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偷襲珍珠港註定要失敗?他們自己可不是這麼認為!

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限定英美日巡洋艦比例為5:5:3。之後,海軍第一航空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就提出:“若跟佔優勢的美國海軍開戰,就只能一開始以空襲的方式給敵人一記痛擊。”

1941年,

山本五十六再一次提出,受到天佑的日本定能橫渡3500海裡炸毀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當年10月批准了這個計畫,決定奇襲珍珠港,而不是偷襲。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

上午6時許,350餘架日本轟炸機,分兩輪對毫無防備的珍珠港進行長達90分鐘的轟炸,很是成功,珍珠港的4艘戰列艦、兩艘驅逐艦、188架飛機被炸毀,3600多名美國人死傷。

7個小時後,日本向世界發出宣戰詔書,

羅斯福當日也簽署宣戰命令,中國次日也對日宣戰。

然而,此時的日本簡直是太過於自大,不僅僅偷襲了珍珠港,還在新加坡和中國上海都同時進行了轟炸行動。但是,此時的日本兵力有一半都深陷中國戰區,而日本也並不知此時的美國綜合國力已經不是自己可以比的了。

所以,就像美國一個歷史學家總結所說:對珍珠港的襲擊一開始,就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之後的日本簡直就是飛蛾撲火,完全陷入被動的挨打局面,直至宣佈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