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成為今天的你,最得益於什麼

前言 |三川玲 條目撰寫| 童書媽媽讀者 編輯 | Teresa

幾天前,

我和國際學校的蘭校長和兩位家長聊天。我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取得今天的成就,最主要得益於什麼?

一位清華畢業做諮詢工作的家長說,我大學時候參加了一個社團,使我明白如何組織、工作,梳理重點和實施,一定意義上影響我進入諮詢業。

另外一位做教育的家長說,我練中長跑,培養了我堅毅的品質,做什麼我都堅持,受益至今。

蘭校長說,我成長在小縣城,閱讀是我瞭解世界的工具,

讓我經常思考,幫助我很多。

我們聊得很開心。接下來的幾天裡,我用“你成為今天的你,最得益於什麼?”這個問題打開了很多朋友的話匣子。

有些朋友的回復,讓我幾度眼眶濕潤。這場討論,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未來要走向何處去。

我成為今天的自己,最得益於……

01

15歲時,我一個人在北京玩兒了20天。從那以後,我知道自己該怎樣解決問題。我還知道,方法總比問題多。

——TRiGOPENG

02

童年時,媽媽工作開會時開小差手繪了熊貓,回來送給我。堂兄用作廢的作業紙、針、棉線給我訂了一本厚厚的繪畫本,在封面畫了我的肖像,還題字“薑佘鎮上的小姑娘”,父親必定會設定一個目標,達成後方能滿足我的願望。

大學時,父親每月僅給我生活費。他告訴我,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這讓我後來在職場上能夠取得成功脫不了關係。

大學畢業,我去第一家公司時,

父親告訴我,別人既然雇傭了你,你做事就要100%盡心盡力,而且要行得穩,坐得正。這樣的訓誡,讓我在職場的十幾年都能夠堅持做我自己。我因此結交了很多真性情的朋友。

在婚姻問題上,我和先生戀愛時,全家人跳出來反對,因為徐先生個頭不高,也不是上海人,在上海也沒房。

父親當時提出見徐先生一面,並且告訴我,選老公不用看條件和外在,品質為人很關鍵,但最重要的一點要真的把你放在心上,

真心一輩子能對你好。

父親見完徐先生後跟我說:小夥子人很實在,脾氣很好,對你也是真心實意,如果你打定主意跟他戀愛,爸爸支持你!

就這樣,我和徐先生走到了一起。結婚十幾年來,我們幾乎從未吵架,婚姻一路走來也很美滿。

當我遭遇挫折時,父親每一次都會跟我說:沒事,女兒,誰不會失敗呢?凡事不去嘗試又怎能知道結果呢?再不濟,

爸爸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這句“凡事都有爸爸呢”在我人生很多次低谷時給了我無窮的支持力量,支持我一路向前!

寫到這裡,我眼眶濕了!有這樣的父親,真是我的幸運!

如今,父親已經70多歲,依舊神清氣爽,樂觀向上。憑他自己的努力,國畫和書法已經精進到一定的造詣,作品也參加了多次展覽,又給我們小輩看到退休之後的榜樣!

——應文婕

14

無意間遇到的一本書,對自己一生改變很大。

初一時,同桌帶了本舊舊的《宋詞選》來,我隨手一翻就被第一首詞擊中了“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君淚盈,妾淚盈,誰知離別情。”覺得語言好美,講的還是青春期開始朦朦朧朧知道的相思。

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宋詞。我向同桌借書,把喜歡的詞工工整整地抄在筆記本上。

後來,我又存零花錢在縣城新華書店買了本《唐宋詩詞欣賞啟蒙》,編者至今印象深刻,叫帥建中。在那些唐宋詞裡,我喜歡“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喜歡女詞人李清照、朱淑貞。想像蘇東坡小時候遇到的那個老尼姑長啥樣,還有花蕊夫人究竟有多美麗。

我特別喜歡在下雨天抄宋詞。一個人站著陽臺上看遠山上的綠,有時也莫名其妙哀愁起來。那時真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要真正懂得“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卻不道、流年暗中偷換”,是好多年後了,我也從四川一個小縣城來到了上海。

就是因為這本《宋詞選》,我後來堅定地讀了中文系,碩士又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進大學後,我有機會獨到更多宋詞選本。每看一個選本,第一件事就是看第一首詞選的什麼,覺得如果不選林逋的《長相思》就不是好選本。這樣的執念當然是既愚也可笑的。我只是一直懷念初一那個看到這本書的下午上課前罷了。

2006年,我去杭州時還專門到西湖邊看了林逋的墓。非常普通,但那一瞬間我流出眼淚,謝謝他在一千多年後能讓我遇到,並改變了我。

這麼多年,我多次搬家,一直都還保存著那個抄了很多宋詞的筆記本。

——彭曉玲

15

在青春叛逆期時,我曾遇人不淑。

那時候,父母苦口婆心勸導我,都沒有用。最後,父親用了強烈的方式把我拉回來。那段時間,我過得非常痛苦,甚至痛恨自己的父母。但時間給了我答案。後來的一些事,讓我明白自己的荒謬。小時候做錯事情,母親總是會嚴厲地批評我。可那段時間裡,母親沒有一句責備,只是默默地陪伴我。後來,我才知道,母親常常在家偷偷抹眼淚。那段時間,父母一直陪伴著我,陪我走過了那段陰霾地日子。

——花開陌上

16

七歲前,處於單親家庭狀態的我和媽媽一起生活在她廠裡的家屬區。

媽媽學過幼師,會很多兒歌,還喜歡學唱流行歌曲,每天中午午睡時光,都在媽媽給我的哼唱中入睡。

她喜歡去裁縫店,給我倆做漂亮衣服。我們經常穿母女親子裝。她還會用剩餘的布條做成蝴蝶結給我做頭飾。

記憶中,媽媽基本沒有打罵過我,我卻怕惹她傷心。有一次,我砸傷了鄰居小孩。媽媽帶我去道歉,我愧疚不敢回家,偷偷透過窗子看到媽媽趴在床上哭泣,我難過得不行。

五歲前,我是被散養的。廠裡的荒地是我的百草園,各種水泥滾和其他水泥製品是我的遊樂場,廠外河流來往的船隻運來各種石頭和沙子,寬闊的河灘上春天可以放自己紮的五角星風箏,可以找漿果,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石頭。

我和附近村民的孩子一起玩,她們給我口傳各種從她們姐姐或長輩那裡聽來的鬼怪故事。廠裡的爺爺、叔叔和阿姨,都對我的頑皮很寬容,給我小灶做好玩和好吃的。

物質的富足和精神的自由,讓我的童年有著斑斕的底色。我相信,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來自於此。

我也一直以此對待我的孩子。從他嬰兒時,我就經常哼唱,希望他聽到媽媽溫柔的聲音。我也崇尚散養,讓自然來富養孩子。

——好心修理工

17

過年時,媽媽帶著我們姐妹三個人,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布料。她會參考服裝書上的圖片後、自己設計款式。

那時候,還流行自己打傢俱。媽媽讓我們設計自己的床、沙發、客廳電視櫃。我當時設計了一個床頭櫃,還在床底下設計了兩個大大的抽屜。

每逢節日、生日,媽媽都會張羅朋友、同學來我家聚會。爸爸則會在去公園、旅遊時為我們照相、留念。生活中的儀式感,讓幸福指數提升了不少。

剛上小學,爸爸拿回來一本厚厚的中國旅遊寶典,對我們姐妹三個說,上面的地方你們都要去看看。

現在,我們姐妹三個人都願意把錢花在LV(旅遊)上,而不是LV(包包)。

父母給了我們無條件的愛,還給了我們豐富的家庭生活。他們讓我始終對於親情、婚姻和親子關係有嚮往、有期待,讓我覺得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文紅

朋友OIQT說,“我成為今天的自己,最得益於什麼?”這一問題隱含了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對今天的自己是滿意的。她常常對那些比自己更贊的人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充滿好奇。結果是,她和這些優秀的人成了朋友,並從他們眼中找到了更真實、更豐富的自己。

這些“最得益”的故事中,哪一個擊中了你?我也想問親愛的讀者們這個問題:

你成為今天的你,最得益於是什麼?

備註:以上條目來自于童書媽媽讀者,部分經童書媽媽改寫潤色,謝謝大家貢獻如此精彩的內容!本文配圖選自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的繪本《魚就是魚》,講述的是一條魚如何成為一條魚的故事。

初一時,同桌帶了本舊舊的《宋詞選》來,我隨手一翻就被第一首詞擊中了“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君淚盈,妾淚盈,誰知離別情。”覺得語言好美,講的還是青春期開始朦朦朧朧知道的相思。

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宋詞。我向同桌借書,把喜歡的詞工工整整地抄在筆記本上。

後來,我又存零花錢在縣城新華書店買了本《唐宋詩詞欣賞啟蒙》,編者至今印象深刻,叫帥建中。在那些唐宋詞裡,我喜歡“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喜歡女詞人李清照、朱淑貞。想像蘇東坡小時候遇到的那個老尼姑長啥樣,還有花蕊夫人究竟有多美麗。

我特別喜歡在下雨天抄宋詞。一個人站著陽臺上看遠山上的綠,有時也莫名其妙哀愁起來。那時真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要真正懂得“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卻不道、流年暗中偷換”,是好多年後了,我也從四川一個小縣城來到了上海。

就是因為這本《宋詞選》,我後來堅定地讀了中文系,碩士又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進大學後,我有機會獨到更多宋詞選本。每看一個選本,第一件事就是看第一首詞選的什麼,覺得如果不選林逋的《長相思》就不是好選本。這樣的執念當然是既愚也可笑的。我只是一直懷念初一那個看到這本書的下午上課前罷了。

2006年,我去杭州時還專門到西湖邊看了林逋的墓。非常普通,但那一瞬間我流出眼淚,謝謝他在一千多年後能讓我遇到,並改變了我。

這麼多年,我多次搬家,一直都還保存著那個抄了很多宋詞的筆記本。

——彭曉玲

15

在青春叛逆期時,我曾遇人不淑。

那時候,父母苦口婆心勸導我,都沒有用。最後,父親用了強烈的方式把我拉回來。那段時間,我過得非常痛苦,甚至痛恨自己的父母。但時間給了我答案。後來的一些事,讓我明白自己的荒謬。小時候做錯事情,母親總是會嚴厲地批評我。可那段時間裡,母親沒有一句責備,只是默默地陪伴我。後來,我才知道,母親常常在家偷偷抹眼淚。那段時間,父母一直陪伴著我,陪我走過了那段陰霾地日子。

——花開陌上

16

七歲前,處於單親家庭狀態的我和媽媽一起生活在她廠裡的家屬區。

媽媽學過幼師,會很多兒歌,還喜歡學唱流行歌曲,每天中午午睡時光,都在媽媽給我的哼唱中入睡。

她喜歡去裁縫店,給我倆做漂亮衣服。我們經常穿母女親子裝。她還會用剩餘的布條做成蝴蝶結給我做頭飾。

記憶中,媽媽基本沒有打罵過我,我卻怕惹她傷心。有一次,我砸傷了鄰居小孩。媽媽帶我去道歉,我愧疚不敢回家,偷偷透過窗子看到媽媽趴在床上哭泣,我難過得不行。

五歲前,我是被散養的。廠裡的荒地是我的百草園,各種水泥滾和其他水泥製品是我的遊樂場,廠外河流來往的船隻運來各種石頭和沙子,寬闊的河灘上春天可以放自己紮的五角星風箏,可以找漿果,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石頭。

我和附近村民的孩子一起玩,她們給我口傳各種從她們姐姐或長輩那裡聽來的鬼怪故事。廠裡的爺爺、叔叔和阿姨,都對我的頑皮很寬容,給我小灶做好玩和好吃的。

物質的富足和精神的自由,讓我的童年有著斑斕的底色。我相信,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來自於此。

我也一直以此對待我的孩子。從他嬰兒時,我就經常哼唱,希望他聽到媽媽溫柔的聲音。我也崇尚散養,讓自然來富養孩子。

——好心修理工

17

過年時,媽媽帶著我們姐妹三個人,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布料。她會參考服裝書上的圖片後、自己設計款式。

那時候,還流行自己打傢俱。媽媽讓我們設計自己的床、沙發、客廳電視櫃。我當時設計了一個床頭櫃,還在床底下設計了兩個大大的抽屜。

每逢節日、生日,媽媽都會張羅朋友、同學來我家聚會。爸爸則會在去公園、旅遊時為我們照相、留念。生活中的儀式感,讓幸福指數提升了不少。

剛上小學,爸爸拿回來一本厚厚的中國旅遊寶典,對我們姐妹三個說,上面的地方你們都要去看看。

現在,我們姐妹三個人都願意把錢花在LV(旅遊)上,而不是LV(包包)。

父母給了我們無條件的愛,還給了我們豐富的家庭生活。他們讓我始終對於親情、婚姻和親子關係有嚮往、有期待,讓我覺得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文紅

朋友OIQT說,“我成為今天的自己,最得益於什麼?”這一問題隱含了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對今天的自己是滿意的。她常常對那些比自己更贊的人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充滿好奇。結果是,她和這些優秀的人成了朋友,並從他們眼中找到了更真實、更豐富的自己。

這些“最得益”的故事中,哪一個擊中了你?我也想問親愛的讀者們這個問題:

你成為今天的你,最得益於是什麼?

備註:以上條目來自于童書媽媽讀者,部分經童書媽媽改寫潤色,謝謝大家貢獻如此精彩的內容!本文配圖選自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的繪本《魚就是魚》,講述的是一條魚如何成為一條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