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一位考生差點死罪, 說了一句話, 成了狀元

現在的人都喜歡穿越,以為穿越回古代有多麼多麼好,其實,古人生活非常累,光一個忌諱就讓你受不了。

尤其是皇帝,好像都敏感得不得了,本來一句正常的話,他也能從裡面挑出點毛病來,

立刻就賜你個死罪。

比如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殿試上,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要不是這個考生馬屁功夫高,不但狀元沒了,連小命兒都難保。

這個考生名叫莊際昌,福建泉州市人。

那年殿試結束後,莊際昌同學名列第一,萬曆皇帝也同意了。

但有一個考官不知道是真的認真負責,還是故意顯示自己,又給提了個毛病:莊際昌卷子裡有個“馬”字,本來下麵是四個點(繁體字“馬”),他卻寫成了一個橫,分明是在暗喻我大明朝被捆住了馬腳,動彈不得!

越是大人物,對一些忌諱越是在意,萬曆一看,還真是,這樣的人哪能當狀元?就把小莊的卷子扔在了一邊,繼續看第二名。第二名叫孔貞運,是孔夫子的第62代孫,萬曆大喜,

這樣的人先不管卷子如何,光這個名字和身份就很吉利,於是就有心把他列為狀元。

這時候,主考官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對萬曆說:“皇上,莊際昌的水準是最高的,不能因為一個字就否定他,不如讓他進殿,解釋一下那個字是怎麼回事,要是答不上來再定他的罪也不遲。”

萬曆對這位主考官很尊重,就同意了。

莊際昌也嚇出了一身冷汗,我就是一時疏忽寫錯了,哪兒有那麼多說道兒啊?不過,

人家皇上都這麼認為了,總得說個理由出來,不然不光這狀元沒了,連小命兒都難保!

於是,小莊靈機一動,解釋說:“皇上啊,草民其實是故意那麼寫的,因為在皇上您的英明領導下,現在的大明朝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再也沒有戰亂之苦,所以那些戰馬也應該歇歇腳了。”

這番話一出,萬曆心裡也樂開了花,自己在宮裡這些年,經常有大臣危言聳聽地說哪裡又打仗了,

哪裡又叛亂了,其實哪有那麼多仗打啊?還是小莊肯說實話,不換了,狀元就他了!

好險!小莊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多虧我的馬屁功夫還不錯!

不過,萬曆也跟他開了個小玩笑:“既然馬都歇腳了,那你也別去騎馬遊街了,都歇歇吧。”按慣例,新科狀元要騎馬遊街,

據說從這以後,這個項目就取消了。

說起來是“馬屁”,但背後也體現了莊狀元的急智和對文字的精准概括。其實這個才能在他小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莊狀元小時候曾寄居在一座廟裡讀書,離開時,為了表達謝意,就做了塊匾,送給廟裡的老和尚,匾上面只有兩個字——“弗去”。什麼意思呢?小莊沒解釋,老和尚也沒問,出家人嘛,一問就俗了,盡在不言中。

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人解釋說,“佛”字去一邊為“弗”,“法”字去一邊為“去”,“弗去”即“佛法無邊”。

莊狀元雖然會拍馬屁,但也不是誰都拍的,比如大太監魏忠賢,幾次想拉攏他,他都沒幹,讓魏公公很沒面子,就撤了他的職。

崇禎上臺後,莊狀元又重新被起用。為了表達對新皇帝和大明朝的忠心,經常“病不假,勞不休”,最後積勞成疾,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而險些替代他當狀元的孔貞運,混得比他要好,幹到了內閣首輔,為大明朝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崇禎上吊後,已70歲高齡的孔貞運還跑去哭靈,最後竟然哭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跟莊狀元同科的考生中還有兩個大牛人,一個是晚明第一名將袁崇煥,另一個是跟李自成打了好幾年仗的孫傳庭。而且這兩位文人將軍考的名次還緊挨著,袁崇煥三甲40名,孫傳庭三甲41名,真有緣。

除了這兩位大英雄,這科還有一位大奸臣——馬士英,名列二甲19名,後來官至南明弘光政權的內閣首輔,《明史》評價他“為人貪鄙無遠略,複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

“佛”字去一邊為“弗”,“法”字去一邊為“去”,“弗去”即“佛法無邊”。

莊狀元雖然會拍馬屁,但也不是誰都拍的,比如大太監魏忠賢,幾次想拉攏他,他都沒幹,讓魏公公很沒面子,就撤了他的職。

崇禎上臺後,莊狀元又重新被起用。為了表達對新皇帝和大明朝的忠心,經常“病不假,勞不休”,最後積勞成疾,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而險些替代他當狀元的孔貞運,混得比他要好,幹到了內閣首輔,為大明朝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崇禎上吊後,已70歲高齡的孔貞運還跑去哭靈,最後竟然哭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跟莊狀元同科的考生中還有兩個大牛人,一個是晚明第一名將袁崇煥,另一個是跟李自成打了好幾年仗的孫傳庭。而且這兩位文人將軍考的名次還緊挨著,袁崇煥三甲40名,孫傳庭三甲41名,真有緣。

除了這兩位大英雄,這科還有一位大奸臣——馬士英,名列二甲19名,後來官至南明弘光政權的內閣首輔,《明史》評價他“為人貪鄙無遠略,複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