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年代的經典,俄羅斯的國產越野車長啥樣?

如今的國內汽車市場,除了國產車之外,已經被德、美、日、法系霸佔,其它國家的品牌車型很難見到。但在90年代,國內進口車屈指可數,越野車就更少見了。除了Jeep大切諾基,見到最多的就是來自俄羅斯的LADA NIVA(拉達尼瓦)。

該車最早誕生於1977年,大有機械四驅和差速鎖,結構簡單,皮實耐用,算是為純越野而生。

如今,這款車在國內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但在俄羅斯依然不少。近日,官方宣佈將推出一款4×4 40周年紀念版車型,限量生產1977輛,搭載一台最大功率83馬力的1.7L汽油發動機。

從曝光的照片來看,該車和40年前變化不大,座椅上印有40周年的字樣,內飾也和外形一樣簡單粗獷。

此外,車輛還標注了0001至1977的數量名牌,彰顯限量身份。

或許,那些有越復古情懷的人,會收藏一台。

提到過去年代中國馬路上跑的那些經典老車,

你會想到哪些?

桑塔納和帕薩特

桑塔納,或者叫普桑,其實就是第二代大眾帕薩特。1981年,大眾汽車在德國發佈了第二代帕薩特轎車。車型定位為大型轎車,然而,在德國本土的二代帕薩特賣得並不好,由於當時過多競爭對手聚集在這個市場競爭,

帕薩特B2並不能取得多少成績。

1984年,中國和大眾汽車達成協議,在中國成立製造工廠,生產第二代帕薩特轎車。但在命名的時候,卻並非使用德國本土市場的“帕薩特”,而採用了在巴西市場的名稱“桑塔納”。最終,第二代帕薩特,就以桑塔納的名稱,

正式在中國落地生根了。

捷達

提到捷達,人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皮實耐用”,這樣的連鎖反應是其他熱賣的轎車所不能做到的。人們總愛用奇跡來形容捷達在中國市場上20年的熱銷,但回顧捷達引入的歷史,卻發現這並不是偶然。

說到最初引入捷達車型的原因,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貫徹早在1987年一汽就已經制定的轎車發展方針。1987年,在十堰會議上一汽就決定:一汽首先從3萬輛奧迪專案入手,解決公務用車、領導用車,再從上而下,建設一個上規模的普及型轎車廠。經過一系列的談判,1990年11月20日,一汽與德國大眾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

從第從1991年12月,第一輛捷達在長春下線,1993年,捷達累計銷量超萬輛,到2006年7月14日,第一百萬輛捷達下線,截至2011年年底,捷達在中國的總銷量達到220萬輛。 如今捷達依然經久不衰,不僅有1.6L和1.9L柴油車型在售,而且每月的銷量依然在轎車銷量排行榜中名利前茅。

富康

九十年代初期,“小康”是關注頻率最高的詞彙。東風雪鐵龍ZX命名“富康”,不僅僅契合了當時的時代特質,還準確的通過命名將其車型定位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到在中國攻城掠地的德國人,法國人當然不願意了。前期與中國的合資企業廣州標緻並不理想。當時,法國的另一家汽車企業雪鐵龍看不下去了,1992年,法國雪鐵龍與我國神龍汽車合作,引進雪鐵龍ZX車型進入國內生產銷售,命名為神龍富康。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雪鐵龍ZX在法國誕生於1991年,雪鐵龍可謂是把最新的車型拿到了中國。當時的富康轎車以出色的操控性,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市場份額迅速上升。

咖咖點評:在經過了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到了90年代的經濟大發展,中國汽車市場一下子湧入了各式各樣國人沒有見過的汽車品牌,不僅豐富了國人的對汽車的認識,同時也滿足了一小部分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此外90年代的中國汽車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混亂,很多品牌汽車都通過走私等非正規管道引進,並且還能正常上路,由此也暴露出了當時國內汽車銷售模式及國家法律體制上的不足。

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貫徹早在1987年一汽就已經制定的轎車發展方針。1987年,在十堰會議上一汽就決定:一汽首先從3萬輛奧迪專案入手,解決公務用車、領導用車,再從上而下,建設一個上規模的普及型轎車廠。經過一系列的談判,1990年11月20日,一汽與德國大眾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約。

從第從1991年12月,第一輛捷達在長春下線,1993年,捷達累計銷量超萬輛,到2006年7月14日,第一百萬輛捷達下線,截至2011年年底,捷達在中國的總銷量達到220萬輛。 如今捷達依然經久不衰,不僅有1.6L和1.9L柴油車型在售,而且每月的銷量依然在轎車銷量排行榜中名利前茅。

富康

九十年代初期,“小康”是關注頻率最高的詞彙。東風雪鐵龍ZX命名“富康”,不僅僅契合了當時的時代特質,還準確的通過命名將其車型定位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到在中國攻城掠地的德國人,法國人當然不願意了。前期與中國的合資企業廣州標緻並不理想。當時,法國的另一家汽車企業雪鐵龍看不下去了,1992年,法國雪鐵龍與我國神龍汽車合作,引進雪鐵龍ZX車型進入國內生產銷售,命名為神龍富康。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雪鐵龍ZX在法國誕生於1991年,雪鐵龍可謂是把最新的車型拿到了中國。當時的富康轎車以出色的操控性,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市場份額迅速上升。

咖咖點評:在經過了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到了90年代的經濟大發展,中國汽車市場一下子湧入了各式各樣國人沒有見過的汽車品牌,不僅豐富了國人的對汽車的認識,同時也滿足了一小部分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此外90年代的中國汽車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混亂,很多品牌汽車都通過走私等非正規管道引進,並且還能正常上路,由此也暴露出了當時國內汽車銷售模式及國家法律體制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