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螺洲,福州南片區文化旅遊集散地,或將成為下一個三坊七巷

螺洲鎮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南台島東南端,南臨烏龍江,

北、西分別與城門鎮、蓋山鎮相連,古稱“百花仙洲”。 洲內水網密佈,古代出境皆需舟船。因其形如青螺,又有東晉時洲人謝端遇田螺仙女並結為夫婦的美麗傳說,故名螺洲。

螺洲鎮緊靠福廈公路,距福州機場僅30公里,鎮內基礎設施齊全,建有自來水廠一座,可供全鎮居民飲用。

這裡是“帝師”陳寶琛的故鄉,文物眾多,有建於南宋末年的孔廟,建于梁大同年間的靈山寺,有清代陳寶琛所建五樓,

清朝末年狀元王仁堪的狀元府,還有天后宮、螺女廟及螺仙勝跡、曲水觀瀾等碑刻。

規劃定位

福州南片區的文化旅遊集散地,集活態居住、遺存展示、文化體驗、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古鎮街區。

規劃範圍

整個螺洲鎮域,總面積4.94平方公里。重點規劃區域為規劃劃定的歷史鎮區範圍,規劃面積66.09公頃。

核心保護範圍:劃定兩片,一片西至天后宮西牆,南到烏龍江堤路邊,東至福建武警總院西側,

北至螺洲鎮政府和規劃環島路,另一片北至吳厝老齡委員會,東至省機電學校,南至螺洲中心小學,西至省生化物探重力隊,面積11.17公頃。

未來螺洲將打造成為福州南片區的文化旅遊集散地,是集活態居住、遺存展示、文化體驗、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古鎮街區。

▲螺洲文化名鎮堤內觀景平臺效果圖

形成“兩帶、三村、多點”的規劃空間結構:

“兩帶”:一是保護螺洲鎮沿烏龍江的臨江面,保護烏龍江自然生態格局,形成烏龍江自然生態濱水帶;二是保護螺洲街串聯店前村、吳厝村和洲尾村的時代發展帶。

“三村”:店前村、吳厝村和洲尾村各自形成的獨立核心區。

“多點”:依託烏龍江沿岸重點空間節點,以及各級文保單位、文物古跡及古樹名木形成的多點的保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