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和印度有爭議的地區到底有多大?(印度系列)

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一直是和印度最後爭議的地方,中印在吵,鍵盤俠們也在吵,可謂不亦樂乎。可是到底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是怎樣的地方,到底應該是哪一方的,估計真的知道的人並不多,

大多只是人云亦云罷了。所以就有必要真正瞭解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印度的介紹請參考印度模式遇到了大麻煩,超越中國只是幻想和印度的種姓的前世今生,印度漸漸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所以這次就繼續和大家探討一下關於爭議地區的問題,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會繼續看看能不能寫一個系列。

關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有爭議地區到底有多大,

好多資料都是說9萬平方公里,這個我們不妨好好研究一下。

從中國方面的資料看:***************

紅線以南就是爭議地區

從地圖上看,麥線涉及5個縣,隆子縣涉及極少,下面主要討論4個縣,也就是錯~那縣、墨~脫縣、察~隅縣、朗~縣。具體為:錯~那縣34979墨~脫縣30997(30553)察~隅縣31659 朗~縣 4186總面積是101821。

當然這個101821不是都在印度範圍內,其中:

錯~那縣政區總面積為34979(也有24937)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被印度非法佔領的"洪線"以南的門~隅地區,現實際控制面積為10094平方公里。如此計算被佔領的是24885,這個資料基本可以採用。

墨~脫縣總面積34000(其他資料30997/30553)多個資料說我們實際控制面積是10000左右,如果按照34000計算,缺少2.1萬也是一個可取的資料。(目前找不到更精確的)

察~隅縣總面積31659平方公里(實控面積19200平方公里)。

東西長250公里,南北寬約180公里,邊界線總長538公里。其中中印邊界長400公里,中緬邊界138公里。這個資料基本上可取,被占面積為12459。

朗~縣4186,被佔領的面積大約1/3,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資料,按照1395計算(注:朗~縣和隆~子縣在麥線南的面積是重疊的,紮~熱區(有印占部分)原屬於朗~縣(見下圖),現在劃入隆~子縣.現在朗~縣已經不和印占區接壤)

這樣簡單計算,印度方面控制面積約59739(由於四個縣資料來源不同,

匯總時會有一定差異),可以說是6萬平方公里(算上隆~子縣一些面積)左右。

印度方面的阿~魯納恰~爾邦地圖

從印度方面的資料看:***************

根據印度政府公佈,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面積為83,743平方公里(附圖二),我們認為因為當地在印度控制之下,

印方經過實地測量,數位應當是準確的。其中:

阿~魯納恰~爾邦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外有二個縣:長~朗縣(Changlang)和特~拉~普縣(Tirap),計7024平方公里

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有八個縣:達王縣(Tawang)、西卡~門縣(West Kameng)、東卡~門縣(EastKameng)、帕~普派~爾縣(Papum Pare)、下蘇~班西~裡縣(Lower Subansiri)、上蘇班~西裡縣(UpperSubansiri)、西桑~朗縣(West Siang)、上桑~朗縣(Upper Siang),計48283平方公里

部分土地在中國主張範圍之內有三個縣,合計18794平方公里。其中:

1、洛~西特縣(Lohit)11402平方公里,有約1/2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5701平方公里

2、迪~邦山~穀縣(DibangValley)13029平方公里,有約4/5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10423平方公里。

3、東桑~朗縣(East Siang)4005平方公里,有約2/3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2670平方公里。

總計所有真正的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土地,占整個阿~魯納恰~爾邦面積的80%,合計為67077平方公里。

綜合各方情況,中印東段爭議領土面積應在61000-67000平方公里之間,如果在加上在地圖上調整給不丹塔希岡宗東部的約4000平方公里,1959年中印邊界爭議公開時東段爭議面積實際是65000-71000平方公里。

馬洪線-喜馬拉雅山南部段

馬洪線(Mc Mahon)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圖,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雲南的獨龍江流域,將傳統上西藏當局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的領土都劃進印度去。

時至今日,雖然中國政府拒絕承認馬洪線,但仍同意以此線為臨時邊界,要求印度巡邏隊不可越過,中國巡邏隊也不越過。中印兩國自1962年戰後的一系列爭端,都與對麥克馬洪線不同認識有關,因此馬洪線西藏段亟待雙方共同勘定。

今日中印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

***趨勢不以人所改變,你只能追逐趨勢而動**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一下吧。

計5701平方公里

2、迪~邦山~穀縣(DibangValley)13029平方公里,有約4/5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10423平方公里。

3、東桑~朗縣(East Siang)4005平方公里,有約2/3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2670平方公里。

總計所有真正的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土地,占整個阿~魯納恰~爾邦面積的80%,合計為67077平方公里。

綜合各方情況,中印東段爭議領土面積應在61000-67000平方公里之間,如果在加上在地圖上調整給不丹塔希岡宗東部的約4000平方公里,1959年中印邊界爭議公開時東段爭議面積實際是65000-71000平方公里。

馬洪線-喜馬拉雅山南部段

馬洪線(Mc Mahon)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圖,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雲南的獨龍江流域,將傳統上西藏當局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的領土都劃進印度去。

時至今日,雖然中國政府拒絕承認馬洪線,但仍同意以此線為臨時邊界,要求印度巡邏隊不可越過,中國巡邏隊也不越過。中印兩國自1962年戰後的一系列爭端,都與對麥克馬洪線不同認識有關,因此馬洪線西藏段亟待雙方共同勘定。

今日中印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

***趨勢不以人所改變,你只能追逐趨勢而動**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