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國球”乒乓球不是中國人發明的!進入中國不過才一百來年!

“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在中國你找個開放的籃球場,足球場可謂無比艱難!但是要說乒乓球台,我估計每個小學,初中都有不少。小編生在農村,在沒有錢買籃球,足球的小時候,

自己讓爸爸刻一個木頭球拍,和小夥伴兌錢買一個乒乓球,在學校已經殘缺不全的球臺上,磚頭壘起一個所謂的球網,那就能玩一天。甚至我們學校有個神人拿半截磚頭都能打的很好!

農村的乒乓球台

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從1981年的第36屆世乒賽,

由郭躍華、蔡振華、謝賽克、曹燕華、童玲等組成的中國隊一舉包攬了七個項目的冠軍,並斬獲了全部五個單項的前四名。乒乓球的世界裡幾乎只有中國的身影,其他的國家都是陪襯!鄧麗萍,馬龍,劉國棟,丁一寧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是中國看著最沒意思的比賽。甚至我們自己都看不下去,每次都有點同情國外選手,希望虐的輕一點!

被大魔王“丁一寧”虐哭的日本選手“福原愛”

但是,你知道麼?乒乓球不是中國人發明的,發明乒乓球的人是英國人,他不是土生土長的“國球”球!歷史總是那麼的相似,就好像原產於咱們國家的‘蹴鞠(cù jū)’ 這項對抗強烈,運動量強大的球類不遠萬里傳到歐美,成為了歐美獨霸的球類運動一樣。

乒乓球這種以技巧為主的球類一進入中國就把愛專研的中國人給迷住了。成為了咱們國家的第一大球類運動,被譽為中國的“國球”。

乒乓球運動的產生,純屬偶然的機會。兩個英國無聊青年玩耍引起的。 19世紀末,一天倫敦兩個青年人到一家飯館去吃飯,

在等待侍者送飯時,他們感到無聊,便信手將裝雪茄的盒蓋拿在手中玩,同時又將酒瓶上的軟木塞也撥了下來,兩人在餐桌上你來我往,相互打過來打過去,結果,他倆玩得竟入了迷,連吃飯都顧不上了。由此,這項餐桌上的遊戲,很快就演變、發展成乒乓球賽,並席捲倫敦,一時形成了一股乒乓球熱。 此後,乒乓球運動不斷的在球拍和球上面進行改進,一直到今天的樣子。
為了紀念發明國,1926年,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倫敦舉行。

1926年12月,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英國倫敦舉行

1904年前後,上海四馬路(今福建路)大新街有一家文具店,店主王道平常赴日本採購一些新穎的文具用品。一次,王道平在日本看到日本人正進行一場乒乓球比賽,覺得這個活動十分有趣,又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只需一張桌子、球和拍子,於是就購買了一些乒乓器材帶回上海,把它擺在商店裡。由於當時中國人並不瞭解它們的用處,更不知道乒乓球的打法,因此銷路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聰明的王道平就在店中作示範,一下子吸引來了許多顧客止步觀看,有的甚至也揮拍上陣。從此,在上海打乒乓球的人日漸增多,這是乒乓球首次進入中國。

覺得這個活動十分有趣,又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只需一張桌子、球和拍子,於是就購買了一些乒乓器材帶回上海,把它擺在商店裡。由於當時中國人並不瞭解它們的用處,更不知道乒乓球的打法,因此銷路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聰明的王道平就在店中作示範,一下子吸引來了許多顧客止步觀看,有的甚至也揮拍上陣。從此,在上海打乒乓球的人日漸增多,這是乒乓球首次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