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聽教授講全球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最新資訊

2016年SABCS會議,FALCON臨床研究顯示,氟維司群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相比芳香化酶抑制劑(阿那曲唑),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更長,並具有統計學意義,奠定了氟維司群在晚期乳腺癌內分泌一線治療新標準的基石。

腫瘤資訊:在2016 SABCS後,您如何看待氟維司群在晚期內分泌一線治療的地位?

王曉稼教授:我們知道氟維司群500mg已經走進了臨床,我們也看到了FIRST這個二期臨床研究的結果非常好,PFS和OS都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儘管這兩個終點並非研究的主要終點,

但是我們確實從FIRST研究看到了氟維司群500mg佔據晚期內分泌治療一線地位的曙光,所以我們一直在等待這個FALCON的研究。儘管等了很久,最終在去年我們也的確看到了很好的結果,也就是FALCON這個三期臨床研究作為一線治療達到了PFS的改善。這個研究的陽性結果確定了氟維司群在一線治療的地位。從目前我們內分泌治療晚期一線治療中,除了AI之外,氟維司群500mg也是一線治療標準;對於術後AI輔助治療的患者,
我認為氟維司群500mg肯定就是標準的一線治療選擇,這兩點我想大家應該是非常明確了。

王樹森教授:氟維司群這個藥已經不算是新藥了,大約在2002年就已經被批准用於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了,但既往主要作為二線治療的選擇之一,

如既往一線接受過AI或TAM治療以後的患者。既往有研究顯示,氟維司群250mg和阿那曲唑二線治療幾乎是等效的。但是從FIRST研究到2016年SABCS會議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特別是2016年ESMO會議上FALCON的臨床研究結果的公佈。氟維司群500mg和既往的一線標準治療——芳香化酶抑制劑(阿那曲唑)相比,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了16.6個月,顯著優於對照組(阿那曲唑)13.8個月,P

王曦教授:剛才王樹森教授已經講了,

氟維司群現在在一二線都是標準治療,從劑量上來說500mg沒有問題,Confirm和China Confirm研究已經證實500mg療效比250mg要好。對於內分泌敏感的患者,考慮到ESR1突變的可能性,要優先考慮選擇氟維司群治療。另外在使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氟維司群毒副作用很小,使用也很方便,易於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管理,這也是它的一個亮點。

腫瘤資訊:對於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多採用氟維司群作為基本對照藥物如何看待?

王曉稼教授:靶向藥物往往應用於ER陽性、有潛在耐藥的患者,對於這類患者,若再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療效並不理想。Bolero-2研究表明,對於復發的已使用過AI的患者,換另一個AI後PFS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這對二線治療的要求太低。所以我們都能看到這些靶向治療的聯合方案的臨床研究,都是將氟維司群500mg作為對照藥物,這也符合我們目前臨床現狀。AI互換的療效偏低,氟維司群500mg已成為對照治療的標準。

王樹森教授: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聯合的探索,其實也就是在最近這幾年才陸續有相繼的研究結果公佈。以前的內分泌治療很少採用和其他藥物聯合的方式,從早年的一些內分泌治療藥物到他莫昔芬到芳香化酶抑制劑,在臨床上的使用幾乎都是單兵作戰,很少和其他藥物聯合。近年來在這個領域,隨著人們對激素受體HER2陰性的耐藥機制的新探索,人們發現,內分泌治療藥物如果能夠和那些能夠逆轉內分泌耐藥的靶向治療藥物聯合,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最近幾年在這個領域也取得了成功,例如 m-TOR抑制劑這一類的靶向治療藥物,比如CDK4/6抑制劑等等。另外也有和HER-2的聯合,比如與說抗HER-2治療藥物的聯合,都取得了很好的結果。因此內分泌和靶向的聯合,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很多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的臨床研究,以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我想這也是隨著氟維司群研究資料不斷出現,治療地位變化導致的。對照組選擇標準治療當然是合乎倫理的,也從側面證實和強化了氟維司群在內分泌治療領域的標準地位。

另外一個原因是輔助治療用藥譜的變化。以前輔助內分泌治療使用最多的是他莫昔芬,現在絕大部分則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因此既往研究將芳香化酶抑制劑和靶向治療藥物的聯合,與芳香化酶抑制劑對比。因為輔助治療更多的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因此反而在後續的一線治療領域,氟維司群是大家更常使用的藥物,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晚期治療領域的臨床研究,選擇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

王曦教授:靶向治療其實很早就在乳腺癌領域應用了,但之前主要局限在赫賽汀的抗HER2治療。但現在新的一些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如CDK4/6,PI3K等抑制劑,之所以他們的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的臨床研究,將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主要還是基於氟維司群相關文章比較多,資料令人信服,所以將它作為被廣泛認可的標杆產品來做比較。

所以我們都能看到這些靶向治療的聯合方案的臨床研究,都是將氟維司群500mg作為對照藥物,這也符合我們目前臨床現狀。AI互換的療效偏低,氟維司群500mg已成為對照治療的標準。

王樹森教授: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聯合的探索,其實也就是在最近這幾年才陸續有相繼的研究結果公佈。以前的內分泌治療很少採用和其他藥物聯合的方式,從早年的一些內分泌治療藥物到他莫昔芬到芳香化酶抑制劑,在臨床上的使用幾乎都是單兵作戰,很少和其他藥物聯合。近年來在這個領域,隨著人們對激素受體HER2陰性的耐藥機制的新探索,人們發現,內分泌治療藥物如果能夠和那些能夠逆轉內分泌耐藥的靶向治療藥物聯合,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而且最近幾年在這個領域也取得了成功,例如 m-TOR抑制劑這一類的靶向治療藥物,比如CDK4/6抑制劑等等。另外也有和HER-2的聯合,比如與說抗HER-2治療藥物的聯合,都取得了很好的結果。因此內分泌和靶向的聯合,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很多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的臨床研究,以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我想這也是隨著氟維司群研究資料不斷出現,治療地位變化導致的。對照組選擇標準治療當然是合乎倫理的,也從側面證實和強化了氟維司群在內分泌治療領域的標準地位。

另外一個原因是輔助治療用藥譜的變化。以前輔助內分泌治療使用最多的是他莫昔芬,現在絕大部分則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因此既往研究將芳香化酶抑制劑和靶向治療藥物的聯合,與芳香化酶抑制劑對比。因為輔助治療更多的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因此反而在後續的一線治療領域,氟維司群是大家更常使用的藥物,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晚期治療領域的臨床研究,選擇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

王曦教授:靶向治療其實很早就在乳腺癌領域應用了,但之前主要局限在赫賽汀的抗HER2治療。但現在新的一些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如CDK4/6,PI3K等抑制劑,之所以他們的靶向治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的臨床研究,將氟維司群作為對照組,主要還是基於氟維司群相關文章比較多,資料令人信服,所以將它作為被廣泛認可的標杆產品來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