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3歲塗料工最大心願:我想上大學

“雖然被逐出羅馬,卻依舊活在羅馬城下。”這是美國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

也是彭水縣23歲小夥劉芹最喜歡的一句座右銘。白天,他是打散工的塗料工,晚上,他是挑燈夜讀的高考生。因為家庭拮据,16歲輟學,18歲考上大學卻遺憾放棄,相比同齡人,劉芹的求學路更艱辛。

近日,劉芹向重慶晚報慢新聞發出求助,他說,希望有老闆能在重慶給他提供一份做塗料的活,補貼生活,幫助他完成大學學業。

主動休學 最苦的時候睡在馬路邊

在四公里輕軌站旁的江南國際新城,記者見到了劉芹。他借住在高中同學冉東租的出租屋裡。

劉芹老家在彭水縣保家鎮羊頭鋪社區。從小學到初中,他每天上學和放學路上要花五個小時。高二下學期,家裡因生活拮据拿不出學費,“我提出先休學一年存錢上學。”劉芹說,休學後,他做過流水線普工,也做過服務員,後來跟一位塗料師傅學刮塗料,輾轉各個工地。

“劉芹是個特別踏實的孩子,

家裡困難從來不說。”塗料師傅鮮師傅歎氣道,“我後來知道他輟學,鼓勵他繼續讀,我無償資助他都可以,他沒有接受。”

“多靠自己吧。”劉芹說,一年後,他攢上了錢。彭水縣第一中學的周登明老師曾是劉芹的初中老師,周老師告訴記者:“他找到我說還想讀書,於是,我幫他進入彭水第一中學複讀。”

“打工的時候,為了節約錢,街邊的板凳上也湊合過夜,所以坐在教室裡讀書是最幸福的。

”劉芹說得輕描淡寫,只是說到家人時,他低下了頭:“這些都不算苦,最讓我放不下的是90歲的爺爺和當時2歲多的小妹。”

又要照顧家人,又要撿起學業,最後劉芹考上了重慶長江師範學院的預科。

得而復失 夾在書中的錄取通知書

“他很多事都埋在心裡,他不說為什麼不去讀大學,我們也不好多問。”冉東說,直到劉芹搬來和自己一起住,他才無意間看到了劉芹夾在書頁中的長江師範學院錄取通知書。

通知書上寫著“少數民族本科預科專業2013級新生”字樣,時間是2013年7月。

劉芹說,他還記得,父母在接過錄取通知書時,那種又喜又為難的複雜表情。父親小學沒讀完,母親大字不識,在彭水縣保家鎮起早貪黑幫人做搬運,終於等到兒子考上大學。

但是,學費從哪裡來?“爸爸說他去借錢供我上。”劉芹說,“我沒有立刻答應,即使借了錢,我們什麼時候還得上?萬一爺爺生病需要用錢怎麼辦?爸爸和媽媽要賺錢,

我去讀大學了,誰來照顧爺爺和小妹……”

從拿到錄取通知書到報名截止日9月12日,劉芹說這是他最難熬的日子,“我每天都在想這些問題。”最後,他決定放棄讀大學。

他告訴父母這個決定時,一向雷厲風行的父親第一次坐在椅子上悶不做聲,母親只是偷偷擦眼淚。

重新備考 床邊書架堆滿各種書籍

劉芹說,在決定暫時放棄上大學那一刻,他就立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上大學。

去年家裡拆遷得到一筆拆遷款,緩解了緊張的經濟,小妹也上了小學,可以照顧自己。

今年2月,劉芹在高考報名網上報名,他想報考建築方面的專業,但父母還不知情。“考上再說。”劉芹說,2月他就來到重慶,一邊複習,一邊做塗料工賺學費和生活費。

冉東告訴記者,劉芹搬進出租屋的第一天,帶得最多的東西是書。每天從工地下班回來,看書要看到晚上10點多。

床邊書架上,除了教輔資料,還放著劉芹買來的各種書籍。劉芹笑著說:“不吃飽可以,睡大街都行,但不買書不看書就不行。當書頁的油墨香味撲鼻時,我很滿足,感覺自己能變成另一個人,是脫開了生活的束縛的人,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放棄讀大學的機會,我很難過,但絕不後悔,因為我從沒有放棄過希望。”劉芹坦言,“我不敢說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明白這樣於事無補。不管生活如何苟且,我們都要去追尋詩和遠方。心中有夢,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旅。”記者 郝瑤 冉文 實習生 蕭昱朗清 攝影報導

他就立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上大學。

去年家裡拆遷得到一筆拆遷款,緩解了緊張的經濟,小妹也上了小學,可以照顧自己。

今年2月,劉芹在高考報名網上報名,他想報考建築方面的專業,但父母還不知情。“考上再說。”劉芹說,2月他就來到重慶,一邊複習,一邊做塗料工賺學費和生活費。

冉東告訴記者,劉芹搬進出租屋的第一天,帶得最多的東西是書。每天從工地下班回來,看書要看到晚上10點多。

床邊書架上,除了教輔資料,還放著劉芹買來的各種書籍。劉芹笑著說:“不吃飽可以,睡大街都行,但不買書不看書就不行。當書頁的油墨香味撲鼻時,我很滿足,感覺自己能變成另一個人,是脫開了生活的束縛的人,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放棄讀大學的機會,我很難過,但絕不後悔,因為我從沒有放棄過希望。”劉芹坦言,“我不敢說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明白這樣於事無補。不管生活如何苟且,我們都要去追尋詩和遠方。心中有夢,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旅。”記者 郝瑤 冉文 實習生 蕭昱朗清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