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古睿評:一季度GDP增速6.9%,五大不確定性仍值得關注!

內容導讀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宏觀經濟資料。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806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654億元,

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70005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24億元,增長7.7%。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

中國經濟:依舊值得謹慎樂觀

程實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

中國經濟“短週期反彈”再獲超預期資料確認,短週期反彈進入高☆禁☆潮階段,

在政策時滯作用下,前期三松政策搭配(積極財政+不緊貨幣+匯率貶值)的政策效應釋放達到階段性高點,為中國經濟2017的穩增長目標實現奠定基礎。當然,中國經濟的基本特徵是“短週期反彈+長週期下行+超長週期崛起”,一季度短週期反彈高☆禁☆潮過後,長週期下行壓力依舊存在,貨幣政策短期不松、長期不緊,財政政策加碼積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長週期鑄底的關鍵。中國經濟,
依舊值得謹慎樂觀。

經濟增長向好,五大不確定性仍值得關注

鄭聯盛盤古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一季度經濟增長高達6.9%,實現“開門紅”。2017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向好主要在於政府穩增長政策的支撐下,基礎設施投資的拉動較為明顯,同時,隨著全球經濟的邊際改善,進出口對增長的貢獻出現較為顯著的改善。從庫存週期運行的特點來看,2016年初是週期的低點,

2016年2季度開始的補庫存進程仍在持續,經濟運行在短週期的回升階段,PMI亦連續6個月保持在51以上。2017年經濟整體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資料方面可能是前高後低的狀態,但整體可能高於6.5%的增長目標。

在政策方面,2季度以及2017年整體將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穩增長仍是政策的主基調。財政政策相對積極,針對性和靈活性可能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去杠杆、防風險在貨幣政策框架中將更為凸顯,

金融監管政策整體趨於嚴格,銀行表外業務、大資產管理領域等或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態勢。

經濟增長向好中,一些不確定性仍然值得關注,特別是這些不確定因素對於經濟未來中長期發展的負面作用值得警惕。一是私人部門投資的意願仍然不是很強,這代表私人部門對於經濟復蘇的預期並不堅定,經濟內生增長的基礎有待夯實。以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的增長模式可能在中長期難以持續。

二是房地產調控在去年4季度和今年1季度並沒有顯著拉低經濟增長,這種拉低效應可能在今年2季度後逐步顯現。同時,房地產部門調控並未改變過往的邏輯,其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房地產部門的風險仍然是最為顯著的系統性風險環節,這個風險可能仍未實質性排除。三是消費部門的增長速度可能延續小幅下降的趨勢,特別是房價高企背景下消費部門可能面臨消費抑制。四是居民部門的加杠杆。過去兩三年由於房地產價格上升,使得居民部門杠杆率上升迅猛,這不僅使得居民部門杠杆率提升,同時消耗了大量的居民儲蓄,對未來的儲蓄-投資轉換機制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五是金融體系的風險日益顯性化。金融部門監管趨嚴,金融機構需要警惕流動性問題和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金融部門脫虛向實過程中也可能使得風險逐步暴露,需要重點防控系統性風險。

反彈非反轉,全年前高後低,新週期難現

熊園 盤古智庫研究員

一季度資料全面超預期,經濟迎來開門紅,全年保增長壓力會小很多,實現6.5%左右的目標增速不會有壓力;同時,經濟基本面走好,也為“去杠杆、防風險、抑泡沫”的監管基調提供了好的氛圍。繼續往後看,顯然更需要關注可持續性。綜合巨集、微觀資料,更傾向於認為本次反彈並非反轉,新週期難現。

第一,去年底市場對2017年經濟一片悲觀,主要邏輯是“房地產投資失速+汽車銷售下滑”。今年2月以來,市場開始有分歧:樂觀派認為“新週期已經到來,經濟不會二次探底”,主要邏輯有四:其一,地產投資和銷售仍旺;“一二線控房價增供給、三四線去庫存”,地產投資有保障;其二,企業盈利高增,製造業投資回升,新一輪產能週期啟動;其三,地方政府投資目標高位+PPP專案帶動+工程機械銷售火爆,基建投資強勁;其四。全球經濟復蘇在即,我國貿易好轉。

第二,站在現在的時點往後看,無疑要比去年年底更為樂觀,包括:上調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全年前高後低;房地產投資下滑的時點和幅度比預想的要好,預計要二季度末三季度中才會顯著下滑(去年底預測為在二季度);對匯率也更為樂觀,二季度大概率繼續走穩,全年總體在6.8-7.0之間震盪,最低有望探至7.1(去年年底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將破7)。

第三,中長期看,所謂的“週期復蘇(崛起)” 並未看到實質性的需求起來,短期反彈非反轉,短週期(庫存週期)已近尾聲,中週期(產能週期)尚難開啟,新週期難現。例如,PPI上漲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剔除價格因素,工業企業盈利改善並不明顯,表明盈利高增主要受供給收縮下PPI回升推動,需求端仍弱;製造業投資“復蘇”,更多是基數和結構性因素;從PPP視角來看,基建投資超預期走高並不具備支撐等。

一季度經濟整體向好,應在意料之中。

萬喆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一季度經濟整體向好,應在意料之中。一是經濟延續去年整體形勢,經濟增長依然較好。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多領域結構性調整,使其價格和供求發生變化,這些反映到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的資料中。三是全球經濟發生著微妙變化,美國通脹預期和歐洲一季度企穩,給了我們更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大眾一直擔心的美國特朗普“貿易戰”可能暫時緩解。五是全球政經形勢的多重不確定性從某種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

但是,挑戰同時存在。一是經濟增長與去年開始的房地產強勢上漲有關係,當前對房地產的調控下,已經開始逐漸降溫,交易量也將下降。因此支撐的增長動力也將弱化。二是去產能造成的上游產品價格上升也漸回落,預料接下來會進一步下降。工業是否真正復蘇仍需觀察。

接下來值得注意的有兩方面,一方面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無論是經濟或政治,都有AB兩面意義,中國作為大國,所能影響和所受影響都同樣巨大,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好多種可能預案。

另一方面,國內當前的防控風險目標下,市場已經在金融週期高點上,預期非常敏感,流動性會否進一步緊縮,導致經濟從通脹預期走向反面,值得關注和審慎把控。政策尤其需要科學化、系統化和精准化。

總之,開局靚麗,暗流潛伏,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嚴陣以待審慎把控。

體現“穩中有升”的幾個數字

葉青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湖北統計局副局長

看了今年一季度的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讓人的感覺是“穩中有升”。

主要是四個數位,給中國獲得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增速明顯回升。這說明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順利,在人口大國中探索自己的發展模式。

二是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777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民間投資57313億元,增長7.7%,比1-2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1%。去年的民間投資下滑嚴重,今年有所恢復,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增強。

三是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14045億元,同比增長32.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674億元,增長25.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網路銷售增長快速。

四是一季度,進出口總額61986億元,同比增長21.8%。反映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在增強。中國經濟要對世界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尤為不易

楊曉晨 盤古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伴隨社融規模超預期,在貨幣政策由相對寬鬆轉為穩健中性的背景下顯得尤為不易。從增長邏輯上看,儘管以國有投入為主和以基建拉動為核心的趨勢仍然存在,但我們不應忽視其中的亮點:企業利潤逐步改善;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從增長的可持續性上看,固定資產投資將受到雄安新區等一系列重大設計的持續推動;舊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住房庫存回補進程的加快亦將在未來1-2年內從需求側對經濟增長產生積極作用;國內製造業被列為國家核心戰略產業,伴隨美國和歐洲經濟持續復蘇,為進出口逐步恢復創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但是,近期敘利亞危機、朝核問題、法國大選等局部風險有累積之勢,加之國內金融整頓,監管力度顯著增強,需警惕這一過程中的全球整體和國內局部金融風險暴露。

特別是房價高企背景下消費部門可能面臨消費抑制。四是居民部門的加杠杆。過去兩三年由於房地產價格上升,使得居民部門杠杆率上升迅猛,這不僅使得居民部門杠杆率提升,同時消耗了大量的居民儲蓄,對未來的儲蓄-投資轉換機制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五是金融體系的風險日益顯性化。金融部門監管趨嚴,金融機構需要警惕流動性問題和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金融部門脫虛向實過程中也可能使得風險逐步暴露,需要重點防控系統性風險。

反彈非反轉,全年前高後低,新週期難現

熊園 盤古智庫研究員

一季度資料全面超預期,經濟迎來開門紅,全年保增長壓力會小很多,實現6.5%左右的目標增速不會有壓力;同時,經濟基本面走好,也為“去杠杆、防風險、抑泡沫”的監管基調提供了好的氛圍。繼續往後看,顯然更需要關注可持續性。綜合巨集、微觀資料,更傾向於認為本次反彈並非反轉,新週期難現。

第一,去年底市場對2017年經濟一片悲觀,主要邏輯是“房地產投資失速+汽車銷售下滑”。今年2月以來,市場開始有分歧:樂觀派認為“新週期已經到來,經濟不會二次探底”,主要邏輯有四:其一,地產投資和銷售仍旺;“一二線控房價增供給、三四線去庫存”,地產投資有保障;其二,企業盈利高增,製造業投資回升,新一輪產能週期啟動;其三,地方政府投資目標高位+PPP專案帶動+工程機械銷售火爆,基建投資強勁;其四。全球經濟復蘇在即,我國貿易好轉。

第二,站在現在的時點往後看,無疑要比去年年底更為樂觀,包括:上調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全年前高後低;房地產投資下滑的時點和幅度比預想的要好,預計要二季度末三季度中才會顯著下滑(去年底預測為在二季度);對匯率也更為樂觀,二季度大概率繼續走穩,全年總體在6.8-7.0之間震盪,最低有望探至7.1(去年年底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將破7)。

第三,中長期看,所謂的“週期復蘇(崛起)” 並未看到實質性的需求起來,短期反彈非反轉,短週期(庫存週期)已近尾聲,中週期(產能週期)尚難開啟,新週期難現。例如,PPI上漲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剔除價格因素,工業企業盈利改善並不明顯,表明盈利高增主要受供給收縮下PPI回升推動,需求端仍弱;製造業投資“復蘇”,更多是基數和結構性因素;從PPP視角來看,基建投資超預期走高並不具備支撐等。

一季度經濟整體向好,應在意料之中。

萬喆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一季度經濟整體向好,應在意料之中。一是經濟延續去年整體形勢,經濟增長依然較好。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多領域結構性調整,使其價格和供求發生變化,這些反映到了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的資料中。三是全球經濟發生著微妙變化,美國通脹預期和歐洲一季度企穩,給了我們更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大眾一直擔心的美國特朗普“貿易戰”可能暫時緩解。五是全球政經形勢的多重不確定性從某種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

但是,挑戰同時存在。一是經濟增長與去年開始的房地產強勢上漲有關係,當前對房地產的調控下,已經開始逐漸降溫,交易量也將下降。因此支撐的增長動力也將弱化。二是去產能造成的上游產品價格上升也漸回落,預料接下來會進一步下降。工業是否真正復蘇仍需觀察。

接下來值得注意的有兩方面,一方面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無論是經濟或政治,都有AB兩面意義,中國作為大國,所能影響和所受影響都同樣巨大,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好多種可能預案。

另一方面,國內當前的防控風險目標下,市場已經在金融週期高點上,預期非常敏感,流動性會否進一步緊縮,導致經濟從通脹預期走向反面,值得關注和審慎把控。政策尤其需要科學化、系統化和精准化。

總之,開局靚麗,暗流潛伏,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嚴陣以待審慎把控。

體現“穩中有升”的幾個數字

葉青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湖北統計局副局長

看了今年一季度的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讓人的感覺是“穩中有升”。

主要是四個數位,給中國獲得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增速明顯回升。這說明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順利,在人口大國中探索自己的發展模式。

二是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777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民間投資57313億元,增長7.7%,比1-2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1%。去年的民間投資下滑嚴重,今年有所恢復,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增強。

三是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14045億元,同比增長32.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674億元,增長25.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網路銷售增長快速。

四是一季度,進出口總額61986億元,同比增長21.8%。反映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在增強。中國經濟要對世界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尤為不易

楊曉晨 盤古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伴隨社融規模超預期,在貨幣政策由相對寬鬆轉為穩健中性的背景下顯得尤為不易。從增長邏輯上看,儘管以國有投入為主和以基建拉動為核心的趨勢仍然存在,但我們不應忽視其中的亮點:企業利潤逐步改善;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從增長的可持續性上看,固定資產投資將受到雄安新區等一系列重大設計的持續推動;舊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住房庫存回補進程的加快亦將在未來1-2年內從需求側對經濟增長產生積極作用;國內製造業被列為國家核心戰略產業,伴隨美國和歐洲經濟持續復蘇,為進出口逐步恢復創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但是,近期敘利亞危機、朝核問題、法國大選等局部風險有累積之勢,加之國內金融整頓,監管力度顯著增強,需警惕這一過程中的全球整體和國內局部金融風險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