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氣體被埋在地下,竟然變成了石頭

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地表以下可以有效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現在,一個科學家團隊正在通過從地幔中採集的樣本,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將氣體儲存在地下。

如何處理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直是一個難題。過去,人們將二氧化碳在高溫和高壓下泵入廢棄的油氣層,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但是,這種方法存儲的二氧化碳可能發生洩漏,再次回到大氣。

最近,冰島的一個項目表明,在世界的某些特殊地質區存儲二氧化碳,

可以使之與鈣、鎂和鐵反應形成石灰石等碳酸鹽礦物。據悉,這種石化作用可以將二氧化碳牢牢地鎖住數百或數千年。最新結果顯示,如果我們想減輕溫室氣體的影響,更長時間地使用化石燃料,石化作用與其他方法相比將更為直接迅速。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過程可以變得更有效率。在阿曼山脈,科學家正在研究地球地幔中唯一暴露在地表的部分——那裡的地幔反應發生在地球表面,

便於研究。美聯社報導,哥倫比亞大學彼得·克萊門(Peter Kelemen)領導的研究團隊花了4個月的時間鑽探樣品,目前正在計畫分析13噸岩石,希望更加細緻地瞭解石化機理。

該團隊希望通過進一步瞭解阿曼地區地幔吸收二氧化碳的機理,繼而複製自然界的這種碳封存系統,也就是克萊門所說的巨大“碳封存潛艇”。不過,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岩石的技術仍處在研究階段。

即使在冰島,目前每年只有5000噸左右的氣體被封存在地下。

相反,美國則在繼續尋求更傳統的碳捕獲技術。雖然密西西比州的克姆珀(Kemper)專案封存的大量二氧化碳可能引發一場未來災難,但這些封存的二氧化碳已經開始有了初步的應用:德克薩斯州,Petra Nova的燃煤發電廠在重新運轉後,利用捕獲的二氧化碳更有效地將附近油井的石油泵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