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醫療旅遊市場火了,印度神醫過程卻發人深省

文/盧鐮太

印度醫療旅遊

近年來,印度成為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

印度抗癌仿製藥也以價格“實惠”受到海外患者強熱追捧。然後,這就難免讓外界誤解為“印度看病真的不難”。

印度依然看病難

現實並非如此,印度醫務資源長期嚴重短缺。在廣大農村和城市貧困角落裡,低收入民眾生了病,

往往求助於一些並無正規行醫資格的“江湖郎中”,病患死于“庸醫”之手的案例依然比比皆是。

印度正規醫生

上次我們在印度就遇到一位40歲的印度江湖郎中,他從來都沒有上過醫學院,卻獨立行醫15年。當年他只是給一名公立醫院醫生當了一段時間的助手,

後來在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班巴塔斯普爾村開了一間小診所,擺了幾張桌椅就算開張了。

正規印度醫生

而“江湖郎中”在印度卻極具優勢,他們每天深入民間,接觸患者時間更長。有心人士會這麼想:如果對這些人加以培訓,提高專業素質,

那那些所謂的“庸醫”也是可以為印度基層醫療系統添磚加瓦,真正造福于廣大患者。

而對於印度醫療,社會各界各說紛紜,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