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小說:一個明朝秀才的科舉人生

(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圖片來自網路

元朝蒙古大軍的潰敗之勢無以阻擋,

朱元璋率領漢人軍隊勢如破竹,一路北上,終於攻克元的都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天下已定,對於這樣的霸主來說,心願已成,可歷史終究還是由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組成的,比如朱家村的朱時成。

朱家村位於江南靠近長江入海的地方,這裡的人向來重視讀書。朱時成自幼是家裡的獨子。在這和平的年代,父親朱老七便一心想著讓他兒子讀書,將來若能高中,

必將光宗耀祖,這樣他也能閉上眼了。

話說也許真是這片土地長期文化風氣的影響吧,朱時成一開始便表現出一種很有潛力的狀態。村裡私塾的老師看著這位聰明的學生,總是笑眯眯的樣子。這也難怪,朱時成外號“快一步”。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他讀書進度總在先生教書時間表之前。

春華秋實,時間一年一年的過著,很快到了院試的日子。這可是將來步入仕途的開始一步啊,

其重要性顯而易見。院試如果考中,就意味著別人得稱這個人秀才。這對於朱時成來說,也不算一件難事,畢竟這個考試三年有兩次機會,所以難度還是有限的。果不其然,院試之後,朱時成位列榜單的第五十位,合格者共有一百二十人。

在這之後,朱秀才依然秉持著那個年代幾乎絕大部分讀書人的性子,除了讀書,不聞窗外事。朱老七的老伴已經去世了六年,

現在他也五十多歲了,多年的苦力活計,將他已經累得皮幹骨枯。而他依然堅持自己一個人幹活來供養朱時成。在他心裡,時成,時成,時機到了,事情自然就成了。這可是自己對兒子的期許啊,也是他辛苦一輩子的希望和動力。

朱時成什麼也不會,唯一會的也就三件事:讀書,吃飯,睡覺。每天就是在書本裡度過,無論春秋。好像這樣的人應該懂得很多吧,畢竟一揮手,很快就是一篇八股文,

但事實卻不儘然。沒有社交,沒有其他愛好,沒有基本的生活常識,可這一切在那個時代就是如此的正常。

朱時成雖然聰明,但是周圍並不缺少像他一樣的人。這個社會之下,人們想要改變身份,就得往上爬,高的階層意味著特權,意味著一個家族的升級。

雖然不容易,但是總比推翻政權,建立新的天下容易的多吧!

又是一年鄉試的日子。鄉試的考生是秀才,考中了就是舉人了。這一關就比較難了,除了部分僥倖上來的,那個不是百裡挑一的人才。這一年的試題是“溫故而知新”。就是這樣的題目,僅僅一句話,卻要考生用對偶的句子來破題、承題、解題、總結等等一些列固定的格式來寫出花來。說難為秀才們倒也不合適,畢竟平時都在練習這些東西,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算一直猴,你平時一直訓練它翻跟鬥,最後它不也翻的很自覺嘛!

放榜之日到了,朱時成內心忐忑的走到牆邊,擠了進去,從榜的右邊看到左邊,沒看到自己的名字;又從左邊看到右邊,還是沒看到自己的名字;揉揉眼睛再看,奇跡還是沒有出現。朱時成一臉頹廢的耷拉著腦袋緩緩地離開了這裡,走向家中。很快自己就想通了,考試本來就難,一次過固然幸運,沒有過也不是什麼大事,三年之後再來一次嘛。他很快又重拾回了信心。

窗外葉子綠了又黃,雨雪來了又去,桌上的書翻了一遍又一遍,朱時成自己都忘了看了多少遍。三年時光,眨眼之間就過去了。又是一次鄉試,朱時成胸有成竹的進入考場。又積累了三年,還能不中?在他看來,這就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也許,有些事情真的早已經註定了。朱時成看著依然沒有自己名字的榜單,失望,懊惱,什麼情緒都有。為什麼又沒有中?他想不通,但只能是無可奈何回家去。再考一次,這是唯一縈繞在他心頭的念想。

三年,三年一次的考試,也挺漫長的。這三年對於朱時成來說,更是如此。父親朱老七因為多年的勞累,在他上次考完試沒幾天就去世了。父親沒有給他留下多少財富,僅有的一些,用了幾個月也就沒了。平日都多靠親戚朋友的接濟。考試,考試,下次一定會中,這就是他內心的聲音。結果還是失敗了!

他此刻已經走入了一個怪圈,希望永遠在下一個三年,失望永遠在過去的三年,絕望又在此刻的三年。他瘋狂了,讀書,考試,成了他唯一的支撐。一次次的充滿信心走入考場,卻又一次次的沮喪而歸。

他一無所有了。再好的親戚、好友也難以忍受這樣一個人,什麼也不做,只知道一味讀書。多年來,很多人勸他,先做點別的,有了點經濟了再繼續讀書。可是朱時成並不贊同,抱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態度,寧願乞討,也不願意自己手心向下。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朱時成也白髮蒼蒼了,他記不清自己落榜多少次,也記不清過了多少個沒有溫度的黑夜。躺在床上的他,念叨著:“哎,一事無成啊!一事無成!”迷迷濛濛的睡著了。睡夢中,他看到了一個老頭,那老頭很和藹,對他說:“孩子,惶惶一生,可有一時清醒,活在世人的嘴裡,活在自己的手裡,卻唯獨沒有活在你自己的心裡!”

朱時成此刻醒了,緩緩睜開眼睛,看著漏風的屋頂,眼淚直流,自言自語的說道:“沒有活在自己的心裡,心裡啊……”

……

畢竟平時都在練習這些東西,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算一直猴,你平時一直訓練它翻跟鬥,最後它不也翻的很自覺嘛!

放榜之日到了,朱時成內心忐忑的走到牆邊,擠了進去,從榜的右邊看到左邊,沒看到自己的名字;又從左邊看到右邊,還是沒看到自己的名字;揉揉眼睛再看,奇跡還是沒有出現。朱時成一臉頹廢的耷拉著腦袋緩緩地離開了這裡,走向家中。很快自己就想通了,考試本來就難,一次過固然幸運,沒有過也不是什麼大事,三年之後再來一次嘛。他很快又重拾回了信心。

窗外葉子綠了又黃,雨雪來了又去,桌上的書翻了一遍又一遍,朱時成自己都忘了看了多少遍。三年時光,眨眼之間就過去了。又是一次鄉試,朱時成胸有成竹的進入考場。又積累了三年,還能不中?在他看來,這就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也許,有些事情真的早已經註定了。朱時成看著依然沒有自己名字的榜單,失望,懊惱,什麼情緒都有。為什麼又沒有中?他想不通,但只能是無可奈何回家去。再考一次,這是唯一縈繞在他心頭的念想。

三年,三年一次的考試,也挺漫長的。這三年對於朱時成來說,更是如此。父親朱老七因為多年的勞累,在他上次考完試沒幾天就去世了。父親沒有給他留下多少財富,僅有的一些,用了幾個月也就沒了。平日都多靠親戚朋友的接濟。考試,考試,下次一定會中,這就是他內心的聲音。結果還是失敗了!

他此刻已經走入了一個怪圈,希望永遠在下一個三年,失望永遠在過去的三年,絕望又在此刻的三年。他瘋狂了,讀書,考試,成了他唯一的支撐。一次次的充滿信心走入考場,卻又一次次的沮喪而歸。

他一無所有了。再好的親戚、好友也難以忍受這樣一個人,什麼也不做,只知道一味讀書。多年來,很多人勸他,先做點別的,有了點經濟了再繼續讀書。可是朱時成並不贊同,抱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態度,寧願乞討,也不願意自己手心向下。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朱時成也白髮蒼蒼了,他記不清自己落榜多少次,也記不清過了多少個沒有溫度的黑夜。躺在床上的他,念叨著:“哎,一事無成啊!一事無成!”迷迷濛濛的睡著了。睡夢中,他看到了一個老頭,那老頭很和藹,對他說:“孩子,惶惶一生,可有一時清醒,活在世人的嘴裡,活在自己的手裡,卻唯獨沒有活在你自己的心裡!”

朱時成此刻醒了,緩緩睜開眼睛,看著漏風的屋頂,眼淚直流,自言自語的說道:“沒有活在自己的心裡,心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