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鹿原》今日開播 回到歷史回到陳忠實的筆下

小說《白鹿原》展現了關中平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而電視劇要還原一個時代談何容易。劇版《白鹿原》總投資達2.3億元,94位主演與400位幕後工作人員組成的主創團隊歷經227天,從藍田白鹿原上開拍,經三原、南京、上海、合陽、晉城、太谷、磧口,回到藍田,再到北京,先後完成全組10次大規模轉場,群眾演員起用4萬多人次,可謂電視劇拍攝史上的一個傳奇。今日,該劇將亮相江蘇衛視、安徽衛視,華商報記者採訪了幕後工作人員,看他們是如何解決拍攝中的難題,
展現關中風情。

編劇

陳忠實先生不厭其煩解答困惑

編劇申捷透露,寫劇本一開始就遭遇難題:“當初改編《白鹿原》,一個我很尊敬的前輩老師曾勸我,說你不要沾,這種題材吃力不討好。那片原太深了,你挖不進去!”而改編的過程中,申捷果然遇到了困難,“我仔細看了關於《白鹿原》其他藝術形式的展現,話劇、電影、秦腔、連環畫……但寫大綱分集幾立幾廢,始終找不到方向。

白嘉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祠堂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力量能讓鄉親們敬若神明?白鹿原上兩代人又如何在風雲動盪的年代碰撞出火花?如何通過自己的取捨和選擇,‘悄悄’改變原小說的敘述視角和敘述方式?”

面對困難,申捷選擇回到那段歷史,“我乾脆放下筆靜心研讀有關史料:黨史、宗族史、民國史、縣誌。隨著人物和劇情的發展,又相繼查閱當時當地農民的耕種狀態、婚喪習俗,

參議會如何開,學生怎樣求學,鎮嵩軍圍城的悲慘,大旱大疫下的民生……不知不覺竟看了上百本資料書籍。這才覺著頭腦充盈起來,手中的筆不再哆嗦。”

然後回到那塊土地,“幾次上白鹿原采風的經歷也讓我難忘,和老農民交朋友,手把手學割麥、拉犁,聽他們講述當年原上的日常生活。又到朱先生原形牛兆廉的後人那裡拜訪,甚至還四處尋找白靈原型的孤墳。

還要回到創作者那裡,“創作中途幾赴西安向陳忠實先生求教,先生為我耐心講解人物由來、剖析難點,不厭其煩地解答我的困惑。老先生坦誠相待,講那些玄幻的東西是由於當時人的閉塞,時代的局限所致,完全可以加以批判地去寫。講情愛的本質是壓迫下人的互相溫暖,田小娥渴求真正的理解和關愛。”

造型

做舊,讓每一塊面料都有汗水的味道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原上人一生的寫照,

《白鹿原》為了讓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演員看起來更像當年的原上人,在服裝造型上煞費苦心。該劇的造型指導陳同勳曾為《喬家大院》《甄嬛傳》擔任造型設計。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為了讓《白鹿原》的人物服裝有泥土的味道,衣服重點在於做舊,“每一塊面料都是希望做出來能聞出汗水的味道,都是體現人物勤勞的一面。女性在家做飯的油煙味、油漬,你能感受到她的辛苦。但這其實是非常難的,所以這部戲的服裝製作之前,材料的處理就整整做了兩個月,所有的面料不斷做舊,甚至有的布料做舊之後都沒有辦法拿到裁剪臺上裁剪,一扯就扯開了。有的材料做舊之後,我們甚至還用麵粉或者水泥粉弄上去,噴濕,然後放很長時間。這個做舊的工作其實在拍的過程中一直在持續。”

《白鹿原》的演員都需要提前進組體驗生活,每個人尤其是男演員都要曬黑,因為曬黑和化妝化黑的皮膚質感是不同的,“最開始我們就達成了共識,在這個戲裡,他們不是演員,他們就是這個角色。比如說要把皮膚曬黑,農民皮膚的那種質感不能是畫出來的,一定要是真的曬出來的,曬完之後,我們化妝也不是用傳統的粉底來化,而是通過各種材料來打造一種原上自然形成的那種皮膚質感,會更有厚重的味道。”

劇中的女演員則強調是裸妝,“這個戲基本都是裸妝,除非是老年妝要特別做一下,所以這對演員的要求很高,會暴露他們的一些瑕疵。當然裸妝並不是完全不化妝,我們把她們的一些五官形狀補充完整,但是你看不出來她是畫過的。”雖然都是裸妝,但每個人還是會有不同,“有幾個角色在時代的變化當中會很明顯,我們會讓大家很快能找到這個變化的點。白孝文始終在原上,我們沒有給他什麼變化,因為他在原上沒有什麼衝擊的。不像白靈他們,變化會特別多,我們會把這個時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給他們,但也沒有想要做出極其特別的造型,那就脫離那個時代了。”

美術

搭建白鹿村還原關中民居

為了在劇中充分還原關中風情,《白鹿原》要讓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於是拍攝前的一年多時間,美術指導劉路一就開始了瘋狂的選景工作,因為現在的新農村經過改造後,已經很難找到那種歷史感了。

“我們先用衛星地圖從空中找大概相似的關中地貌,然後人再過去,一個山溝一個山溝去跑、去看、去找。西府、東府,甚至甘肅、山西都跑了一遍,這才在藍田確定了這個主要的景。”白鹿原的祠堂和戲臺,在時代變遷中歷經風雨,幾經摧毀又重建,雖然這裡本身就有一個祠堂和戲臺,但遠遠達不到拍攝要求,只能重新搭建,“《白鹿原》展示的歷史時期比較長,祠堂也是從新到舊,被毀掉、重建、再被毀,為了反映這種幾經磨難的折騰,我們只能用矽膠倒模,把柱子還原成新的,然後再做舊,再翻新。反復裝修好多遍”。

而關中風情裡怎麼離得開土地和麥田,這可是白鹿原上的人最珍視的財產,於是選景工作人員從麥子還是青苗的時候開始找,找了一個多月,每天提著乾糧爬原、爬山,“因為這個麥田是最有氣勢的景,它代表著土地和收穫,在劇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我本來想著能找到二三百畝就不錯了,沒想到最後找到了1000畝,在藍田和長安交界的地方。我當時覺得這就是老天賜給《白鹿原》的。”

劇中白鹿村是劇組在藍田白鹿原上全新搭的景,為了更符合關中特色和歷史,劉路一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研究和尋找關中建築的樣式,“前期先看歷史資料,然後到農村尤其是一些廢棄的農村進行實地考察,因為那裡很多建築都是保留清末的。白嘉軒的家完全還原關中民居的特點,按照農村的土磚結構和質地搭建。”但完全還原卻為拍攝造成了困難,“關中的房子總體特點是窄長,小而窄。但就拍攝而言,廂房很小、很窄,基本上機器進去就滿了,再加上演員就沒有地方了。所以最後我們將開間放大,讓機位和演員的表演有充分的空間,但觀眾看到的效果還是窄長的。”同時劇組在長安區搭建室內戲份所需的影棚,所有陳設也是參考了歷史資料,能用老物件就用老物件,現場也製作了不少器物。

幹農活是原上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算是族長白嘉軒也少不了下地幹活。幹活要用的農具,則是道具組一件一件從老鄉家收回來的,劉路一表示:“碾子、叉子、鏟子、鋤頭、鐮刀,每一樣都是收回來的。因為我們最初就定好了不做新的,因為再做舊也不如歲月的磨礪,道具組長孫甯軍把東府、西府、關中都跑遍了,因為很多農村都已經不用了,你得到山區去找。最終收來了四個卡車農具,光鐮刀就有200多把。”

攝影

八個機位元全景記錄

此前《白鹿原》舉行90分鐘片花看片會時,很多人都感歎這完全可以媲美電影的質感,而為了完美地用鏡頭展現白鹿原上的廣袤深厚,展現人物的心理狀態,該劇在攝影上也想了很多辦法。攝影指導黃偉在接受採訪時說,最多的時候,拍攝同時用了八個機位,“我希望是用全景記錄的方式來完成這個戲,因為這個戲是一種生活的常態,一種生活流。如果我用單機或者雙機拍,生怕錯過什麼,所以我們使用的是多機位,演員隨便走,把戲交給演員,我們負責捕捉。”

麥田是白鹿原上非常重要的象徵,劇組辛辛苦苦找的麥田,怎麼拍好則是黃偉要操心的,“拍麥田的時候,我們想用一種大面積的運動鏡頭來闡釋。比如黑娃跑出麥田,離開白鹿原沖向他想的那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總在想用什麼鏡頭表現,最後決定用跟拍車加上跟拍車上的‘炮’,再加上斯坦尼康和長焦鏡頭,四台機器同時拍攝,在一個鏡頭裡把所有的內容完成。這個其實對我們來說難度很大的。最後黑娃是跑了兩次還是三次,我們就把所有的鏡頭都拍成了。”

而朱先生去世的那場戲,難度之大、完成度之高,更是讓黃偉記憶深刻:“說到難度大可能是朱先生去世,原上老百姓送行的這場戲。原著中是下雪了,但我們也沒辦法決定拍攝當天就讓老天爺下雪,只能人造雪。那時候是冬天,下午五點天光就暗了,三點我們準備完畢,五點就得拍攝完畢,完成了三次機位大轉移,中間還要移動下雪機,這就意味著要移動吊車,這在鄉間土地上是很難的事情。整個的製片部門,美術、照明、服化道、群演,要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這場戲,一條很窄的小道,要把棺材抬下來,人都很擠,又要把主演的戲拍到,還有八百個群演也要拍到。”而群眾演員的表現讓所有人都非常感動,“一般來說群演很難進入狀態,他們能站在那裡假裝抹抹淚就不錯了,但是那天讓我為之動容的是沒有一個群演在現場笑的,甚至聯想到朱先生的戲,真的融入情境當中去了。那天拍完了我覺得渾身沒有勁兒,把力氣全用光了,那兩個小時是我拍《白鹿原》印象最深刻的,全組上下,上到製片主任、製片人,下到場工,就為了那一場戲,0.2頁紙的描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很感動,這是團結的力量,很牛。”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羅媛媛采寫

編輯:劉超

但這其實是非常難的,所以這部戲的服裝製作之前,材料的處理就整整做了兩個月,所有的面料不斷做舊,甚至有的布料做舊之後都沒有辦法拿到裁剪臺上裁剪,一扯就扯開了。有的材料做舊之後,我們甚至還用麵粉或者水泥粉弄上去,噴濕,然後放很長時間。這個做舊的工作其實在拍的過程中一直在持續。”

《白鹿原》的演員都需要提前進組體驗生活,每個人尤其是男演員都要曬黑,因為曬黑和化妝化黑的皮膚質感是不同的,“最開始我們就達成了共識,在這個戲裡,他們不是演員,他們就是這個角色。比如說要把皮膚曬黑,農民皮膚的那種質感不能是畫出來的,一定要是真的曬出來的,曬完之後,我們化妝也不是用傳統的粉底來化,而是通過各種材料來打造一種原上自然形成的那種皮膚質感,會更有厚重的味道。”

劇中的女演員則強調是裸妝,“這個戲基本都是裸妝,除非是老年妝要特別做一下,所以這對演員的要求很高,會暴露他們的一些瑕疵。當然裸妝並不是完全不化妝,我們把她們的一些五官形狀補充完整,但是你看不出來她是畫過的。”雖然都是裸妝,但每個人還是會有不同,“有幾個角色在時代的變化當中會很明顯,我們會讓大家很快能找到這個變化的點。白孝文始終在原上,我們沒有給他什麼變化,因為他在原上沒有什麼衝擊的。不像白靈他們,變化會特別多,我們會把這個時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給他們,但也沒有想要做出極其特別的造型,那就脫離那個時代了。”

美術

搭建白鹿村還原關中民居

為了在劇中充分還原關中風情,《白鹿原》要讓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於是拍攝前的一年多時間,美術指導劉路一就開始了瘋狂的選景工作,因為現在的新農村經過改造後,已經很難找到那種歷史感了。

“我們先用衛星地圖從空中找大概相似的關中地貌,然後人再過去,一個山溝一個山溝去跑、去看、去找。西府、東府,甚至甘肅、山西都跑了一遍,這才在藍田確定了這個主要的景。”白鹿原的祠堂和戲臺,在時代變遷中歷經風雨,幾經摧毀又重建,雖然這裡本身就有一個祠堂和戲臺,但遠遠達不到拍攝要求,只能重新搭建,“《白鹿原》展示的歷史時期比較長,祠堂也是從新到舊,被毀掉、重建、再被毀,為了反映這種幾經磨難的折騰,我們只能用矽膠倒模,把柱子還原成新的,然後再做舊,再翻新。反復裝修好多遍”。

而關中風情裡怎麼離得開土地和麥田,這可是白鹿原上的人最珍視的財產,於是選景工作人員從麥子還是青苗的時候開始找,找了一個多月,每天提著乾糧爬原、爬山,“因為這個麥田是最有氣勢的景,它代表著土地和收穫,在劇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我本來想著能找到二三百畝就不錯了,沒想到最後找到了1000畝,在藍田和長安交界的地方。我當時覺得這就是老天賜給《白鹿原》的。”

劇中白鹿村是劇組在藍田白鹿原上全新搭的景,為了更符合關中特色和歷史,劉路一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研究和尋找關中建築的樣式,“前期先看歷史資料,然後到農村尤其是一些廢棄的農村進行實地考察,因為那裡很多建築都是保留清末的。白嘉軒的家完全還原關中民居的特點,按照農村的土磚結構和質地搭建。”但完全還原卻為拍攝造成了困難,“關中的房子總體特點是窄長,小而窄。但就拍攝而言,廂房很小、很窄,基本上機器進去就滿了,再加上演員就沒有地方了。所以最後我們將開間放大,讓機位和演員的表演有充分的空間,但觀眾看到的效果還是窄長的。”同時劇組在長安區搭建室內戲份所需的影棚,所有陳設也是參考了歷史資料,能用老物件就用老物件,現場也製作了不少器物。

幹農活是原上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算是族長白嘉軒也少不了下地幹活。幹活要用的農具,則是道具組一件一件從老鄉家收回來的,劉路一表示:“碾子、叉子、鏟子、鋤頭、鐮刀,每一樣都是收回來的。因為我們最初就定好了不做新的,因為再做舊也不如歲月的磨礪,道具組長孫甯軍把東府、西府、關中都跑遍了,因為很多農村都已經不用了,你得到山區去找。最終收來了四個卡車農具,光鐮刀就有200多把。”

攝影

八個機位元全景記錄

此前《白鹿原》舉行90分鐘片花看片會時,很多人都感歎這完全可以媲美電影的質感,而為了完美地用鏡頭展現白鹿原上的廣袤深厚,展現人物的心理狀態,該劇在攝影上也想了很多辦法。攝影指導黃偉在接受採訪時說,最多的時候,拍攝同時用了八個機位,“我希望是用全景記錄的方式來完成這個戲,因為這個戲是一種生活的常態,一種生活流。如果我用單機或者雙機拍,生怕錯過什麼,所以我們使用的是多機位,演員隨便走,把戲交給演員,我們負責捕捉。”

麥田是白鹿原上非常重要的象徵,劇組辛辛苦苦找的麥田,怎麼拍好則是黃偉要操心的,“拍麥田的時候,我們想用一種大面積的運動鏡頭來闡釋。比如黑娃跑出麥田,離開白鹿原沖向他想的那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總在想用什麼鏡頭表現,最後決定用跟拍車加上跟拍車上的‘炮’,再加上斯坦尼康和長焦鏡頭,四台機器同時拍攝,在一個鏡頭裡把所有的內容完成。這個其實對我們來說難度很大的。最後黑娃是跑了兩次還是三次,我們就把所有的鏡頭都拍成了。”

而朱先生去世的那場戲,難度之大、完成度之高,更是讓黃偉記憶深刻:“說到難度大可能是朱先生去世,原上老百姓送行的這場戲。原著中是下雪了,但我們也沒辦法決定拍攝當天就讓老天爺下雪,只能人造雪。那時候是冬天,下午五點天光就暗了,三點我們準備完畢,五點就得拍攝完畢,完成了三次機位大轉移,中間還要移動下雪機,這就意味著要移動吊車,這在鄉間土地上是很難的事情。整個的製片部門,美術、照明、服化道、群演,要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這場戲,一條很窄的小道,要把棺材抬下來,人都很擠,又要把主演的戲拍到,還有八百個群演也要拍到。”而群眾演員的表現讓所有人都非常感動,“一般來說群演很難進入狀態,他們能站在那裡假裝抹抹淚就不錯了,但是那天讓我為之動容的是沒有一個群演在現場笑的,甚至聯想到朱先生的戲,真的融入情境當中去了。那天拍完了我覺得渾身沒有勁兒,把力氣全用光了,那兩個小時是我拍《白鹿原》印象最深刻的,全組上下,上到製片主任、製片人,下到場工,就為了那一場戲,0.2頁紙的描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很感動,這是團結的力量,很牛。”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羅媛媛采寫

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