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粵港澳!如此佈局方能高枕無憂(附股)

雄安新區前些日子在市場上掀起了一場異常強大的雄安旋風,直至目前為止這場旋風都還沒有完全過去。但是,很快,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給很多沒有來得及搭上雄安快車的投資者帶來了新鮮的主題。

從歷史上來看,一般有兩個炒作概念緊鄰的,第二個概念往往炒作力度不同於第一個概念。實際上,對粵港澳概念的挖掘上和雄安概念就是不同的。對於雄安的概念,市場主要針對當地的地產、環保板塊;而粵港澳概念上更加側重於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這其中許多的邏輯,小蜂財經邀請到了廣發證券投資顧問李博,來為我們介紹。

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指“二區九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擁有約1億人口,面積56000多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000億美元,年航空客運流量1.1億人次。《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是“形成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經濟區域”,是國家區域戰略重點部署的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受益產業鏈

1.“一小時交通圈”與城市互聯互通,交運產業率先受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逐漸執行,以城際交通網絡為代表的基建投資有望迅速加碼。

2.疊加“一帶一路”戰略,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利好港口。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定位於對外開放,目標打造世界級灣區經濟,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補充,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3.強化產業升級與人才集聚效應,地產鏈整體受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將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外,灣區建設將吸引高技術人才流入,核心城市聚集效應利好地產產業鏈。

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個股

不過,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是前海自貿區和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而雄安是一帶一路所有路線的最終彙集點。雄安的任務是承擔世界級的能量,今後或將帶領世界經濟的走向。但粵港澳大灣區則沒有如此大的能量。從這方面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更多的定位是在港口運輸和交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