這天,以色列全國放假,許多士兵在這天離開崗位返家過節,以色列正處於一年中最戰備最脆弱的狀態。這時,埃及和敘利亞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埃及軍隊出動了200架飛機對以色列進行了空襲,隨後埃及士兵一邊口中呐喊:“真主萬歲”,一邊強渡運河。在進攻的前一晚上,埃及的蛙人將以色列防線埋藏的汽油管封死,使得埃及的渡船在蘇伊士運河上暢通無阻。埃及軍隊到達對岸後,使用高壓水槍沖刷由沙子建成的防線,很快在以色列的防線製造了好幾個缺口,隨後埃及軍隊擊破了幾乎所有的以色列防線上的堡壘,首戰告捷。

埃及軍隊高壓水槍沖刷陣地

埃及取得開始的巨大勝利後,犯了一個極其重大的錯誤,他們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停下來鞏固自己的陣地,這給了以色列喘息的機會。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國軍援,先是集中兵力遏制住敘利亞的攻勢,然後通過美國軍事衛星,發現了埃及軍隊之間的一個缺口,迅速利用這點打穿了埃及的防線,攻入了蘇伊士運河,反而把進攻到西奈半島的埃及軍團包圍了,扭轉了戰局。

之後,由於雙方背後美國、蘇聯的博弈,而且雙方的戰爭消耗也基本上把各自的戰備打光了,雖然以色列扭轉戰局,幾乎進攻到了埃及首都開羅,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色列人也很想借此一舉徹底擊敗敵人,但這時其他阿拉伯國家開始派軍隊援助敘利亞,尤其是伊拉克部隊,其戰鬥力另以色列吃驚。於是各方最後還是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協議,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