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笑看中年(上):美好的記憶太多了,也是累贅

1、人到中年,月過十五,輝煌還在,只是如強弩之末,不足以洞穿一張薄紙,

焉有才情激揚文字?年輕時一腔豪氣,每每與朋友爛醉如泥,畢竟來日方長,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兄弟相幫。如今,人行山脊,前程一覽無餘;形單影隻,塵緣將盡,惟能化身風景的一部分,休提那個看風景的人!下坡了,歲月靜好,省力省心。

2、忘事,人到中年難免如此:熟悉的人,一時想不起名字;要做的事,轉眼忘得一乾二淨。好聽的評價,曰“健忘”;反面的稱呼,叫“老糊塗”。

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久了,倒慢慢體味出妙處:很在乎的事,臆想的地動山搖,統統沒有發生——生活一如平常,並沒有因為忘事而變得糟糕。曾經的自己,何等自以為是!

3、好友節前相約:“來玩吧?”笑曰:“好的!”真心還以真意,當時的承諾毋容懷疑,但事到臨頭,“退堂鼓”仍免不了敲起:不是擔憂唐突冒昧,更不是因為有了更好的去處;只是人到中年深深明白,打擾別人規律的生活,需要多麼大的勇氣!歲月靜好,

如同樓下那片清新的草地,似在招手,卻不能隨意放肆親近。

4、人到中年都會明白,很多事即使再努力也無能為力。比如,流逝的時間,離開你的人,無奈的寂寞,莫名的孤獨……這時候,明智的做法是:不勉強自己,順其自然,安之若素。當然,順其自然,不等於任其自然,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是盡人事,聽天命,不留遺憾,不存僥倖,結局如何由他去,不枉世上走一遭。

5、幹啥?玩玩。

能做成?玩玩。曾幾何時,那些不方便回答的,不想解釋的,懶得說明的,盡可以用“玩玩”來代替,頗有點不屑一顧、玩世不恭的不羈與灑脫。可是,這正是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是年輕才有資格的“不在乎”“無所謂”。人到中年了,誰還能說出如此底氣十足的話語?最美的人生,就是來日方長啊!

6、關於老,人到中年總會有太多感慨:沉湎在自我的拼搏奮鬥中,以為自己還年輕,誰知抬頭一看,

洞中方一日,人間已千年。一茬茬的後生摩拳擦掌,欲取而代之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不老,怎麼辦?讓位,退位,歲月使然,戀棧就是笑談。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腔熱血,惟能自嘲華髮催人老了!

7、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年少時,很納悶,難道朋友從“近”處來就不快樂麽?孔子為何如此強調“遠”呢?人到中年,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多了,方明白人心險惡,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稱為朋友的,

惟有那些身遠心近,肯千里迢迢來看你的人,才是值得你快樂高興的朋友。以路遠襯托心近,別有深意!

8、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每每看到年輕人的執拗與銳氣,驚羨之餘,多是捏著一把汗的擔心。人到中年,見慣了太多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曲曲折折,心中滿滿的一個“怕”字:非畏懼,而是洞悉每個決定和行為的後果是何等的“不可承受之重”。小心了,謹慎了,不再頭腦發熱魯莽了,豈是一個怕字說得明白?

9、人到中年,愛惜自己的最好方式:學做一片雲,隨風飄蕩,不勉強自己,不為難自己。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海闊天空,不是不較勁,不是無所作為,只是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懂得了順勢而為。中年奮鬥之樂趣不在成敗,享受過程,豐富生命,才是王道。正如歌裡唱的,“你太累了,也該歇歇了,還有愛在你身邊。”

10、隨遇而安,寵辱不驚,是種修為,也是境界,非有大智慧難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此從容淡定。年輕時,曆事太少,總以為隨遇而安有點頹廢,缺乏奮發有為的陽剛之氣。人到中年,方悟出所謂大將風度,其實就是心靈的堅強與心智的自成一格:不為高官厚祿所動,不被命運起伏所傷,笑看得失,樂對輸贏,享受過程。

11、人到中年,容易忘事。要好的朋友,突然想不起名字;親人的生日,一時半會無從記起,仿佛已從頭腦裡抹去。被人嗔怪,家常便飯;遭人攻擊,也屢見不鮮,誰讓你把別人的大情要事疏忽忘記了呢?但是,換一種角度看,這抑或是造物主有意為之,是在為背負重擔的中年人減負:愛與美好的記憶,多了,也是累贅。

12、人到中年須減負,慎交友,少應酬,遠是非,淡名利。從年輕時追逐外在世界的炫目繁華,到老來時追求內心世界的充實豐富,不僅是一個由外到內的轉變,更多的是閱盡世態人情之後的釋懷:爭名奪利皆枉然,臨死兩手抱空拳。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所有物欲,細思忖,何嘗不是身外物?一書,一飯,一笑,足矣。

小心了,謹慎了,不再頭腦發熱魯莽了,豈是一個怕字說得明白?

9、人到中年,愛惜自己的最好方式:學做一片雲,隨風飄蕩,不勉強自己,不為難自己。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海闊天空,不是不較勁,不是無所作為,只是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懂得了順勢而為。中年奮鬥之樂趣不在成敗,享受過程,豐富生命,才是王道。正如歌裡唱的,“你太累了,也該歇歇了,還有愛在你身邊。”

10、隨遇而安,寵辱不驚,是種修為,也是境界,非有大智慧難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此從容淡定。年輕時,曆事太少,總以為隨遇而安有點頹廢,缺乏奮發有為的陽剛之氣。人到中年,方悟出所謂大將風度,其實就是心靈的堅強與心智的自成一格:不為高官厚祿所動,不被命運起伏所傷,笑看得失,樂對輸贏,享受過程。

11、人到中年,容易忘事。要好的朋友,突然想不起名字;親人的生日,一時半會無從記起,仿佛已從頭腦裡抹去。被人嗔怪,家常便飯;遭人攻擊,也屢見不鮮,誰讓你把別人的大情要事疏忽忘記了呢?但是,換一種角度看,這抑或是造物主有意為之,是在為背負重擔的中年人減負:愛與美好的記憶,多了,也是累贅。

12、人到中年須減負,慎交友,少應酬,遠是非,淡名利。從年輕時追逐外在世界的炫目繁華,到老來時追求內心世界的充實豐富,不僅是一個由外到內的轉變,更多的是閱盡世態人情之後的釋懷:爭名奪利皆枉然,臨死兩手抱空拳。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所有物欲,細思忖,何嘗不是身外物?一書,一飯,一笑,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