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有對自己下狠手,生活才有可能輕饒了你

生活不容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人覺得生活都這麼不容易了,我要活的更輕鬆一點,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就放鬆了;而有人覺得生活讓我這麼不容易了,我要強大一點,讓生活不那麼不易。

前者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所以大部分人活的仍然很吃力;後者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而他們卻成了大部分人羡慕的對象。

1

韓寒說過“聽過許多道理, 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相信大部分的資訊,我們大部分人掌握的都是一樣的,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依舊碌碌無為。我覺得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不捨得對自己下狠手。

想起自己兩年前實習的時候,由於工作不是太忙,所以晚上有許多的閒置時間。那段時間“減肥風”盛行,所以也被同事拉著去跑步減肥。剛開始的幾天跑的是真累,往往跑不了兩三公里就累的氣喘吁吁,想要放棄,但是看到同事在前面一直跑著呢,為了面子也硬撐了下去。

堅持了一段時間,發現每天跑個五公里真的好舒服,晚上睡覺都比以前要睡的踏實。只要不是特別惡劣的天氣,

哪怕是下著小雨也會出去跑一段再回來,因為覺得不跑好像就是缺了點什麼。那一段時間自己的心情也是非常的舒暢。

由於工作原因,我離開了那家公司,而我的跑步“事業”也隨之耽擱了下來。來到新的環境,工作較之前忙了一點,我也在心裡暗示自己,這裡的環境不適合跑步,工作已經很累了,就歇一歇吧等等。而這一停,就到了現在,自己再也沒有堅持去跑過步。

突然一天,低頭發現自己的肚子好大,竟然也開始有了啤酒肚。想想自己好像也有一年多沒有去跑步了,身材自然也不能和之前相比。

就如同我跑步一般,大家都知道跑步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有幾個人堅持了下來呢?生活裡有太多誘惑容易讓我們放棄,因為只要放棄立刻就會很舒服,而堅持卻需要毅力。我們大部分人都會為了這片刻的舒服而選擇了放棄。

2

成功是一種結果,而我們太容易只看到結果,卻忽略了到達這個結果的過程。而往往達成結果最重要的就是所經歷的過程。

李冰冰,一位享譽中外的著名影星。從一個縣城老師到一線影星,好多人認為她靠的是運氣,也有人說她靠的是臉蛋。但是僅僅靠運氣和臉蛋會有今天的李冰冰嗎?

在當老師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個演員看李冰冰的變現不錯,就建議她去考“上戲”,

連“上戲”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李冰冰,就這樣跑去考了,而那時距離高考也就只有四十多天。為了順利通過考試,她找來專業書籍自學,為防止默背睡過去,她就背出聲來,甚至連上廁所都在背。嗓子背冒煙了,就吃“草珊瑚含片”,40天裡吃掉二十幾盒。李冰冰說,那段時間,她把一輩子的功都用上了。

2001年,《少年張三豐》在懷柔開拍,劇組人都穿羽絨服,只有李冰冰穿單衣立在河邊,任工作人員從河裡抽水淋了7個小時,到最後,她的心跳已混亂。工作人員不斷地問她:還能堅持嗎?她咬著牙說:“能堅持。”誰想到這份堅強卻落下延綿的病痛,李冰冰背過身去讓大家看,領口處膏藥密集:“我的脊椎上貼了一排膏藥,骨頭很疼”

我們看到了她在鏡頭前笑魘如花,看到了她端莊高雅,就以為她一直都是如此。誰又可曾知道她為了這份精緻,這份端莊付出了多少。

就像是同一塊石頭,有的只是挨了幾刀,所以就只能是被人踩踏的臺階;而有的經歷了千刀萬琢,所以成為了受人參拜的佛像。

3

人人都知道怎麼做是好的,但是卻並沒有太多的人去堅持去做,為什麼呢?

我們想要變的更好,就必須跳出我們的“舒適區”,而且是堅持跳出“舒適區”。但是這個過程卻是艱難的,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稍一放鬆,我們就能感到舒服,不必再受折磨。而且,就算跳出“舒適區”我們也不會立刻就變的更好,因為離“舒適區”5米和10米的差別好像並不是太大,這個效果不會立刻顯現出來。而看不到效果,我們就更容易放棄了。但是只要放棄,舒適感能夠立刻就感受出來,如此這般,大部分人就在舒適圈裡卻步不前了。

在某公號裡看到一句話“做對時間有利的事情”,就是說做一件事,從長遠來看是不是對我有利,比如一直熬夜不好,那就按時睡覺;讀書對自己有提高,就一直堅持讀書。我們做的所有事,時間都會給我們答案。所幸的事,這個答案我們是能預見的,就看我們怎麼去選擇了。

4

我們就像一塊塊未經雕琢的石頭,而雕琢的權利卻是在我們自己手裡,如果我們捨得對自己千刀萬琢,那麼生活也肯定會對我們頂禮膜拜;而如果我們不捨得對自己下手,那也就只能聽憑生活的雕琢,被生活隨意糊弄。

如果不對自己下狠手,那麼生活肯定也會會狠狠的鞭打你!

到最後,她的心跳已混亂。工作人員不斷地問她:還能堅持嗎?她咬著牙說:“能堅持。”誰想到這份堅強卻落下延綿的病痛,李冰冰背過身去讓大家看,領口處膏藥密集:“我的脊椎上貼了一排膏藥,骨頭很疼”

我們看到了她在鏡頭前笑魘如花,看到了她端莊高雅,就以為她一直都是如此。誰又可曾知道她為了這份精緻,這份端莊付出了多少。

就像是同一塊石頭,有的只是挨了幾刀,所以就只能是被人踩踏的臺階;而有的經歷了千刀萬琢,所以成為了受人參拜的佛像。

3

人人都知道怎麼做是好的,但是卻並沒有太多的人去堅持去做,為什麼呢?

我們想要變的更好,就必須跳出我們的“舒適區”,而且是堅持跳出“舒適區”。但是這個過程卻是艱難的,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稍一放鬆,我們就能感到舒服,不必再受折磨。而且,就算跳出“舒適區”我們也不會立刻就變的更好,因為離“舒適區”5米和10米的差別好像並不是太大,這個效果不會立刻顯現出來。而看不到效果,我們就更容易放棄了。但是只要放棄,舒適感能夠立刻就感受出來,如此這般,大部分人就在舒適圈裡卻步不前了。

在某公號裡看到一句話“做對時間有利的事情”,就是說做一件事,從長遠來看是不是對我有利,比如一直熬夜不好,那就按時睡覺;讀書對自己有提高,就一直堅持讀書。我們做的所有事,時間都會給我們答案。所幸的事,這個答案我們是能預見的,就看我們怎麼去選擇了。

4

我們就像一塊塊未經雕琢的石頭,而雕琢的權利卻是在我們自己手裡,如果我們捨得對自己千刀萬琢,那麼生活也肯定會對我們頂禮膜拜;而如果我們不捨得對自己下手,那也就只能聽憑生活的雕琢,被生活隨意糊弄。

如果不對自己下狠手,那麼生活肯定也會會狠狠的鞭打你!