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波三折的玉米行情,謹觀玉米後市

自2017年開春以來,國內玉米價格大多先抑後揚。截止到3月6日,東北產區、華北產區以及港口和銷區玉米市場價格均較前期各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大商所玉米合約近期更是漲勢淩厲1705合約3月6日收盤報1648元/噸,

創出該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收盤水準。

根據國家糧食局資料,到2月25日為止,玉米主產區(即東北主產區、華北主產區等)累計收購玉米8656萬噸,同比去年減少3785萬噸。雖此收購低於去年同期水準,但2016年玉米總產量下降,大多玉米以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或商品玉米為主。由此可知,本年度玉米收購進度與去年相比,進度相當。眼下跟國內餘糧水準同比仍然偏高,

但也可能會低於市場所預期。

受國內玉米價格影響、國內規模企業享受政策補貼、部分加工產品出口退稅優惠、進口DDGS反傾銷反補貼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一些地區新增產能不斷開工生產,使得深加工企業步入良好盈利時期。

因此可推測出,本年度玉米深加工消費將超過市場預期。

受近期禽流感對禽類養殖的影響,東北飼企補貼對玉米價格起到一定影響。玉米作為國內飼料的重要部分,將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影響飼用玉米的消費。東北產區規模企業享受補貼將提升銷區飼企採購東北玉米的比較成本,提升國內優質玉米後期市場預期。

我國傳統上從3月下旬開始,玉米市場將進入玉米活躍時期。從東北市場來看,春播前農戶比較集中的售糧即將到來,而華北市場隨著天氣轉暖,也將進入農民玉米的集中銷售期。從而預示著從3月中下旬開始,農民集中售糧的壓力將逐漸到來。當前玉米價格的反彈上漲預示著繼續回落的力量已經衰竭,

玉米市場已進入跌無可跌的境地,但在後期售糧壓力下,可能仍會有一段低位震盪期。

2016年玉米減產,機構之間差異較大,範圍在2000-5000萬噸之間。這對後期玉米市場有較大影響。如果減產幅度較大,則意味著當年新增玉米產消之間結餘量較少,

不考慮陳糧因素,國內產玉米消費有可能出現偏緊態勢。

總體來看,本年度玉米呈曲線走勢,隨玉米的後市行情變化或將出現震盪。特別是3-4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又將面臨一波較大的衝擊,但國內現貨價格跌無可跌的特徵比較明顯,繼續向下空間可能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