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11屆FIRST影展首批評委公佈,最有態度電影節又要來了

FIRST影展在中國始終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它有清晰的定位和獨特的選片標準,西寧多民族帶來的多元文化碰撞讓FIRST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氣質。

在現在越來越多商業性質電影節漸漸消耗著市場及觀眾對精英電影需求的時候,

FIRST別具一格搭建這樣一個舞臺,讓獨立電影在這裡蓬蓽生輝,讓熱愛電影的人們在這裡,接受來自世界給予他們處☆禁☆女作的溢美之詞。

原創力、作者化和先鋒性是FIRST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它以最客觀、包容的眼光接納著來自青年創作者的藝術訴求和對電影犀利的表達,並用極大的耐心和專心致志的態度讓這些表達最大化地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去年,FIRST走過了第十個年頭,以王家衛領銜的評審團陣容異常耀眼,湯唯、廖慶松、李檣、呂樂、林強等電影各領域的翹楚們彙集在此,用他們對電影的熱忱與FIRST影展十周年的華麗成果交相輝映,誕生出《喜喪》、《八月》、《我心雀躍》、《中邪》等多部品質佳作,

在去年夏天,為中國電影書寫了一段會歷久彌新的篇章。

每年的這個時候,FIRST影展都會公佈新一屆的評委會名單,名單中那些不斷參與當代影史書寫,並被奉為圭皋的電影前輩們,帶著對中國電影的寄予和展望,來到西寧,為又一批電影新人們領航指路。

近日,在影展官方公佈的評委會名單中,赫然紙上的四人分別是:“亞洲電影伯樂”、英國影評人托尼·雷恩、臺灣藝術家陳界仁、婁燁導演御用,

柏林銀熊得主,剪輯師、攝影師曾劍以及去年憑藉梅峰導演《不成問題的問題》剛剛摘取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范偉。站在FIRST第二個十年的開端,或許你能分辨出今年FIRST影展評委選擇上所呈現出的不同圖景。

“學科的、性別的、地緣的……我們關注一切阻滯的邊界。

”在影展網站的評委會板塊,官方如是闡述著對於評委選擇的慎思,或許這句話恰恰能夠揭示你看到這份名單時的些許困惑。

跨越學科、跨越文化的評委選擇勢必將帶來更為開放的評價語彙,同時植根於影像研究與創作的本位身份亦能夠穩妥地關照到電影節既成的自然屬性,這一舉動看似是對於節展評價傳統的一次探索創新,

也同時引人思考,節展的競賽模式與價值輸出是否一定要忠於電影產業和主流審美?唯電影創作而服務的評審好惡是否已經疲軟固化?這不光是FIRST影展面對的問題,更是關聯所有藝術形式的節展行業同僚需要思考的新命題。

▲FIRST影展水晶獎盃

長久以來,FIRST影展的口味都不易歸納琢磨,一方面,這要歸結于其作為電影節本身資歷的年輕,另一方面,年輕作者創作取向的多樣態嘗試和尚未成熟飽滿的類型市場亦可能是共同的肈因。

如是來看,FIRST影展評委會名單上出現的首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便更能讓人理解,在陳界仁的藝術創作脈絡中,始終保持著對“被剝奪者”的凝視,關懷和理解人的處境,表達著屬於人的精神和能動性。除了攝影、行為藝術和裝置外,對陳界仁來講,影像是一個關鍵的媒介。

2002年,陳界仁拍了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淩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回音》,之後的《加工廠》、《帝國世界》系列、《殘響世界》等影像作品,都在表達的訴求下,任虛構、紀實、行為在影像中不斷解構變換出多種表現方式。從影像意義上來說,這其中展示的實驗性,以及陳界仁對人類意義上的關懷,期待能為電影評價帶來電影傳統邊緣的視角。

▲陳界仁《加工廠》

而與陳界仁介入角度大相徑庭的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影評人、電影節策展人、作家托尼·雷恩。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最早將中國及亞洲電影介紹到西方的人士之一,也是溫哥華電影節龍虎單元和釜山電影節的初創者,素有"亞洲電影教父和伯樂"之稱。

他所象徵的是近半個世紀亞洲電影史縱深,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便發覺和推介了眾多亞洲優秀導演,如北野武、李滄東、洪尚秀、陳凱歌、蔡明亮、阿彼查邦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回到中國,如此深遠而銳利的視野將如何評價新一年FIRST影展視野內的創作者和作品,看待FIRST影展?是一次未知、刺激、緊張的旅程。

其他兩位評委自不用說,攝影師曾劍憑藉與婁燁導演合作的《春風沉醉的晚上》、《浮城謎事》、《推拿》多次獲得了國內和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兩度收穫金馬獎,並憑藉《推拿》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機如同他手中的畫筆,在他的專業領域不斷摸索創作前所未有的拍攝手法,構建獨特的視覺語言。這一點被《推拿》中的“盲視角”體現的淋漓盡致。

▲婁燁執導,曾劍攝影《推拿》

繼葛優之後,FIRST再度迎來憑藉喜劇家喻戶曉的範偉,或許大多數人是從此開始以電影演員的角度去談論他。事實上,在產量較高的演員范偉身上,你會發現一個演員的不確定性是最重要的,還有極端性和幽默感,從《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到《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紅旗,他已經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入木三分的小市民形象,直到最近成為新晉金馬獎影帝,范偉老師實力開掛,在表演維度展示了無可比擬的跨越和轉變,而又自如從容。

▲梅峰執導《不成問題的問題》

繼首批評委陣容公佈後,今天FIRST組委會又發佈了創投會評審名單,今年邀請到了叱吒華語電影36年的知名電影監製、製片人施南生女士,以及華語犯罪類型電影標杆性人物曹保平,而名列其中的電影演員湯唯更是凸顯了今年FIRST創投評審中多樣化的經驗參照,打破了常規的想像,期待今年FIRST創投入圍電影計畫的誕生。

多年來,雖然FIRST邀請的創投終審身份都不一而同,但皆保持著一貫的準則。他們或是對產業趨勢、創作環境的演變保有清醒的識別力,或是對電影類型風格、表現方式、電影語言有敏銳的洞察。將為青年電影人的創造作帶來豐富的經驗參照,發掘具有藝術直覺的新銳電影人,以及具有產業可能的電影計畫,推動電影潮流更迭。

其中,施南生一直是華語電影製作領域的風雲人物,從《最佳拍檔》開始,施南生見證了“兩次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間”。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先後參與制作了《上海之夜》、《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賣座又廣受讚譽的華語電影經典;而在華語電影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內,憑藉對市場精准的評估判斷,涉足兩岸三地電影製作流域,陸續參與制作、推出了《無間道》、《桃姐》、《智取威虎山》等等類型多元、膾炙人口的佳片。

而曹保平導演自不用說,近些年,《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影片在類型風格、敘事技巧和藝術表達上的探索融合,已塑造了典型的美學範式,將為青年電影人擎燈引路。而說到湯唯,一直是演員中獨特而負氣含靈的存在,專注於表演的藝術,詮釋了電影表演的底蘊,拓展了表演的邊界。這樣的她還始終在關注當下年輕人電影表達的新鮮樣態,對於此次擔綱FIRST創投會終審,湯唯充滿期待。

▲創投會一對一洽談現場

新一屆影展的主競賽征片如火如荼,將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征片倒計時,而創投會電影計畫徵集也僅剩15天,初審委員會也即將開始第一輪審片工作;同時,被譽為“頂級拍磚團”的評委會另外3位評審委員將在五月四日公佈。屆時,評委會主席將正式亮相,代表評委會致辭,繼姜文和王家衛之後,誰將開啟FIRST影展下一個十年之門呢?

過去十年,從中國傳媒大學“大學生影像節”走出,到落戶西寧更名為FIRST影展,再到如今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新人電影”平臺,FIRST背後所有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都功不可沒。《黑處有什麼》導演王一淳評價FIRST影展“如果你看到這群人淩晨三點鐘工作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成功的原因了”。的確,從一批熱愛電影的大學生們,逐漸變成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新希望的開拓者,“FIRST人”太不簡單。所以,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在FIRST新十年的開端,抱以最真誠的態度,去期待未來FIRST給中國電影帶來的榮耀時刻。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長久以來,FIRST影展的口味都不易歸納琢磨,一方面,這要歸結于其作為電影節本身資歷的年輕,另一方面,年輕作者創作取向的多樣態嘗試和尚未成熟飽滿的類型市場亦可能是共同的肈因。

如是來看,FIRST影展評委會名單上出現的首位當代藝術家陳界仁,便更能讓人理解,在陳界仁的藝術創作脈絡中,始終保持著對“被剝奪者”的凝視,關懷和理解人的處境,表達著屬於人的精神和能動性。除了攝影、行為藝術和裝置外,對陳界仁來講,影像是一個關鍵的媒介。

2002年,陳界仁拍了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淩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回音》,之後的《加工廠》、《帝國世界》系列、《殘響世界》等影像作品,都在表達的訴求下,任虛構、紀實、行為在影像中不斷解構變換出多種表現方式。從影像意義上來說,這其中展示的實驗性,以及陳界仁對人類意義上的關懷,期待能為電影評價帶來電影傳統邊緣的視角。

▲陳界仁《加工廠》

而與陳界仁介入角度大相徑庭的是,英國久負盛名的影評人、電影節策展人、作家托尼·雷恩。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最早將中國及亞洲電影介紹到西方的人士之一,也是溫哥華電影節龍虎單元和釜山電影節的初創者,素有"亞洲電影教父和伯樂"之稱。

他所象徵的是近半個世紀亞洲電影史縱深,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便發覺和推介了眾多亞洲優秀導演,如北野武、李滄東、洪尚秀、陳凱歌、蔡明亮、阿彼查邦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回到中國,如此深遠而銳利的視野將如何評價新一年FIRST影展視野內的創作者和作品,看待FIRST影展?是一次未知、刺激、緊張的旅程。

其他兩位評委自不用說,攝影師曾劍憑藉與婁燁導演合作的《春風沉醉的晚上》、《浮城謎事》、《推拿》多次獲得了國內和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兩度收穫金馬獎,並憑藉《推拿》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機如同他手中的畫筆,在他的專業領域不斷摸索創作前所未有的拍攝手法,構建獨特的視覺語言。這一點被《推拿》中的“盲視角”體現的淋漓盡致。

▲婁燁執導,曾劍攝影《推拿》

繼葛優之後,FIRST再度迎來憑藉喜劇家喻戶曉的範偉,或許大多數人是從此開始以電影演員的角度去談論他。事實上,在產量較高的演員范偉身上,你會發現一個演員的不確定性是最重要的,還有極端性和幽默感,從《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到《求求你,表揚我》中的楊紅旗,他已經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入木三分的小市民形象,直到最近成為新晉金馬獎影帝,范偉老師實力開掛,在表演維度展示了無可比擬的跨越和轉變,而又自如從容。

▲梅峰執導《不成問題的問題》

繼首批評委陣容公佈後,今天FIRST組委會又發佈了創投會評審名單,今年邀請到了叱吒華語電影36年的知名電影監製、製片人施南生女士,以及華語犯罪類型電影標杆性人物曹保平,而名列其中的電影演員湯唯更是凸顯了今年FIRST創投評審中多樣化的經驗參照,打破了常規的想像,期待今年FIRST創投入圍電影計畫的誕生。

多年來,雖然FIRST邀請的創投終審身份都不一而同,但皆保持著一貫的準則。他們或是對產業趨勢、創作環境的演變保有清醒的識別力,或是對電影類型風格、表現方式、電影語言有敏銳的洞察。將為青年電影人的創造作帶來豐富的經驗參照,發掘具有藝術直覺的新銳電影人,以及具有產業可能的電影計畫,推動電影潮流更迭。

其中,施南生一直是華語電影製作領域的風雲人物,從《最佳拍檔》開始,施南生見證了“兩次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間”。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先後參與制作了《上海之夜》、《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賣座又廣受讚譽的華語電影經典;而在華語電影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內,憑藉對市場精准的評估判斷,涉足兩岸三地電影製作流域,陸續參與制作、推出了《無間道》、《桃姐》、《智取威虎山》等等類型多元、膾炙人口的佳片。

而曹保平導演自不用說,近些年,《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影片在類型風格、敘事技巧和藝術表達上的探索融合,已塑造了典型的美學範式,將為青年電影人擎燈引路。而說到湯唯,一直是演員中獨特而負氣含靈的存在,專注於表演的藝術,詮釋了電影表演的底蘊,拓展了表演的邊界。這樣的她還始終在關注當下年輕人電影表達的新鮮樣態,對於此次擔綱FIRST創投會終審,湯唯充滿期待。

▲創投會一對一洽談現場

新一屆影展的主競賽征片如火如荼,將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征片倒計時,而創投會電影計畫徵集也僅剩15天,初審委員會也即將開始第一輪審片工作;同時,被譽為“頂級拍磚團”的評委會另外3位評審委員將在五月四日公佈。屆時,評委會主席將正式亮相,代表評委會致辭,繼姜文和王家衛之後,誰將開啟FIRST影展下一個十年之門呢?

過去十年,從中國傳媒大學“大學生影像節”走出,到落戶西寧更名為FIRST影展,再到如今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新人電影”平臺,FIRST背後所有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都功不可沒。《黑處有什麼》導演王一淳評價FIRST影展“如果你看到這群人淩晨三點鐘工作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成功的原因了”。的確,從一批熱愛電影的大學生們,逐漸變成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新希望的開拓者,“FIRST人”太不簡單。所以,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在FIRST新十年的開端,抱以最真誠的態度,去期待未來FIRST給中國電影帶來的榮耀時刻。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